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到南普陀寺,就是回家了”

来源: 2023-04-24 11:37

文/《台海》杂志记者  年月郑雯馨

2003年7月,星云大师做客南普陀寺。图/南普陀寺提供


谈及星云大师与厦门南普陀寺的因缘,除了令人津津乐道的,从一餐素食谈慈悲,更重要的是南普陀方丈太虚大师带给他的佛学启迪,这位提出“人间佛教”的大德高僧,令年少的星云大师早早就坚定了复兴佛教的信念,在佛光山创建之初,他便开始规划通过兴办教育、出版刊物等方式,向大众弘扬佛法,亲身实践、推行太虚大师的理念。


“厦门的米水营养了我”

“大师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理念将继续影响着千千万万的民众,他的足迹、功德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间!”2月6日下午,到外地弘法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在回厦门高速公路的车上接受《台海》主编年月采访时,表达了对星云大师崇高的敬意缅怀。

则悟大和尚与星云大师结缘于2003年,彼时,星云大师应邀到南普陀参加抗非典的祈福大法会,年轻的则悟全程陪同,星云大师的谦和、睿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几天,大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讨论如何推动两岸佛教更好地发展。”他还叮嘱则悟等年轻一辈更加密切交流、携手共进。

这是星云大师第一次到南普陀寺,却发出了“我回家了”的感慨,因为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太虚大师,对星云大师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成为星云大师最认同、追随并到台湾致力弘法的佛教思想。他在两岸多个场合提及太虚大师、闽南佛学院对他的影响,“我的老师,有好几位是闽南佛学院毕业的,他们培养了我,厦门的米水营养了我。”

2月6日,在回厦门的路上,则悟大和尚说,南普陀寺已向佛光山寺发去对星云大师的悼念缅怀。

 1926年9月,太虚大师(右三)在厦门南普陀寺举办教育会讲。


儿时偶像是南普陀方丈太虚

2014年4月7日,正值厦大93周年校庆之际,3000多名听众冒着细雨前往厦门大学建南礼堂。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时年87岁的星云大师再度在厦大开讲。据原厦大校长朱崇实介绍,2003年,星云大师第一次到厦门,是为了前往厦大参加一场佛学研讨会;2011年,星云大师应邀参加厦大90周年校庆,在“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上分享了题为《空有之关系》的精彩演讲;此次是星云大师第三次来到厦大,他在演讲过程中也提到了自己和厦门的深厚因缘。  

本次星云大师演讲的主题是《看见梦想的力量》,厦门日报在第二天浓墨重彩地报道了本次演讲:有人认为梦想是假的,但星云大师却说,梦想是能成真的,他向听众娓娓道来太虚大师、赵朴初、鉴真大师和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事,以此说明,梦想的魅力就在于:即使我们眼耳鼻舌身子不能动,但是我们的心可以做梦,梦想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周游天下,而且,人人都可以做梦。

这场演讲上,星云大师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太虚大师的梦想。他说,太虚大师是他儿时的偶像,给了他力量。

资料显示,1927年,太虚(1889-1947)应邀来南普陀寺就职,不过,他经常外出弘法。1929年,太虚游历欧美各国归来后来厦亲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事务。1933年,太虚连任南普陀寺两届方丈(兼院长)任满,引退返沪。

9岁出家的太虚大师被认为是近代佛教改革大家,他提出“人间佛教”的理论,倡导以佛学道理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他的梦想就是要使佛教从山林走向社会,从寺庙走向家庭,从僧众走向信众中。

 

“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2014中国大陆巡回”厦门展在厦门隆重开幕,星云大师亲临现场挥毫。图/刘东华


培养青年僧宝延续法脉

太虚大师为星云种下了弘扬“人间佛教”的种子。星云大师说,自己当时幼小的心灵里“觉得这很好”,心目中有了这个崇拜的偶像,增加了他的力量,令他觉得在佛门里有方向、有目标。初抵台湾时,星云大师注意到当时台湾僧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有些人甚至目不识丁,这一现状令他忧心。

