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数百年里音信不断

来源: 2022-03-02 10:14

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涂志伟把台批分为六个时期

讲述/涂志伟 整理/《台海》杂志记者 张铮

闽台批信是两岸家书中的一种。“批”字在闽南语中意为“书信”,早在唐宋时期,就将“批”作为书信的称呼之一,载体包括皮、竹子、木板、白绢、纸张等。明清以来,闽台之间产生了大量的闽台批信,内容范围不仅限于家书,还包括了各类契约文书、族谱等,是两岸同根同源的重要见证。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涂志伟将闽台批信的历史发展分为明末清初、入清以来、晚清及日据台湾时期、台湾光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时期、海峡两岸隔绝时期、1987年开放返乡探亲以来六个阶段。“闽台批信是历史时代的社会缩影,是值得挖掘的史料富矿。”涂志伟表示。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闽台“台批”,来自清道光年间(1821年至1850年),原件藏于南靖县档案局。

2018年3月16日,涂志伟(左一)在东山县档案局为“台批”信件收藏家颁发证书。

发现最早台批来自清道光年间

《台海》:“闽台批信”具有怎样的含义?

涂志伟:“闽台批信”是指明清以来台湾同胞与福建亲友之间互通往来的书信,投递方式包括两岸民间信局、钱庄等中介组织递送,或托人捎带、第三地转邮等。自20世纪80年代两岸恢复直接通邮以来,也可称之为两岸家书。

闽台批信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一封封跨越海峡的批信,串联了两岸移民史、通信史、交通史、邮政史、汇兑史、贸易史、文化史,更是福建与台湾之间难以割舍的有力证明。

《台海》:闽台批信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涂志伟:明末至清初,福建居民不断向台湾迁移,为了和对岸的家人取得联系,产生了大量闽台批信,这种往来从未间断。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在台湾官办邮政创办设置驿递,在台、厦两地添设渡海递夫,就是为了两岸通信往来便利而设立的。目前发现最早的“台批”原件是一封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南靖籍迁台移民从台湾寄回内地的批信,内容讲述了南靖移民迁台、在台购置田产、受托人将租谷银寄回南靖县等事项。这封“台批”是折起来密封,内文要拆开才能看到。批信全文内外一共盖有十个印章,这说明“水客”组织建立了一套寄发与接信严密递送格式。光绪元年(1875年),台北创办全台首家民信局,传递民间信件。当时台湾的信局与厦门、福州、上海等地的轮船信局联营,也称轮船信局。收寄信件分为平寄、挂号、银信三种。台北淡水港每个月收寄邮件五至六次,每次邮件约五百至八百件。

《台海》:这一时期的闽台批信邮路是否坎坷?

涂志伟:两岸民间中介递信组织“水客”拥有完备的运作系统,采取了多种递送方式,批信递送畅通、迅速。光绪二十年(1894年)之后两三年间的一封批信中写道:“捷至,特信吾儿知悉:……父寄来信内银壹圆正,翠松、梅兄弟同收入应用。”从“捷至”二字可见,这封银信合一的闽台批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收到了。还有一封也是银信合一的批信中提到,要收信人在六日内将欠款“如数付来”,即从台湾来回厦门的时间仅6日,可知当时递送的畅通无阻。

《台海》:这些批信反映了当时闽台间怎样的经济关系?

涂志伟:从大量银信合一的批信及信件内容可知,在台垦殖或贸易的福建人事业有成后,并未忘记一海之隔的祖地,出资委托在闽亲人参与家乡祠堂、族谱、桥渡、学校、寺庙等物业的修造捐助,充满对骨肉亲情的眷念,也有的移民返回祖地,在台产业委托人管理,定期收取租息。这些信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常用钱币,如批信中所寄送的佛银、龙银。这些现金款项随着批信漂洋过海到达祖地,反映了家族、乡族以及亲情的特殊关系和闽台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随着近代钱庄、银行的兴起,银票、钱票也随之产生。1916年,南靖金山镇萧氏族人复批信给在台湾的宗亲,随批所寄含有银票四大元,说明此时闽台两地之间银行业已经发展到可以汇兑。

 

台批中有许多“银信合一”的批信,即将汇款附带在家书信封中。图为随批所附的银元与银票。

日据台湾无法阻隔台批往来

《台海》:日据台湾时期社会动荡,两岸通讯是否受到了影响?

