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记者走访厦漳泉地区的台湾抗日志士故居

来源: 2022-09-24 09:43

闽台关系之密切,还体现在抗战时期众多台湾抗日志士在福建进行的一系列抗日活动。如今战争的硝烟已去,他们的事迹不仅被记载于书中、后代的口耳相传,还有一些看似沉默的史迹,也在向来者讲述那些年两岸同胞携手抗日的往事。


1945年10月,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在南普陀寺后山亲笔题写“复疆”两字。



台湾抗日志士李友邦在大陆组建台湾义勇队,号召大陆的台胞共同参与到抗日战争的救亡运动。


文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因为一纸丧权辱国的割让条约,台湾沦于日本殖民者之手,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并未就此断绝,五十年间不断有台湾同胞内渡大陆,以不同的方式为振兴祖国、光复台湾而奔走疾呼。“七七事变”前后,更有众多来自台湾的抗日志士不惧危险回到祖国大陆,加入反侵略反殖民的斗争中,直至抗战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如今,我们重返这些爱国志士在祖国大陆曾经的史迹,缅怀他们曾经的抗日往事。

 

集美兑山李友邦将军纪念馆内,展出众多体现李友邦联合在大陆台胞共同抗日的老照片和资料。

集美兑山的李氏家庙,抗日台胞李友邦将军即兑山李氏的后裔。图/郑雯馨


李友邦和台湾义勇队

集美兑山森林公园旁,一片绿意掩映下,隐约能瞥见高高翘起的朱红色飞檐,好奇的过路者走近后才发现,一座花岗岩砌就的仿古牌坊伫立着,正上方“永续祖德”四个大字、两旁新修的旗杆石以及不远处那一座金碧辉煌的闽南古厝,暗示了此地应属于宗祠。这里是兑山李氏家庙,始建于南宋,据史籍记载,唐高祖李渊第20个儿子李元祥的后裔李仲文携族人迁居于兑山开基繁衍,后来兑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子孙迁入台湾,并在台北芦山一带定居,由此衍生了台湾的芦山李氏一脉。

兑山李氏一脉子孙昌盛,更不乏卓越之辈,出生于台湾台北芦洲的抗日志士李友邦正是兑山李氏的后裔,而今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回到”祖籍地——李氏家庙旁一栋南洋风格建筑为李友邦将军纪念馆,馆内常设李友邦将军事迹展览,以“缘起、发展、成就、缅怀”为主题的四个展厅,向参观者娓娓道来李友邦抗日卫国的一生:他自小在台湾长大,目睹了日本殖民者对同胞的压迫,在台北师范学校就读时就策动学运抗日,还与林木顺、林万振等同学偷袭台北新起警察派出所,在日本殖民当局准备抓捕前,他率先逃离了台湾。

1924年,李友邦抵达大陆后,成为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在那里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因为日本在台湾的殖民教育,李友邦一开始只会讲日语和闽南语,孙中山先生还特地请廖仲恺先生教授他国语。“七七事变”爆发后,李友邦开始着手筹建一支抗战队伍,1939年2月22日,台湾义勇队正式成立,他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号召大陆的台胞共同参与到抗日战争的救亡运动。其中有一部分义勇队成员,来自原先留在福建各地的青壮台胞,他还将部分在大陆台胞的少年子女组成台湾少年团。

在李友邦的带领下,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积极活跃于浙闽抗日前线,这是台湾同胞唯一成建制的在大陆参加抗战的队伍,由于成员多熟悉日语,因此负责翻译日军文件,审讯并教育俘虏,并深入敌伪组织获取情报;此外台湾义勇队成员还积极在浙江和福建协助建设医院,保障战时的医疗;通过办报的形式,两次赴闽南沿海各地向同胞宣传台湾的历史和收复台湾的必要性;1943年6月17日,台湾义勇队突袭了厦门的日海军司令部,投掷了数十枚炸弹,致日军损失惨重,之后还在厦门市内散发反战传单,有力打击了日寇的气焰。

声势浩大的台湾义勇队是中国抗战力量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义勇队被解散,成员基本都返回台湾,李友邦在台北宾馆升起了台湾光复后第一面旗帜。然而1952年,李友邦在“二·二八”事件中遇害,牺牲时年仅46岁。改革开放后,李友邦后代回到集美兑山谒祖寻亲,为了纪念这位抗日义士的事迹,在李氏家庙旁有了这座李友邦将军纪念馆,外墙上陈云林所题“舍身忘死,浩气长存”诠释了李友邦一生的功绩,他的爱国精神将被铭记。

 

1945年1025日,台湾义勇总队在厦门市中山公园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大会。


古城里的抗日遗迹

在漳州古城的小巷内藏着不少名人故居,在主人离去多年后,其各自的际遇不尽相同,当中还有不少属于台籍抗日志士曾经逗留之地,譬如新华西路上的一栋平平无奇的古厝,倘若不是看到大门口树立着一个“简大狮蒙难处”石碑,可能谁也不会对这栋老宅感兴趣。这座古厝是一百多年前旅居海外的简氏侨胞捐资兴建,当时称作简氏侨馆,而为其赋予特别意义的,是一位祖籍漳州南靖梅林、后迁居台湾的简氏后人,他就是简大狮。

