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田中赋土楼群: 现代与传统的共生与对话

来源: 2022-11-24 11:20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上>田中赋土楼群中最老的土楼潭角楼,居民迁出后建筑愈发残破。

下>潭角楼经改造后焕然一新,楼内布置了舞龙舞狮的体验项目。图/吴俞晨


从2016年至今,对田中赋土楼群的保护利用一直处于进行时,无论是修缮还是规划,过程中的反复推敲都是基于对这个珍贵的历史遗存的责任感,福建乌托邦置业有限公司采用创新性修缮办法和保护性开发的思路,令现代营造技术与传统建筑相遇,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一种全新尝试。



这已经不是翻山越岭才能抵达乡村的年代,伴随路桥基建的发展,村落、农田及吃草的耕牛,逐渐成了高速上一闪而过的风景。故而位于高架桥下的田中赋土楼群,构成了这样一种隐喻:现代技术延伸了我们对乡村及传统建筑的认知,过去因生存而藏于深山的土楼,正在被越来越多土楼外的人发现,并通过对闲置的土楼进行修缮活化,为乡村带来新的改变。


上>田中赋土楼群中的大学楼,因火灾内部空间都被烧毁,仅剩三堵残墙。图/叶凡

下>设计团队在大学楼内部新建了一栋现代建筑,作为交流中心使用。图/吴俞晨

 


修旧,还是创新

相较于早就名声在外的云水谣古镇及“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距离两地约十几公里的田中村土楼在过去却鲜为人知。2015年,杭州市工业建筑设计院原院长、后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叶凡及同伴从杭州来到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采风,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这处依山傍水的土楼群,他当下第一感觉是,“整个建筑群的天际线跟背后的山体相呼应,看上去非常柔和舒展。”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走进这座古村,当时仅有几户人家还住在土楼内,大多数村民都迁往河对岸另盖新屋,眼见闲置已久的土楼日渐残破,他感到十分可惜。

真正打动叶董的,是田中村中一面被残阳映照的土楼断墙,酡红色的夯土墙面令他想到了古罗马斗兽场遗址,那是一种与时间不断抗衡的精神的证明,以及历经岁月洗练后的动人之美。光影作用下的“魔术”虽然短暂,但就是这惊鸿一瞥,令他下定决心对这些已有四五百年历史的传统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希望通过活化,能让这个土楼群重新焕发生命。”

于是叶凡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成立了福建乌托邦置业有限公司,并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提供专业机构设计。他坦言,最初关于如何对田中村残破的土楼进行修缮,众人进行了多番讨论,有人建议修旧如旧,有人觉得还是将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相结合,他则认为“土楼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它会根据不同住户的生活习惯,不断地提升其内部的结构及空间的利用,一味强调修旧如旧是否真的有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土楼原本的布局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譬如空调、污水处理及隔音等问题就无法解决,这会导致照本宣科的修缮更像是在制作一件“赝品”,无法达到活化的目的。最终设计团队选择了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在保持土楼外立面不调整、不修改的前提下,对整体建筑进行功能改造,改变其空间利用的属性。

如今,记者在田中村见到的由外楼、顺兴楼、光辉楼、潭角楼、大学楼、竹林楼、船楼这七座土楼和两座新建辅楼及艺术长廊组成的田中赋土楼群,正是设计团队修缮活化的成果。进入景区首先见到的是呈“L”形的外楼,当地人解释道:“这栋原本是方形土楼,曾一度倒塌,重建就只修了后面这一部分,你看这些外墙就是按照老办法修补的。”所谓“老办法”就是传承千百年的土楼夯土版筑技艺,当地人就地取材,将黄土、细沙及石灰混合搅拌,加水用锄头反复翻整发酵,由此即为三合土。根据所建土楼的高度、墙体的厚度,设置两块夹板之间的宽度,接着将三合土倒入夹板之间,人们在夹板两侧搭起梁架,一般由两人站在上方,手握杵棒来回捶打,直至泥土凝固,如同一块结实的土砖形状,这一套严格的制作工序保证了土楼外墙的坚固性,使其不惧水浸,坚如磐石。设计团队还别出心裁地在外楼旁设置了一处夯土体验区,“游客到这里可亲自体验捶土,加上讲解员的解说,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土楼是怎么盖起来的。”田中赋土楼群景区的工作人员魏慧霞对记者说道。

 

大学楼的修缮思路,是通过现代构件将土楼残墙与新建筑结合,形成新旧对比的效果。图/吴俞晨


田中赋土楼群景区对外开放后,吸引了不少研学团队前来,实地感受土楼的建筑之美。


叶凡(右二)正在田中村土楼内调研,了解修缮及活化进展。

左>修缮后的大学楼,内部采用现代建筑的表现形式,同时能清楚看到建筑设计师是如何将新旧建筑进行加固处理,预防土楼残墙倒塌。图/吴俞晨

右>提升改造后的田中赋土楼群,时常接待周边学校的学生,在土楼开展研学活动。



旧印记,新建筑

在针对土楼修缮的过程中,叶董邀请了许多土楼研究方面的专家,还有南靖当地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师傅。因为他们的目标是现代建筑和古建筑的结合,涉及夯土墙的修缮,依然尽可能选用原本的材料,而且十分认同传统的夯筑技艺,最终呈现的效果自然得到了村民的肯定。

至于如何在传统建筑内恰当地加入现代设计,包括新旧材料的结合、屋顶及门窗如何改造等等,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对设计团队而言,像这样“新旧对话”过程中,最明显的分歧在于建筑语言及观念的差异,对此,叶董解释道:“现代建筑都是有模数的,比如一个结构尺寸可能是3m×3m,或3m×9m,简单来说就是规范化,方便施工;可是古代工匠多是经验积累,他们根据所在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势高低错落及前后参照物的关系来修建土楼。因此我们都是一边量尺寸,一边同老师傅及设计师沟通,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