涂志伟:日据台湾时期,两岸仍有通信往来。1901年,一封从台湾寄往南靖的批信中写道:“海洋阻隔音信可通,启者此本月初七日接当仁侄带来信一封,诸事知详。”可见两岸通信并未受到很大影响。1928年,金门许复和托船寄了一封给马洲窑金源顺大宝号买红料的批信,信中写道:“付来船运来其项若干,渐记尊账。俟批局批到,自当由局汇还,绝无食言,幸勿有误。”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金门与闽南的商贸往来仍很正常,且民信批局除了递送批信,还负责汇款,结算方式非常便利。

《台海》:这一时期的批信具有怎样的特点?运输方式是否发生了改变?

涂志伟:官方与民间的邮政业都有一定的发展。1896年6月,日本总督府与厦门邮局及香港邮局缔约。同年8月1日起,指定淡水及打狗两局与厦门局及香港局间交换普通邮件,开始受理两岸一般大众邮务。

1900年6月24日,漳州龙溪县石码开设福建省第一个邮政代办所。1916年9月,台湾的石田洋行以海顺丸往返于基隆(或淡水)与福州之间,沿用大陆旧制,创办铺递(即驿站)来运送台湾的邮件。

这一时期,民间信局还出现了许多通过电船私带的闽台批信、钱款等走私行为。1933年10月,福建邮务长格林费指出:“往来云霄至汕头各电船,往往私带信件,以为营业,以致邮务收入,大受影响……”东山三等邮局长陈宝铿指出:“行栈亦代收银信附寄电船,似此走漏滋炽,邮政营业受害不浅。”


台湾光复至1949年家书频密

《台海》:台湾光复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这一时期,闽台批信的递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涂志伟:抗战胜利后,闽台批信在海峡两岸之间还是能比较自由地递送,民间信局也有了进一步发展。1946年,“正大”民信局从厦门移至金门开业,“瑞记”“新泰”等18家民信局紧随其后,在金门设分支店号。有数据显示,1949年1月至8月,福州至台湾航空邮运信函及明信片经“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托运的有2407.4公斤;包裹也达到1013.86公斤,可见两岸通信往来的频繁。

《台海》:有没有详细的实例?

涂志伟:1946年11月28日,一封从台北寄出,12月龙溪(漳州)信局收讫的信封正面贴三枚计15圆邮票,另贴一枚限台湾贴用邮票20圆。批信上下封口处各盖有“林得英”专用章。主要内容是妻子林得英因丈夫孙传坚从台北回漳州开办华莆茶庄,已经十一年了,林得英在台独自做女红养育儿女,撑起家庭,东挪西借,负了一笔债一万余台金,无力偿还,求告无门,不得已写信向丈夫诉说,要其赶紧回台。信中声情并茂,对丈夫思念、抱怨跃然纸上。批信应该是请人代书的,采用了旧时书信用语,有半文半白的特征,杂兼闽南话。文中“台金”所指,应该是新台币。

 

1946年11 月28日,妻子林得英从台北寄给在漳州的丈夫孙传坚的家书,要求丈夫早日回台。图/林南中提供

两岸隔绝曲线寄相思

《台海》:1953年后,两岸直接通信进入完全隔绝时期,分隔两地的人们如何传递信息?

涂志伟:办法总比困难多。由于当时对带外汇的侨批管制比较宽松,两岸侨批局已逐渐拓展各自的侨批通道,并与海外、香港侨批业建立了联系,通过第三地转寄侨批的业务随之热络起来。因此,20世纪70年代,台湾逐渐有人尝试通过第三地转寄件,也就是通过外汇侨批的方式转寄两岸家信。

台湾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闽南籍同乡会,新加坡的闽籍、粤籍同乡会纷纷为两岸同胞寻亲、搭桥。台批通常为大信封套着小信封,从台湾将批信寄给熟悉的海外侨胞,由侨胞拆开更换信封,再转寄给在闽的亲人。而大陆亲人们的回信也是先寄给海外侨胞,再由他们拆开、更换信封转寄台湾。

《台海》:这些台批一般具有怎样的特点?

涂志伟:台批最大的特色是信封上不含具体的收件人地址信息,熟悉村镇人际关系的派送员能准确地将“台批”投递给对应的台属。面对不识字的台属,派送员往往还充当了读信人、代写信人等角色。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的台湾渔民借着停靠福建沿海台轮停泊点的机会,发展了部分对台小贸易,同时也私下带回台批,通过台胞接待站转交亲人。由此,递送台批从承担着巨大政治风险的偶发善心之举,逐渐发展到初具规模的特殊的台批经营形态。

《台海》:这一时期的两岸家书内容是怎样的?