简大狮虽出生在台湾,但他的武艺是回到漳州南靖后拜师所学,出师后的简大狮回到台湾,曾担任台湾巡抚唐景崧军中的武术教练,然而甲午战败后,虽然台湾本地绅民奋起反抗,依然无法阻挡日本殖民者。简大狮的家族成员惨遭日军杀害,简大狮愤然起义,因其作战英勇和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法,一度令日军胆战心惊,他也被后人尊为台湾的“抗日三猛”之一。然而就在他潜回漳州募集粮草军械之际,漳州和厦门的清朝官员为了一己之私密谋抓捕他,简大狮得到风声,仓促之际他趁着夜色赶到简氏侨馆,正准备翻墙而入,不慎被官兵追上,失手被擒,后惨遭杀害。如今古厝门前格外安静,我们无法想象那个令人扼腕的夜晚,简大狮心中的愤恨和遗憾,这样一位铮铮铁骨的抗日义士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依然鼓舞了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勇气。

相较于简氏侨馆的无人问津,原址在古城东门街管厝巷的许地山故居的结局更令人唏嘘,如今这里早已不见其父许南英《移居管厝巷》一诗所描绘的“寄迹依皋庑,巷深静不哗。前朝吏部宅,今日故侯家。春气藏梅蕊,新雷长笋芽。往来无俗客,自品建溪茶。”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住宅楼。关于许地山这位出生于台湾台南的爱国作家在漳州生活的痕迹,也许能从漳州孔庙对面龙眼营100号新修建的许地山文学馆里找到蛛丝马迹。

许地山之父许南英是台湾历史上第25位进士,同时也是一名爱国诗人。1895年甲午战后,他带领全家返回祖籍地漳州市,许地山幼年就在漳州上私塾,漳州的风土人情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譬如早期作品《商人妇》洋溢着浓烈的闽南文化气息;同时受父亲影响,许地山从小就怀有强烈的抗日救国思想。

“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抗日救亡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地山积极参与各个爱国抗日组织,他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参加讲演、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抓紧一切机会向大众宣传抗战,上海沦陷之时,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由于为抗战多方奔走积劳成疾,许地山于1941年8月4日因病去世,无法亲眼见到抗战胜利。

 

漳州古城内新建的许地山文学馆,可惜许地山故居已经变成高楼大厦,难觅许地山一家当年生活的痕迹。


爱国志士在八闽

早在抗战前夕,就有众多台胞因不愿忍受日本殖民当局的统治而渡海迁居闽南,其中不少都是在厦门、泉州等地开设医馆的医师。如今走在厦门大中路上,所见皆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店招,售卖各种商品,然而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带有不少台籍医师所开设的诊所,如世兴博爱医局、民众医院、回生医院等,随着抗战形势日益严峻,他们中不少人选择留在厦门,有些人还恢复中国国籍,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8月29日,四十多位留厦的台湾青年聚集在大中路6号回生医院,他们酝酿着发起组织“台湾同胞抗日复土总同盟”,选举宋重光、游新民、叶永隆等15人为筹备委员;起草组织大纲、工作大纲、宣言和通电,这些青年大多在台湾时就曾参加过各种抗日文化协会,9月4日,“台湾同胞抗日复土总同盟” 在厦门正式成立,成员们提出“全国抗战也就是我们台胞发挥热血”、“与祖国同胞站在同一战线,用火与血和日本帝国主义作殊死战斗”等口号。

与此同时,居住在晋江石狮的几位台胞于9月6日联名呈报文件给当时驻守泉州的八十师二三九旅旅部、国民党晋江县党部、晋江县政府和晋江县第三区署,请求按照“台湾同胞抗日复土总同盟”组织办法,准予筹备“石狮台胞抗日复土同盟会”,与厦门总同盟联成一气,共同进行抗战复土运动。主要领导者名为周燕福,据相关档案记载,他毕业于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擅长内外科。关于周燕福是何时从台湾内渡到泉州尚无具体记载,只知道他曾在石狮开办一间惠仁医院,眼见祖国值此存亡之际,他“弃医从武”号召其他在石狮的台湾同胞共同举起抗日的旗帜。石狮台胞抗日复土同盟会的其他成员后来还参加了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周燕福则被送至崇安,在当地卫生院担任医士。

毫无疑问,李友邦所领导的台湾义勇队是留在福建浙江地区的台胞所组建的最赫赫有名的抗日队伍,作为分支的台湾少年团同样在八闽留下了抗日的足迹,在武夷山苍屏峰麓岩壁上,有一幅醒目的摩崖石刻:“打倒日寇,保我中华”,正是台湾少年团在武夷山留下的抗日壮语,当年组团后这些少年便跟随台湾义勇队奔赴前线,他们将武夷山作为根据地之一,在此筹集抗日物资后送往浙江金华一带的前线。

据说当年几位少年在武夷山进行抗日宣传时,突逢阵雨,大家跑到苍屏峰的一处岩石下躲雨,也许是看着山石峻秀,指导员突然提议:大家在这里写一个鼓舞士气的标语吧!于是几个少年找来锋利的石头,在岩壁上认真雕刻出“打倒日寇,保我中华”几个大字,还细心地找来黄泥巴涂抹,后来回到住所取来朱砂又涂抹了一遍,这句标语一直保留至今。当年的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者,当他们重返故地,仰望着这几个大字,当年同仇敌忾、饱含抗日激情的一幕幕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这方石刻也成为两岸同胞携手抗日、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见证。


左>在炮火中成长的台湾少年团,同样为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

右>1940年台湾少年团在福建武夷山进行慰问宣时,于苍屏峰麓岩壁上留下的抗日标语石刻依存。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