田中赋土楼群当中,大学楼算是最能体现“传统与现代结合”这一理念的建筑。这座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土楼,因一场大火被烧得仅剩三堵残墙,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空间利用自然无从谈起,为此设计团队决定在大学楼原址新建一座钢结构的现代建筑。倘若从远处眺望,人们首先会疑惑:为何在这座方形土楼上方出现一个新式的平屋顶?走近后才会发现,在外墙上方残损的一角,露出了连片的玻璃幕墙,暗示着人们:这栋土楼的内部别有洞天。

修缮一新的大学楼如今作为接待体验中心使用,人们从旧土楼的小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大空间,右侧墙体上三块起到支撑作用的钢板,同时悬挂着三大幅书法作品,正中间的一幅《田中赋》洋洋洒洒地将田中村的历史娓娓道来:中原萧氏南迁书洋,相国后裔一脉隆昌,崇文教以承诗礼……白色天花板上安装了两排照明,加上透过左右两侧新建的玻璃幕墙射入房屋内的阳光,令整个空间看上去格外敞亮,空间左侧做了下沉式设计,布置了可作为休憩及讨论场所的桌椅。

这样的结合之所以看上去不违和,要归功于巧妙的设计:设计师没有对原本的外墙进行过度的修复,留下了原有的方形窗甚至是墙头冒出的杂草,那三面残墙如同一条长长的幕布,裹住了内部这栋具备现代化设计及功能的建筑,新修的屋顶全部用钢结构支撑,并铺设了防水性能较好的瓦片,过去的印记与现代建筑的构件相呼应。

已经失去结构的残墙是否有倾斜甚至倒塌的危险?针对记者的疑问,叶董也给出了解答,他说:“当然,虽然现在看起来墙是不动的,事实上当时有些地方就出现不均匀的沉降,因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钢板焊接了很多支撑点,将钢柱连同土墙一道支撑起来,防止土墙发生倒塌的危险。”大学楼的成功修缮及活化,契合了他的构想:在老建筑中结合了现代建筑的结构,这是基于满足空间被赋予的新功能所带来的需求,同时这些新的构件不应以破坏原本建筑肌理为代价,而是成为保护的屏障,让这三面残墙能保留得更久一些。

 


竹林楼外侧的艺术长廊,同样是根据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理念,通过新增的顶棚,设计了一条供游客欣赏艺术画作的长廊。图/吴俞晨


土楼的新身份

沿着河畔参观田中赋土楼群,走进一栋栋土楼,就如同展开闽南生活的图景,正如叶董所说:“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将闽南文化的内涵传递给大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每栋土楼规划的主题都是展现闽南文化的不同面向。”建于晚清的船楼顾名思义,造型如同一艘停靠在潭角河畔的画舫,原本是村落的私塾用地,目前与厦门妙吉祥合作,作为香道博物馆对外展示。始建于1962年的竹林楼整体保存完好,一楼作为土楼展示交流中心,通过图文及影像介绍土楼文化;二楼的小房间内布置摄影师冯木波的“土楼神韵”摄影展。竹林楼外侧原本就有一圈加盖的建筑,设计团队在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之间,用钢结构做出了兼具采光及排水的屋顶,由此形成了一个艺术长廊,这里作为展示土楼文化题材的书画中心,同时还规划了艺术家工作室,旨在为艺术家提供一个舒适的创作环境。

处于田中赋土楼群中段,毗邻而立的顺兴楼与光辉楼分别作为福建世遗展示中心和民俗展示馆投入使用,相较于其他土楼,拥有160多年历史的顺兴楼尚属“年轻”,据传原先主人当过官,因此土楼内部以官厅的方式修建,从外观上看也像一顶官帽。改造后的顺兴楼一楼打通了原先的隔间木板,墙上悬挂着福建非遗影像,另有设置展台,展示瓷器、木雕等非遗作品。

“这些非遗影像及作品是与知名摄影师陈维凯一同挑选的,他对百位福建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专访及拍摄,还创作了《匠魂——福建百名工匠群像》摄影作品集,我们希望借助他的专业,在顺兴楼向大众展示福建非遗的魅力。”据叶董介绍,他们共收集了160多位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及展示制作过程的图文资料,将陆续分批在顺兴楼展示。

作为田中赋土楼群中最古老、同时也是面积最大的土楼,潭角楼的朝向为坐北朝南,完全符合传统风水学,虽然目前仅放置舞龙舞狮的装备,作为游客体验项目之一。不过设计团队对潭角楼还有新的构想——将其改造为可容纳百人的小剧场,作为展现闽南文化、土楼文化的表演空间。相比周边其他运营已经十分成熟的土楼景区,田中赋土楼群必然要挖掘出自己的特色,例如体验感。“比如在田中村体验南靖不同地区出产的茶,南靖盛产竹,我们是不是可以以竹子为媒介,设计一些家具?”

在叶董看来,如今的旅游已不再是走马观花,人们更需要从体验在地生活及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满足感,这些都会持续为田中赋土楼群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修缮土楼仅仅是一个开始,对设计团队及运营方而言,保留田中村过去的印记固然重要,为这个土楼群重新规划,为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使其拥有新的生命力,才是真正的活化。

原来曾作为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光辉楼,被改造为体现土楼人居文化的民俗博物馆,展馆内的老物件都来自田中村村民。图/吴俞晨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