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进军大陆是台湾文创不二选择

来源: 2019-11-05 21:03

在两岸交流过程中,文化交流一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领域,两岸的民间合作,早已透过各种管道,依各自专业的需要有所开展。当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日渐深入后,便衍生出了新的产业合作,那便是文化创意产业。

过去十多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且具有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两岸也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社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大陆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大量的台湾文创企业来到大陆,行销自己的品牌。多年的积累,文创产业已经成为两岸新兴产业交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大陆文创市场快速兴起

2004年,大陆各省市相继如火如荼地开始推展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规模也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为3900亿元人民币,2005年增加到4300亿元人民币,随后,每年总产值的增长都超过10%,甚至有些时候超过了20%。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在大陆各大城市的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是所有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各大城市新增文创企业和从业人数逐年增多,整个文创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陆文创产业的兴起是有原因的。首先,大陆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投资与消费、外贸和内需更为平衡发展的时代,让文创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次,过去的经济危机推动了大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新兴服务业开始唱主角,文创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向《台海》记者介绍,在经济持续发展和技术迅速进步的作用下,大陆的文创产业必将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并在全球文化市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熊澄宇说:“近年来,大陆十分重视文创产业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都使企业与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政策保障,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红利支持。”

“大陆对文化创意产业所释放的所有利好,都有利于台湾文创企业登陆寻求商机。”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明荣表示,台湾发展文创产业始于2002年,比大陆的时间更早,因此也积累更多的成熟经验,再加上与大陆共通的文化传承,让台湾企业能够很好地融入大陆的文创市场。

“台湾的文创企业,如果想要打开海外市场,都必须先有一套方法来打破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文化风俗限制,这是一个大工程,很多时候还不一定能成功。唯有在大陆市场,台湾企业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因为双方是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台湾企业的文创点子可以很容易地让大陆民众产生共鸣。”周明荣说。

 

合作发展弥补自身不足

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知名度也比较高,可在台湾文创业内人士看来,台湾的文创产业并不如外面所看到的那样风光。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李永萍说:“文化创意产业是台湾当局推动的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当局持续在政策上加码,希望藉此点燃引擎,促进经济发展。民间也掀起一波文创热潮,以文创之名所推出的商品及举办的活动不计其数,看起来整个文创产业一片欣欣向荣,但深入后才发现,台湾的文创产业隐藏着内容空洞等诸多问题,离成功还有一大段距离。”

对于台湾目前文创产业发展,周明荣也认为,台湾文创近年来发展蓬勃,产品及人才各具特色,只是规模过小,只能有限地发展,虽然文化创意获利高,但懂得经营的人少,企业的很多点子和产品无法有制度、机制和系统去执行,最终没能成功面市。“说到底,还是台湾的市场太小了,文创产业如果只局限在这个岛上,即便前期发展得再有亮点,最终也只是会沦为平庸,进而湮灭。”在周明荣看来,进军大陆,是台湾文创产业不二的选择。

同样,在大陆文创领域专家眼中,大陆的文创市场也非常需要台湾企业的加持。

熊澄宇认为,尽管大陆文创产业乍看过去是一片荣景,但也仍有不少问题尚待克服。“比如,大陆的文创产业模式不完整。尚未形成集群性、发散性的有序产业链。文创产业人才的总体数量上相对偏少,且在层次和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距。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民俗产品开发空间有限,许多产品设计、工艺还比较落后,缺乏创意等等。这些都是大陆文创产业相对落后的地方,又刚好是台湾文创产业相对成熟的领域,台湾文创产业的进驻,可以帮助大陆完善这个文创市场的不足,让它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熊澄宇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了很长篇幅提到文化自信并要求积极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创产业是推动文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新时代,两岸可以携手共同参与这个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工程,大陆积极发展文创产业,就是台湾业者的商机。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李永萍则表示,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必须立足在华人生态圈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台湾长久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假如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估,台湾文化艺术会显得相形见绌。但放眼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等所有华人地域,唯有台湾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南岛文化、日本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其丰富多元堪称绝无仅有,即使在全世界也难找到类似的案例。而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也必须以整个华人国度作为腹地,利用大陆庞大的市场,建立领先的产业品牌。“面对大陆经济的崛起,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此时,是台湾文创企业在大陆建立自我品牌与形象的最好契机。”

