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余海波: 摄影是我在深圳这条河中的生命之帆

来源: 2020-01-09 14:46

      

余海波
1962年生于河南永城市,毕业于武汉大学摄影专业,现工作生活在深圳

高级记者、摄影家、导演

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荷赛”奖



      有人说,余海波拍深圳的照片,串联起来就是深圳人的一部心灵史。

      余海波人生的黄金时光是在深圳度过的。1989年,武汉大学摄影专业毕业后,余海波来到了深圳,成为千万移民中的一分子。那年,他27岁。从事新闻摄影记者工作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从此,他的命运便与这座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摄影记者这个身份给他一张在这座城市穿梭的绿卡,他在这座城市疯狂地奔跑:他常年早上出动,凌晨回来睡上一觉。快速地穿梭在各种场合,上午参加市长的拍摄,下午就去采访流水线上的青工,晚上可能跟一群巨富在一起狂喝,午夜会跟随警察一起抓捕搜查“黄赌毒”……深圳,这座大陆最先锋的现代城市有太丰富的内容让他着迷地不停拍照,他感受到了现实与超现实的距离和错位如此密不可分,他说,“深圳是一个真正超现实的现实世界。你单单把它拍下来,就已经感觉很震撼了。”
      在到深圳之前,他的摄影创作更多的是关注内心世界的摄影表达。他原是学绘画的,从1980年代开始新影像探索实践,在1985年之前,他的创作沉浸在对原始生命本体与现实矛盾的体验中,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远古的梦》,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象征意味的作品,主观意识较强,到了1980年代末期,他的作品从象征影像表达进入到超现实意象表现的呈现,代表作《在幻想锁链的彼岸》(系列)获得第15届全国摄影展览“个人风格”大奖;赴欧洲多个国家以及日本等地展出,被理论界称为“中国超现实主义影像的先声”。移民深圳后,余海波亲身经历了从封闭环境进入开放移民城市的释放,于是,把视角转向关注社会风景的超现实呈现。
      面对各种人群的经历和命运波动,他不断调整镜头焦距,通过摄影讲述城市移民的命运故事,用30年时间拍摄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深圳移民专题《大芬油画村》、《模糊的边界》、《夜晚的呼吸》等,他的影像成为一部具有文献性质的城市档案。
      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 看似在拍外部的事件,实际上是在拍自己的心灵,是摄影师对自己的观看。他说,“摄影可以把我眼睛中的城市移民与生命故事呈现出来,那里呈现着我的观看,我的思考和我的生命轨迹。”摄影带给他不同的体验和反思,如同一面镜子让他找到一种观看态度,坚信了他对生命的信仰和追求,也为他在寻找生命光亮的通途中打开了一扇窗口。
      对此,感触尤为真切的是拍摄《中国大芬油画村》。2004年,当余海波第一次走进大芬油画村时,立刻被画工们昼夜临摹经典名画的情景震撼了。画工是一群身处城市边缘的人,从这些最普通的农民画工的手里,诞生了一幅又一幅世界顶级画家的的复制品。余海波认为这种现象隐含着文化的思考和内在冲突感,值得去挖掘与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2005年他就追踪大芬村的画工们,他们之间成为了朋友,一有时间他就跑过去。当时还是胶片摄影时代,他每天带着一二十个胶卷去拍摄,在他看来,大芬村的世界有着无限可能。他用了7个月时间追踪拍摄。2006年,摄影作品《中国大芬油画村》获得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二等奖,令他一举成名。2011年父女俩决定将大芬油画村的时代变迁拍成纪录片,日复日、年复年,6年后,《中国梵谷》面世,在世界30多个国家上映,两代人携手完成的人文关怀纪录片在第14届日本SKIP CITY国际电影节荣获最佳导演奖。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尽管余海波已57岁,但他的心态还是年轻的,激情、热情还在。他说,“深圳这座城市,可以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我能够在深圳走下去,摄影就是我人生河流的生命之帆。”


2004年8月22日,深圳。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展览会上,一对打工青年在用手机拍照留念。


