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原味才是料理真正的底蕴

来源: 2022-06-06 17:36

房子里每个角落都充满互动与故事,不过在厨房里的总是特别精彩。在这里,将节气作为时间轴,风土物产作为空间轴,选用当季新鲜食料理,经由一双双巧手,不论是自制的发酵食还是保存食,无不增添素食风味,让食物更深厚有力量,最后经由雕琢点缀,带出清香。时间轴、空间轴,再来便是情感轴,接起彼此共同的生活记忆,于是每种食材、每道食物便会立体起来。

 

用柴烧米,用大缸揉面

草长莺飞的时节,春和景明的风光,是时候咬一口春天的味道。一张面皮,裹着新鲜丰富的蔬菜;一口入魂,那就是薄饼的味道。

清代诗人林兰痴曾诗:“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写的就是春卷这一美味。《本草纲目》有云:“五辛盘,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而食。”春卷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每逢立春,人们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各色时令蔬菜一起卷而食之,故称“春卷”,闽南又称之为“薄饼”“润饼”,是一道常见的素食。

仔细留意不难发现,同安薄饼的馅与其他地区的润饼有所不同,除了相似的菜料搭配外,还特别加入了油饭。同安薄饼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招治透露,油饭是用糯米、香菇炒香后经由焖煮而成,菜料则由包菜丝、胡萝卜、大蒜等十几种时令蔬菜炒成。

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古人似乎比我们更深谙“不时不食”这个道理。

吴招治是土生土长的同安人,从小被蔡家收养,8岁起随祖父蔡体学习制作薄饼手艺。寒来暑往二十几年,吴招治始终坚持每天早起采购最新鲜的食材。用她的话说,“要想味道正宗、好吃,该放的材料一点也不能少,而且一定要新鲜”。每年农历三月三,闽南人都有吃薄饼的习惯,也是因为这些食材在这一时节正当季的关系。除了好食材,传统古法的制作技艺,则是让薄饼好吃的秘诀。

“我们一直坚持传统的烹饪方式,用柴烧米,用大缸揉面。虽然这样耗时费力,但我对薄饼有深厚的感情。”吴招治说,这份温情一定要通过用心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自东晋开始,中国北方百姓因战乱而大量南迁,吃春饼这一习俗传播至闽台一代,成为薄饼的最早起源,至今闽台一带有清明时全家食用薄饼的习俗。新加坡早期先民大部分来自福建沿海一带,自然也把吃薄饼的习惯带到异乡。

 

熟稔特性,再细腻拆解

中国古代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蔬菜的种类不断开发选择,并对其进行加工,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蔬菜食用加工体系。明清时期,在腌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蔬菜的加工方法已趋于成熟,主要以腌制法、泡制法、酱制法、糖醋制法为主,并且在腌制的细节上进行创新开发,如撒拌和菜与焙菜,使得蔬菜腌制品的口感更加多样化,如菌类蔬菜多酱制,瓜类熟菜多干制,芽类、叶类蔬菜多泡制。

泡菜作为素食餐桌上的一道菜品,其制作除了原料讲究,温湿度也是关键,天气热则泡菜发酵过酸,冬季最适合。台湾好食觅负责人潘家宜有三不原则──菜不好、天气不好、心情不好就不做泡菜。制作好的泡菜再摆入老陶瓮发酵约两天半,每天尝味道,确定风味达到出货水平后才装罐。潘家宜坚持不用塑料瓶,而选用运送风险较高但透气性较好的玻璃罐,“这样泡菜才能在里面呼吸,持续发酵。”

吃素符合自然,但如何吃得好、吃得均衡,却是很大的学问。如今,不少素食馆的菜品,依时令而作,一年24节气,便有24种不同的餐食搭配。食与时的结合,才是发挥食物的最大功效。

作为素菜师傅,一方面要认识不同时节的食材并熟稔其特性,而后再细腻拆解,例如将新鲜玉米粒打碎后加入氮气做成口感柔滑的慕斯;用分子料理手法将胡萝卜汁制成状似鲑鱼卵的圆球;低温熟成红西瓜搭配醋饭做成握寿司。多元技法还不够,遵循时令才是素食料理的精髓。“酱汁与调味只是辅佐,食材原味才是料理真正的底蕴。”这是素食师傅的共识。

烧鲜笋严选八里黄金笋,清蒸后淋上丝瓜高汤,两者结合简直绝妙,绽放出清甜爽脆,是最美好的季节之味。而运用冬季盛产的白萝卜与山药做成汤品,堆栈出天然甘美且轻盈高雅的爽口风味,更匠心独具以木瓜盛装,喝汤之余亦可挖果肉入口,多了一味浓醇。

调料是烹调的一个关键,素食的色、香、味,要靠调料来决定。南普陀素菜馆厨师长张弋坦言,现有的素食调味料太简单,特别是有些寺院只有姜、盐、酱油,味精都不用,鲜味料只有蘑菇,“香味”就靠炒菜的技巧了。

南普陀素菜馆的素菜师傅们主要使用水熟法的煮焖、汽熟法的蒸炊、油水混合成熟法的炒爆等基本烹调法,尽量少用烧烤炸煎法,如有,也常取挂糊、上浆、拍粉等技法加以缓冲。于是,精确掌握火候成为他们的特长,既带来众多风味,也带来养生保健效果。

 

闽台一带有农历三月三,全家食用薄饼的习俗。图为吴招治展示薄饼。图/何东方

用时间换味道

中国古代就重视把饮食与养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普陀选用的蔬菜、瓜果、菌类、干货,都考虑其养生保健作用,从中摄取“全价”营养,使素食与养生进入自然融合的境界。

烹调过程对原料营养素是保护、破坏或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说中,五行相对应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五色,而白色与肺相合,赤色与心相合,青色与肝相合,黄色与脾相合,黑色与肾相合。慈云斋素菜馆负责人舒修的茹素带有中国“五行”概念,“中国人讲究五行,在食物里,就是五种颜色的食物,黄、白、红、绿、黑,各有代表性的食物。春天护肝就吃绿色,夏天补心就吃红色,深秋润肺吃白色,冬天护肾就吃黑色。”

素食讲究低油低盐,这就意味着素食不能用一些特殊的添加剂,纯粹只用盐和糖调的味道。舒修坦言,这对厨艺的要求很高,用他的话来说,素食是用时间来换味道。

拿药膳汤来说,作为冬季的一道汤品,至少要花7小时才能上桌。冬季护肾,舒修便在药膳中放入生姜、大白菜、银耳、甘蔗、木耳等,先炖四五个小时,作为汤底;在此基础上,加入松茸,再经过3小时的隔水蒸,这一例药膳汤才算完工。

从早熬到晚,30斤的水,经由大水煮沸,在经过漫长的小火慢炖,最终成就15斤的汤品。舒修说,在素食中,要将汤做到极致,靠的是厨师的用心和耐心,汤品中的甜度要被提炼出来,除了时间,别无他法。对此,他解释说,素菜根茎类为主,主要是甜,不像骨头可以提鲜,如果在素菜中尝到了鲜而不是甜味,就说明这个师傅不用心。

在日本从炖菜、味噌汁到日常素食料理都用到胡萝卜、牛蒡、白萝卜、莲藕等各种根茎蔬菜。多数根茎蔬菜,皮和身之间凝缩了鲜味和香气,另外各部位味道各异。在将这样的根茎蔬菜经长时间熬煮滤出的精华里,富含甜味和多种营养元素。除了做汤,这些经由时间孕育的味道,也往往成为素食菜品烹饪的重要调味料。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