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欢喜厦门味

来源: 2023-05-30 20:25

无数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慕名前来品尝素菜,因为厦门味就是回家的味道。每一次下筷,都能品尝到食材背后的故事;每一次咀嚼,欢喜在舌尖绽放。


被称为“天下第一素宴”的南普陀素菜馆。图/张江毅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什么是你心中的厦门素味?”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味蕾经验,却不约而同提到南普陀。百年来,南普陀素食一直声势不断,融合了宫廷素菜的精细、民间素菜的天然、寺院素菜的纯正,既讲究色、香、味,又讲究形、神、韵,一道菜一个雅名,每每令人回味再三,难以忘怀。正因如此,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善男信女到南普陀后,除了参究佛法,还会品尝南普陀的古早口感、现代禅味。
欢喜从哪里来?从一抹微笑、一个合掌、一声吉祥,还有一餐美食。美食如何给人欢喜呢?当令当地严选食材与创意料理擦出爱的火花,以山川大海所孕育的食材为经,以历史为纬,让素食不再是对号入座的味觉,而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现代禅味。这也是厦门的素食文化自觉:从产地到餐桌,从传承到创新,共建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氛围。


01>厦门业者发起的素食教学活动。图/睦谷
02>素食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一起来快乐食素。图/黄子明
03>擂茶饭,蔬菜的清欢。



素食的文化自觉
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素食俗称吃素,也称蔬食、疏食。早期,人们往往是因为贫穷而吃蔬食,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蔬食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儒家强调德行,认为有德行的君子应该安贫乐道,孔门弟子中最得到孔子认可的颜回,就具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精神。根据儒家和道家对隐士生活的渲染,布衣蔬食也成为“高尚其事”的隐逸生活的象征。
中国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刻意强调要弘扬素食主义,对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度而言,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的自觉选择,这源于朴素的仁爱之心。《礼记》中描述:君子远庖厨,而《孟子》对其进一步解释:“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中也有“不可射飞逐走、发蛰惊栖,穴覆巢、伤胎破卵,不可杀龟打蛇、伤害昆虫”的说法。
回溯历史,欧洲的素食历史只有百年,但在中国,有上千年的素食文化,僧人素食更是汉地佛教的特有传统,这一传统则由梁武帝强力推动。梁武帝以皇帝身份在佛教界大力宣扬食素,晚年更是恪守持佛教戒律,一天一餐,不吃肉食,只吃豆类的汤菜和糙米饭。梁武帝之后,中国寺院食素风尚开始形成,并建立起一套制度。仔细研究寺庙的素食,师傅们特别喜欢吃土豆、地瓜、芋头、花生、荸荠、藕、竹笋。原因何在?有人说,因为这些东西都长在地下,采大地之灵气与精华。这样看来,最好的疗愈来自最天然的食物。
中国历代注重农业,中秋节正逢五谷丰登的农收季节,农户家中常食用“芋魁”,就是老厦门人中秋时节所吃的番薯、芋头。俗语有云,“八月十五,吃番薯芋”。番薯和芋头是中秋前后成熟的当季食,蒸熟的番薯剥皮后呈黄色,如同黄金;芋头蒸熟剥皮后呈白色,如同白银,被闽南人寓为“包金包银”。南普陀素菜馆名菜“香泥藏珍”所选用的芋头,产地就在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的仙景社,故名“仙景芋头”,仙景芋具有个头大、营养价值丰富、粉含量高、松、香、酥等特点,深受海内外食客喜爱。
传说苏轼发明了 “东坡肉”,他爱吃“竹笋焖猪肉”,但他晚年一改习气,最爱吃蔬菜、水果,偶尔吃肉,也只吃“三净肉”。对此,旅居新加坡的作家何华感慨:“东坡先生的饮食历程值得借鉴。人的胃口,终究要退化,随着年纪的增长,一定是越吃越少,越吃越素。记得父亲晚年卧床七年,胃口不佳,以前最爱吃的鱼肉都推到一边,只留下玫瑰腐乳,用来配粥。”
不同于东坡先生到晚年爱上蔬食,近年来,厦门素食人群已趋于年轻化,越来越多新潮、时髦的素食店,让大家从对素食的刻板宗教印象中跳脱出来。呷素有千百种理由。有人为健康,有人为环保,有人为宗教,也有人是因为一本书、一场讲座或者一场活动而改变了观念,也有许多人吃素是没有理由的,或者说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理由。无论如何,厦门素食馆确实是有增无减,且家家都有自己的故事、由来和特色。
目前厦门已有素食餐馆百余家,吃素群体有 15万至18 万人,其中含弹性素食者 6万至8 万人,素食餐饮数量比照城市人口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素食人群趋于年轻化。