据《海天游踪》所载,星云大师于1963年访问东南亚各国时,看着当地规模宏伟的寺院,他心中想的却是,“现在大家都忙着建道场,寺院一个接一个地开光、落成,而百年之后,不知这些道场要请谁去主持?兴建道场固然不易,法脉延续更加不易,目前佛教最缺少的就是青年僧宝。”由此,他更加坚定了培育人才的念头。

为了使佛教走入青年,1965年,星云大师于高雄寿山寺创办了佛学院,招考有志学佛的青年,施以佛教专门教育,致力于培养主持佛法、弘法利生之人才。寿山佛学院移址佛光山后更名为东方佛教学院,除了佛门教育,佛学院还不断遴选弟子留学深造,这些佛弟子不仅作为将佛教传扬至世界的开路先锋,学成归来后更是在佛教发展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日常事务有多么繁杂,星云大师都会亲自分批约见即将从佛学院毕业或实习期满的学生,询问他们的志向、兴趣、特长以及学习心得,并给予他们恰当的建议。星云大师曾对众弟子说:“我希望能做一个善教之师,而你们也能做一个善受教之徒。”他始终践行言传身教、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以广阔的胸怀、卓越的远见培养了一批批专业化、现代化的佛门龙象,共同担起共兴佛业的使命。

星云大师对佛教后继人才培养之迫切,当他到南普陀寺时,也给则悟大和尚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激励着则悟在弘扬佛法道路上不畏艰难、矢志不渝。

 

01>02>2003年7月10日,星云大师受邀前往厦门参加“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图/黄少毅



吃素吃的是一颗慈悲心

星云大师多次“回”到南普陀寺,2003年为首次,2011年和2014年他也都来过,留下许多美谈,其中一则与名闻遐迩的南普陀素食有关。2003年,星云大师同台湾的净良法师、慈容法师以及香港的觉光长老、智慧法师等法师应邀前往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南普陀寺也精心为他们准备了素宴。据当时南普陀寺素菜馆里负责招待事宜的廖家琳主任回忆,“每当遇上这种重要招待,我们多方的负责人都会一起讨论,根据来宾的饮食习惯来安排菜品。”

他们考虑到当时年长的星云大师以及其他同行的法师,安排的都是口感绵软、容易咀嚼的菜品,“比如江山福缘这道菜,主要是炸面包和黄油,所以比较适合;像鹭岛明珠,虽然是名菜,可是原材料是不容易消化的糯米和香菇,所以就被否决了。”除了这些精心挑选的菜品,他们还专门为星云大师准备手工的菠菜面,“虽然米粉是我们的招牌,但是想到米粉比较容易饱胀,我们就改用了菠菜面条。”

南普陀寺素菜馆精心为星云大师以及其他法师安排的十二道素菜,让星云大师格外高兴,就餐后他还主动招呼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同合影留念,并说:“我觉得南普陀寺的素菜味道非常好,也很感谢大家这么用心。”虽然法师们对素食素来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南普陀素菜的大气依然让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有趣的是,星云大师临行前还特地向素菜馆的工作人员提出想带一份菜单回去的请求,他说:“想让台湾寺庙的师傅也学习一下,如何做出正宗的纯素食。”台湾一些寺庙的素菜因为受限于当地物产,以及考虑到大众化的口味,偶尔也会出现“以素托荤”的菜品,对此现象,一些法师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星云大师就曾说,吃素吃的是一颗慈悲心,“一些吃素食的老和尚,他们每天早起到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从心灵的净化来减少瞋怒,达到内心的安然、祥和。”既然决定了吃素,就应该斩断对“荤”的念想,倘若还执着于以荤食外在做成的素食,又如何能真正做到心中清净呢?南普陀的素菜正是因遵循了这一原则而受到众多佛教徒和法师的称赞。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