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惠台胞台企 树立落实同等待遇典范

来源: 2019-11-05 23:33

2018年4月10日,厦门率先贯彻落实中央“惠台31条措施”,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推出60条惠台措施(简称“惠台60条),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

如今,“惠台60条”已经正式实施一年多的时间,从居住生活到就学就业创业,“惠台60条”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加大了厦门对台胞的虹吸效应,促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具有鲜明厦门特色

2018年2月28日,中央“31条惠台措施”出台后,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厦门市要率先落实好“惠台31条”,并结合厦门实际制定出台赋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相关措施。在经过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2个月后,厦门“惠台60条”正式出炉。

据厦门市台港澳办相关人员介绍,“惠台60条”涵盖了经济交流合作、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台湾同胞在厦学习实习、台湾同胞在厦就业创业、台湾同胞在厦居住生活五大方面,不仅对“惠台31条”进行了逐条落实,同时还结合了厦门特色进行拓展和延伸。“惠台60条”中结合厦门实际,先行先试率先推出的有33条,这33条具有鲜明的厦门特色。

“惠台60条”出台前,为了制定更为全面的惠台政策,多位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召开,以及指示厦门市台港澳办等单位牵头举办了9场意见征求座谈会,累计征求了上百名台胞、台商、台干、台青、台籍师生、台配、陆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这些座谈会上,台胞台企反映的问题和建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支持台企在厦发展;二是便利台胞在厦就学、就业和创业;三是便利台胞在厦居住生活。在“惠台60条”中,对这些意见建议也进行了充分吸收,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例如,帮助台企转型升级,加大对台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在厦台干子女入学提供便利,认可台湾的职业资质和执业资格,简化台胞在大陆银行开户手续,让台胞凭台胞证在网上预约医院挂号、刷卡进站乘坐动车、自助打印登机牌等。

应该说,厦门“惠台60条”中,许多举措都属于厦门开拓创新、率先推出的,体现了厦门赋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诚心。“惠台60条”在“惠台31条”基础上,增加了经济合作、社会领域等方面的内容,各项举措内容具体、操作性强,既涵盖台湾同胞在厦门学习、实习、就业、创业、居住、生活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也涉及台资企业在行业准入放开、产业标准共存、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不仅从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为台胞在厦生活提供便利,为台企在厦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厦台产业融合发展,便利厦台人民交流往来,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的理念。

 

落实到位成果显著

 “惠台60条”实施后,厦门各区纷纷从本区特色和职能出发,制定落实“惠台60条”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惠台60条”涉及的80个职能部门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为方便台胞台企查询、了解和办理相关业务,实施细则在每条措施之后明确了责任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办事流程,确保出台一条,落实一条,见效一条。2018年9月18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以中共厦门市委台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并通过“台港澳e鹭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对外发布。

这些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效,目前,中央“惠台31条措施”均已在厦门得到落实;福建省“惠台66条措施”中,已有65条在厦落地;厦门“惠台60条”已全部实现落地,实际操作流程规范,到人到岗,多条措施成效显著,得到广大台企台胞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在经济交流合作方面,厦门新认定台资高新技术企业37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给予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智能制造专项)补助已达1000多万元;对市级台资企业技术中心资助金额已达320万元;用地惠企政策上,东亚机械成为厦门首家享受土地出让合同价按成交价70%优惠的台资企业;福建省首家台资独资演艺企业厦门市量能文化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落户厦门自贸片区;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出口的冠捷电子货物获波兰“安智贸”认定,实现双方海关的监管互认;已有台湾大陆通商专业事务所等3家台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自贸片区;市级科技资金今年资助对台产学研合作项目28项;清华海峡研究院与台湾云端智慧大健康联盟签订合作协议等。

在社会文化交流方面,率先出台《关于台湾服务者在厦门设立个体诊所有关规定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胞在厦独资设立个体诊所,目前已成立4家台胞个体诊所。全市各镇街和涉台调委会都可接受台湾企业和个人的调解申请,提供免费的人民调解服务。率先推动台湾教育会赴甘肃临夏州支教等。

在台胞在厦学习实习方面,2018年来,受理84家单位申报的173个实习见习岗位,协助500余名台生在厦实习见习;市教育局出台《厦门市台湾中小学学生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台生申请奖学金给予明确规定等。

在台胞在厦就业创业方面,市、区均已出台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各级财政兑现奖励2572万元。目前,有约900家台商个体工商户在厦经营,有113名台湾教师在我市任教,291名台胞获评台湾特聘专家和台湾特聘专才,252名台籍空中乘务员入职厦门航空公司。第十届海峡论坛期间向台胞推出近5000个就业和见习岗位。持台湾技术师证在自贸区和台企范围享有厦门技能人才同等待遇。