 

市场障碍影响登陆速度

在众多产业中,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前期生产成本比较低,也是许多台湾企业愿意先来大陆试水的产业选择之一。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台湾文创企业登陆的消息,但再过几年去盘点一下,真正存活下来,消费者叫得上名字的台湾文创品牌,却并不多。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时尚产业的夏姿,工艺产业的法蓝瓷、陶作坊、琉璃工坊、乾唐轩等等。相对于国际知名文创品牌在大陆市场的布局力度,台湾品牌的通路扩展速度与力度仍然显得迟缓。

对此,李永萍表示,台湾文创企业进入大陆,仍然有些许障碍。首先,就是资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台湾自己的问题,台湾文化管理部门这几年力推文创创业投资,试图引导资本市场投资文创产业,虽有小成效,但因为多数创投公司出身金融业或科技业背景,对文创产业相对陌生;再加上文创业者刚开始对财会、法务、公司治理各方面相对陌生,因此,资本引入文创产业的速度不如预期,台湾的文创企业都规模较小,前期发展时资金实力不足。”李永萍说,大陆对台湾文创产业是非常优待的,也给出了许多优渥的入驻条件,但台湾文创业者要在大陆扎根,就必须建立通路,而在品牌经营上,不论是资金或管理干部的养成投入,都非一朝一夕,这就造成文创企业登陆,只能以贸易形式,先把商品货物卖过去,而自己却不敢过去安营扎寨,只有那些依靠输出创意和脑力的文创业者比较敢于进入大陆市场布局。

其次,李永萍认为,大陆许多文创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产品准入规定,也阻碍台湾文创产业自由进入大陆市场。特别是在出版、影视、音乐、动漫、游戏、展演等等领域,都有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规定,对于境外服务、内容产品要进口大陆播映或上线运营、出版发行,也有一套严格的产品准入规定。这些受限制的部分,很多都是台湾业者最拿手的东西。

“另外,大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也让台湾文创业者担心到大陆发展后,碰上知识产权被侵权却投诉无门的问题。”李永萍说,“目前,许多台湾文创业者只愿意把大陆市场当作是一个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却不太愿意把大陆当作文创产品的研发基地、设计中心,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要打开两岸文创产业合作的康庄大道,这是一定要建立的基础工程。”

谈到两岸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合作,熊澄宇也表示,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前景巨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最突出的就是,目前双方尚未形成较大的合作产业链,这说明两岸文创产业合作还有不小空间,尤其在人才培养、市场培育、政策支持等方面还需努力理顺机制。“以人才培养为例,随着两岸文创产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文创企业对初、中、高各等级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有的企业甚至在挖掘人才方面,形成竞争。”

熊澄宇说,他曾参加过多次两岸文博会,他发现台湾人才创意十足,而大陆人才制作能力扎实,与其相互竞争,不如形成联合培养机制。熊澄宇认为,两岸应鼓励文创人才多交流互动,合作打造从设计、制造、营销、管理到研究的“一条龙”人才队伍,为壮大两岸文创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周明荣也表示,在文创产业市场培育、政策支持等方面,两岸还需形成有效合作机制,打造一个合适的平台,来促进两岸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文创合作产业链。

采访的最后,谈到台湾文创产业未来的登陆期待,李永萍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她说:“经过多年的努力调整,台湾文创产业的资本力量已经增强,配合大陆市场的开放,以及两岸在文创产业合作上取得更多的成功,台湾文创业者有机会在大陆市场取得优异的成绩。”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