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家国情怀激励两岸宗亲

来源: 2022-03-02 10:24

连横文化研究院理事长连明富畅谈《雅堂先生家书》

讲述/连明富  整理/《台海》杂志记者 张铮

连横(1878—1936),字雅堂。出身于儒商之家的他,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良好教育,养成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在连战所编著的《雅堂先生家书》 中,收录了八十七封祖父连横给父亲连震东与姑母夏甸的家书,一封封家书展露着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更抒发了雅堂先生炙热的爱国之心及通过家风践行的家国情怀。


这八十七封家书的开始,绕不开1931年连横从台湾寄给大陆旧识张溥泉(张继)的书信:

溥泉先生执事:
        申江一晤,怅惘而归,隔海迢遥,久缺笺候。今者南北统一,偃武修文,党国前途发扬蹈厉,属在下风,能不欣慰。
        儿子震东毕业东京庆应大学经济科,现在台湾从事报务。弟以宗邦建设、新政施行,命赴首都,奔投门下。如蒙大义,矜此孑遗,俾得凭依,以供使令,帱载之德,感且不朽!
        且弟仅此子,雅不欲其永居异域,长为化外之人,是以托诸左右。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况以轩黄之华胃,而为他族之贱奴,泣血椎心,其何能惄?
        所幸国光远被,惠及海隅,弃地遗民亦沾雨露,则此有生之年,犹有复旦之日也。钟山在望,淮水长流,敢布寸衷,伏维亮鉴。


顺颂

任祺不备

愚弟连横顿首四月十日


信中可知,在家国危难之时,饱受日本殖民欺辱的连横不忍儿子受日本奴役,毅然将他托付给旧友。这封以“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作比托孤的信,令张继备受感动,随即将连震东留在大陆工作。连横在给儿子的信中说道:“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连横本人则选择了留在台湾。此后的3年,连横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寄一封家书给身在大陆的儿子与女儿。“每个星期给家里寄一封家书,这是连横对子女的要求。要是没有收到,他就会十分着急。”连横文化研究院理事长连明富告诉记者。

 

家事,国事,天下事

作为连氏宗亲,连明富自发成立厦门连氏宗亲联谊会,架起了两岸连氏宗亲的血脉桥梁,他甚至能直接背出几封让他印象深刻的家书。比如,连横寄给儿子的第五封家书中提到:“汝受溥泉先生之眷爱,视汝如子,汝当事之如父,称以老伯,随侍左右,忍耐劳苦,精勤办事。”意在提醒连震东不能忘记张继对自己的恩情,要如儿子侍奉在他的身侧。也有:“汝于国文能多读子史,可以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有要旨,须为抄存,为将来著作之用,方不荒废功夫!”指导连震东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以及指导他“抄存”的读书方法。

从一封封家书中,连横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汝近日所读何书?凡事不可着急。”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也常以诸如“台南天气已暖,余与汝母俱健,又有汝妹在家,可慰寂寞。”等词句安慰子女在外不用担心。

“与其他文字材料相比,家书的情感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连明富表示。1933 年,连横举家迁回大陆 , 定居上海。那时列强步步进逼 ,内战频繁,连震东从西安到上海探望父亲时,连横对其嘱托,一定要继续完成他的著作《台湾通史》。

抗战全面爆发前一年,也就是 1936 年 , 连横因肝病卒于上海,临终前把手稿托付给儿子连震东。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连震东每次逃难都带着这些家书与父亲的著作遗稿,生怕日机一个炸弹化为灰烬。“八年抗战,总算无恙。”连震东在记述中写道。

“这一封封家书不仅为了家风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子女能够了解祖国,学习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对祖国有归属感,为将来贡献于国家民族做准备。”连明富表示,而父亲的呕心沥血,对子女来说更是深沉父爱的体现,在艰难的日子里,这些家书也是孩子的情感寄托。

“雅堂先生家书在维系两岸连氏宗亲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闽台之间血脉相连的证物,促进两岸连氏宗亲的心灵契合,增强同根同源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激励着我们要团结一心,传承、弘扬雅堂先生的家国情怀,为两岸和平发展作贡献。”在声情并茂地诵读完一封家书之后,连明富感慨道。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