      深圳,一个超现实的现实世界
      《台海》:您是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毕业,但听说您原先是学绘画的。
      余海波:10岁时,父亲介绍我随中原画家杨振洲先生学画,我学了近7年绘画,后来又在军旅中师从浙江美院张怀江先生学版画,这开启了我的艺术梦想。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在一次拍摄中我感受到摄影与现实密不可分,开始用摄影的思维方式去创作。学美术的人具备一定的美学、造型和表现手法及素养,如果摄影师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将形式手段渗透进作品内容的表现中将使作品更具力量。
      《台海》:您一开始不是走纪实摄影路线,后面怎么会走向纪实摄影?
      余海波:超现实主义摄影来自于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文化的各种感受形成的主观意识,然后流露出来。1989年以后,我到了深圳。深圳是经济特区,当时大陆内地还在实行计划经济,很多人从内地来到深圳创业,各种梦想集中在一起,现实的生活与内地计划经济下的规律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让你感受到一种超现实的生活形态。
在深圳,我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多种诱感与迷惘,也经受了精神的失重与生存的困境,常常感受到各种现代物质的刺激与纠结。深圳就是一座炼狱,所有闯深圳的人在这里挣扎和寻找,寻找一种新的唤醒,一个新的创造,一个新的死亡与重生……摄影记录着生活的碎片,也是一种时间的记忆,当你把这些碎片凝聚在一起时,它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深圳时间、深圳空间。摄影让我感受到现实与超现实是如此密不可分。
      《台海》:您一直聚焦“深圳移民”,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群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余海波:深圳移民是反反复复的,他们之中有些人离开了深圳,有些人还坚守在这里;有的人获得了很大的财富,有的人还处于社会底层;有的人失去了自我,有的人已经开始追寻新的梦想。40年间,有数千万人到深圳寻梦,从未间断过,深圳这个城市充满着未知、活力和激情,能够给予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到今天,仍然还是有大量来自不同地域的寻梦人拉着行李来到这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来深圳的人大都有一种闯劲,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台海》:您当时来深圳,想寻一个什么梦?
      余海波: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空间,实现自己的梦想,体现生命价值,更多的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从艺术方面、从摄影方面,获得更多的发展。
      《台海》:有人说:假使照片会说话,时间愈久,照片说的话愈多。在您的众多作品中,哪件作品让您特别有感触?
      余海波:具有感触的作品有很多,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不同的故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触。比方说,1989年3月26日凌晨,经历两天两夜的长途旅行,我终于来到了深圳。那天凌晨3点多,我手持在学校保卫处办的进入深圳特区的边防证,在南头关检查站下车准备进入深圳,当时特检大厅入口处是用钢管焊接起来的围栏,验证长队有六七十米长,扛着大包小包的外来务工人员,如同一支远征的队伍。所有人等待着边防兵查验边防证方可入关,当时这里每天都有许多无证者被拒绝入关,还有许多持假证者被扣留。我拿出相机拍下了来到深圳后的第一张照片《凌晨的南头特检站》。
      改革开放让深圳这座小渔村进入世界的视野,吸引了这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投奔到这里,我很庆幸自己也成了深圳的一分子。走出南头关,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新和自由,一阵凉风吹过,让人好不清爽。深圳让我感受到一种新鲜的气息,就像这一望无际的大海,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1989年3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南头检查站验证大厅,对进入特区的人员查验边境证。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全长84.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1985年3月使用。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