涂志伟:由于两岸处于隔绝状态,家信的内容往往饱含着思念。每封家信后面,都诉说着一段感人的两岸故事。

比如,东山县的去台人员沈明川,在台湾已成立新的家庭,但也时刻怀念在东山的家庭,成了典型的闽台“两头家”。1975年11月2日,沈明川写给东山发妻陈娥枝的一封家信,信中说到:“吾之不寄家书已历二十余载。”诉说了他在台湾的经历、状况,充满了对东山家里的挂念,和对发妻的愧疚。“这封‘台批’只有内文,是由在新加坡的东山侨胞沈富国转递送的。沈富国将沈明川所托的这封批信,附在沈富国给其大陆兄弟的家信里面,从新加坡寄回东山。

1949年冬天,东山县铜陵镇的颜罗国刚刚给货船卸完货,却被无情地抓到台湾当兵,从此杳无音信,生死不明。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颜罗国的妻子忽然收到了一笔从香港来的汇款,才知道自己失踪多年的丈夫还活着,但自此再也没有通信。他们的儿子千方百计托人寻找父亲在台湾的下落,但都毫无结果。原来,颜罗国已于1976年病逝。在澎湖病重期间,他曾交代同乡好友沈先生将一封家书、存折(当时折合人民币1.8万元)和一枚戒指,嘱托一定帮他交给大陆的亲人,让他叶落归根。但由于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沈先生也没有办法回到大陆寻找颜罗国的家人。历经辗转,直到2018年,颜罗国的骨灰终于在儿孙的护送下,从澎湖回到久别的东山故乡安葬,实现叶落归根的遗愿。这是一段持续了43年的寻亲与乡愁,讲述了一位台胞托人回东山真情接力的寻亲情缘。

 

1975 年 11 月2日,在台湾的丈夫沈明川寄给东山发妻陈娥枝的一封家书,信中充满了对东山家里的挂念。图/东山县档案馆提供

两岸开放探亲后家书不减反增

《台海》:1987年后,隔绝了三十多年的两岸终于恢复了通信,在此之后两岸家书的寄送路线有何变化?

涂志伟:1988年4月18日起,台湾批准《对大陆通信办法》,同意通过台湾红十字组织将台湾民众的信件代为转寄至大陆,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可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短短两年,两岸来往信件就达到了1300万封。

到了1989年,台湾的民众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信封上写出收寄双方的真实地址、姓名等,贴上邮票后投入邮筒即可。台湾邮局将寄往大陆的信件统一处理后,交由航空公司运至香港,再由国泰班机从香港运至上海,两岸通信业务与形式日渐丰富。

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邮政协议》。该协议指明,双方同意开办两岸直接平常和挂号函件(包括信函、明信片、邮简、印刷品、新闻纸、杂志、盲人文件)、小包、包裹、快捷邮件(特快专递)、邮政汇兑等业务,并加强其它邮政业务合作。

2008年12月15日,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了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邮件即日起随直航飞机运输,海峡两岸终于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通邮。

《台海》:全面通邮后,通信的内容、方式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涂志伟:海峡两岸全面启动两岸“大三通”以来,两岸居民书信往来大量增加。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两岸书信内容大量是寻根问祖、回乡探亲、老兵回家、台胞捐助家乡公益事业、经贸合作,包括闽台之间的“大陆新娘”等。

在方式上,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两岸通信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交通的极大便利,也使传统的书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台海》:在通信极其便利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手写的家书?

涂志伟:在当前两岸关系政治背景下,开发抢救流落在民间的珍贵闽台批信即“台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更具有很高的政治现实意义。

闽台批信见证了历史上两岸密切的民间往来,见证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通过大时代小人物的无数真实故事,勾勒出一页页迁台史的流变脉动。希望两岸年轻世代能透过一封封饱含真情实感的家书,认识并珍惜这段历史,体认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进而产生更多互动与交流,防止新世代与故土间出现断层。

这些两岸往来的家书、各类老照片,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族谱、契约文书等涉台文献资料,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明清以来的闽台家族史、移民史、民俗民风的重要史料。闽台大家族之间也存有许多批信,如台湾雾峰林家也收集有上百封清至民初的两岸书信原件。这些丰富的书信中藏着闽台家族个人经历、家庭状况、社会风云,是时代的投影。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