在台胞在厦居住生活方面,首批15位台湾青年入住市级公共租赁住房;首批10位台湾青年入住思明区“台湾青年公寓”。两名台胞首次获评省劳模和五四青年奖章。率先支持台湾居民以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已有7名在厦台胞以个人身份参保。全市政务服务领域和公共服务系统在7月底基本升级改造完成,使台胞证与大陆居民身份证同等使用。截至2019年6月,有超过1700名65岁以上台胞办理敬老卡享受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市民优惠;有约4万名台胞经市民通道前往鼓浪屿。从9月1日起开放53个派出所办理台湾居民居住证,厦门也成为大陆申办台湾居民居住证最多的城市。

在“惠台60条”涵盖的这5大方面之外,为了帮台胞台企排忧解难,厦门市台港澳办在服务中心里专门设立台胞服务窗口,开通968820台胞服务热线电话和“台港澳e鹭通”微信公众号,与厦门市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大嶝小镇“台商之家”等涉台服务机构形成线上线下服务台胞矩阵,为台胞台企提供一站式服务。

同时,在贯彻落实好“惠台31条”和福建省“惠台66条”的基础上,厦门结合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动“台商台胞服务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全市“台商台胞服务年”活动工作方案》,启动服务台商台企专项工作,设立支持台企转型升级、对台招商引资、创新对台金融服务、协助台企引才用工、自贸区对台先行先试、完善对台综合服务等6个专项工作小组,做好台商台企精准服务及探索自贸区对台先行先试等具体工作。建立工作动态简报制度,每两月编发一期《厦门市深化台商台企服务工作动态》。

 

被台湾同胞点赞

厦门市台港澳办主任刘金柱表示,不落实不如不出台,厦门市台港澳办在服务台胞方面将紧紧遵循这个原则:一是台企怎么享受大陆企业同等待遇、怎么样享受市场准入问题;二是台胞怎么样在厦门更好安居乐业、扎根发展、永续发展。制定惠台政策也紧紧围绕这两条原则,更好做到台企台胞同等待遇。

厦门的一系列惠台措施,也得到了在厦台胞的认可。

2018年拿到职称认定证书的25名在厦台籍医师,有19位是主任医师,他们受益于厦门创新探索建立的在厦台湾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认定机制。“以往在大陆申请职称需要两三年,现在只需10天左右。以前来大陆工作的台湾医生,想要进入大陆职称评价体系,不但要写大量论文,还要到福州参加笔试、面试,费时费力。如今政策放开后,台湾医疗人才来闽执业的热情大大提升了,新一轮的台湾医师西进潮,不仅造福广大患者,对于福建民营医院的发展也大有裨益。”在厦门长庚医院副总经理钱鼎盛看来,“新机制将吸引更多台湾优秀医师前来就业。”

厦门市台协会长吴家莹认为,厦门及时推出惠台新举措,有利于营造台商投资兴业和台胞学习、工作、生活的良好氛围,让台胞真正把厦门当成自己的家,促进两岸人民心灵契合。台青林士伟则表示,“惠台60条”发布后,让有志在厦门发展的台青吃了定心丸。“我在厦门海沧创业4年,由于公司项目在鼓浪屿上,往返其间都需要在嵩屿码头走游客通道,购买最低30元的游客船票。举措出台后,台胞前往鼓浪屿可走厦门市民通道,只需购买8元的市民船票。”林士伟说,“让台湾人在生活上等同于厦门居民,这种感觉就非常好”。在厦创业的台青陈本立也表示,现在来厦门创业没有那么大的负担,也没有那么大的开销,以前办厂就要花很多钱,现在很多政策帮我们省了很多资金,感觉真的挺不错的。

“从国台办的‘31条惠台措施’到厦门的‘惠台60条’,我最大感受就是,大陆已经不是喊口号,而是真正基于‘两岸一家人’的精神,给予台胞实质照顾。”曾经来过厦门读书的台胞林国政建议,台湾年轻人想去大陆就学,未必直接就去北京,“从厦门出发”或许是很好的选择,慢慢适应,会更清楚知道人生机会在哪里。“厦门与金门紧邻一起,生活形态与方式与台湾相近,加上厦门这几年快速建设,繁荣程度不输给台湾任何城市,绝对也是台青到大陆读书就业的选择,先从厦门开始适应,找到未来发展方向。”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张五岳称,“惠台60条”关注生活、就医、交通和丧葬等,代表厦门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岸一家亲”理念,比中央的“31条惠台措施”更具体、更细化,还公布相关联系窗口,力度更直接,相信会增强台湾民众来大陆发展的动机。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