01>古刹里的素沙茶面。
02>南普陀素菜馆在2020年初推出素食自助餐,图为白玉翡翠。
03>南普陀素菜馆自助餐厅。
本组图/南普陀素菜馆

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厦门仅有1700.61平方千米,看似面积狭小,其实早就与全世界千丝万缕,难舍难分。鼓浪屿是“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的典范。人们已经很难估计历史上有多少洋人慕名踏上这个小小的南方岛屿,一叶风帆下南洋的故事在厦门也不是新鲜事,谁家没有亲戚在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大批华人移居东南亚。亦近亦远的东南亚,自古便拥有并善于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物产——特别是植物,当我们循着厦门呷素逐步深入,遇见了华人移民海外后无可取代的乡愁。儿时的共同记忆,成就了最严格的烹调标准,成就了每一碗思乡的寄托。
食物是流动的,许许多多从大洋彼岸踏浪而来的外国人,还有那些在异国他乡打拼后叶落归根的华侨同胞,一起把这座小岛推向世界,加上海纳百川的新移民所带来的多元口味,厦门的街头陆续出现了缅甸、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口味的餐厅、小吃店。数百年来,泰式、越式、缅甸式等料理,悄悄地融入了你我的生活,成为厦门文化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过去的 200年间,华人饮食文化持续在全球传播。以福建、广东两省为主的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离开中国南方,到达东南亚、大洋洲、北美和南美地区,他们不仅为这些地方带去了中国的烹饪方法,同时也带去了新的命名与食材。菲律宾餐桌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新鲜时蔬都有自己的中文名称,比如:pechay(白菜),sitaw(丝豆),kuchay(韭菜),upo(葫芦),toge(豆芽);调味品hebi(虾米), ngo hiong(五香),toro(酱油)。这些食物名称都是闽南方言,据悉,90% 的菲律宾当地华人来自福建南部一带。
中国原乡的很多食物漂洋过海到了南洋,经过在地化之后,就成了具有南洋特色的美食,如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广西、台湾等地都有保留的擂茶风俗,到了南洋后,由液体的茶饮,成了几近素食的擂茶饭。“十样八样青菜,选择素食的人,不加小江鱼和虾米,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选择的青菜是豆类(长豆、四季豆、花生)、叶子类(秋菜、菜心、小白菜、包菜),再加菜脯,细切清炒。饭也有两种选择,普通白饭或油饭,最叫人留恋的是在把这些菜加饭搅拌以后,最后淋上去的那碗汤汁。青色的汤汁,即是它名称的由来,擂茶。”华文作家朵拉笔下的擂茶饭可谓是蔬菜的清欢,朵拉祖籍福建泉州。
“我相信,泰国人吃的用生木瓜丝做成的宋丹,就是受擂茶的影响。”蔡澜口中的宋丹,即青木瓜沙拉,是泰国最普通的小菜,也是泰国人最爱的菜品之一。饮食在地化的多样性在擂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东南亚的中国饮食种类可谓丰富多样,它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源自华人。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尤金·N·安德森(E. N. Anderson )所注意到的:“华人比其他移民群体能够更长久、更忠实地维系他们的日常饮食习惯。”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