      以关注“人”来见证变化轨迹
      《台海》:您是2004年开始走进大芬油画村,2011年,《中国大芬油画村》参加旧金山市当代艺术博物馆75年典藏展,这照片令您一举成名。您现在还在跟拍吗?
      余海波:一直拍到现在。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在深圳郊外创办了大芬油画村,数万名画工从各地来到这里,与世界名画相遇,画工们每天复制着梵高、莫奈、达·芬奇等大师的名画,常年在梵高、蒙娜丽莎的注视下生活、画画、养育儿女。2004年,我走进了大芬油画村,看到画工们在阴暗画室里昼夜临摹着人类精神世界的经典艺术名画。我在这里似乎感受到了东西文化千年时空的呼啸穿梭,一种现实与精神空间的特殊联系,于是,我开始关注大芬油画村,把它拍成照片,2011年以后,使用了6年时间拍成了82分钟的纪录片。
      大芬油画村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文化艺术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我一直试图通过这个画工集散地来关注和表现这个群体的深层变化,这也是我拍很多年这个题材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对画工、画工的家庭以及周边人的熟悉和接触,我个人也产生了更深的反思与触动,积累多年的拍摄与情感的注入,让我萌生了与女儿天琦共同合作纪录片《中国梵高》的拍摄。整个纪录片的拍摄历经6年多时间,这期间也为大芬油画村、为画工、为我自己带来新的认知。
      《台海》:之前没有预想过拍这部片子会花6年多时间吧?
      余海波:没有想到会拍那么久,但作为纪录片,它需要时间的跟踪,需要故事的等待,在这样的过程中,时间是不好控制的,一直拍了五年多,加上制作合起来有六年时间。
《中国梵高》纪录片的拍摄与讲述,是为了让更多人真实地理解大芬油画村画工们的艺术追求和梦想,以影像记录的形式展开对生存本性的不断追问、暴露或呈现,呈现画工们在现实中与自身的竞技和搏斗,成功、失败、挣扎、分裂、融合、消亡、繁育直至新生,这也是一直不断努力探寻的课题。
      《台海》:您拍照,也拍纪录片,作为一个影像的创造者,动态与静态影像的捕捉,有何差别?
      余海波:动态和静态影像之间只是呈现方式的差别,表现方式的不一样。但是,不管是动态和静态影像,对于主体的观察、感知和思维,以及主体的价值观是不会变的。
      《台海》:有什么是您想拍的、但没有拍成的?
      余海波:我喜欢拍摄城市移民,因为我也是移民之中的一个分子,拍摄他们就是拍摄我自己。我主要拍移民的生存,移民的命运,移民的梦想,它们与这个城市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
      《台海》:您的摄影创作一直关注“人”,为何是“人”?
      余海波:因为人是城市的灵魂,人是社会的灵魂。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人才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主体。它会遇到种种的磨难、困境、孤独、幸福、快乐,需要我们去观察、去总结,去进行表现。

      我也经常会被自己拍摄的各种人物所感动,其中包括那些不幸的、失败的、弱小的人。他们的命运同样反映着他们对生命的顽强与坚守:在工业区宿舍,在城中村出租屋,在孤儿院,在收教所,在临终老人医院,在风雨中的工棚,在再就业招聘会那拥挤的人群中…所以,人就是我的摄影,是我关注的核心。




       01>1991年,深圳华强北人才市场求职。经济特区成立以后,首先打破了传统体制对“人”的束缚,广揽人才。新的人才体制吸引了大批的人才移民深圳,形成“孔雀东南飞”的时代景象。深圳人才市场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成立的专门从事人才流动服务的机构。2007年 转入企业化运作。
       02>1990年3月,上步工业区打工妹在工厂外求职。中国最早的 “打工妹”在深圳蛇口诞生,香港凯达实业有限公司,1982年从内地收了13名“打工妹”,开始了港台及外资在中国大陆设立工厂的历史。
       03>2005年8月,大芬油画村来自潮州的画师周永久和他的弟子们。大芬油画村诞生于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在这里培训画工,临摹世界经典名画,他们依靠油画产业创造了年产值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奇迹。


      找到一种观看态度
      《台海》:您现在的创作和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吗?
      余海波:现在和过去一样,一边思考,一边工作。在我看来,工作上有一线之分,但创作和摄影是不分一线、二线的,它与你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我最近在拍摄城镇化的相关内容。因为深圳是中国城镇化比较早的地方,农民变成城镇人,外来移民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环境。
      台海》:怎样才能一直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以清新如初的心境继续拍照?

      余海波: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内心,为了内心对生命的观看,对生命的理解,通过这样的一种寻找,不断地再去拍摄、去实践,去感受、去挖掘、去体验、去认知。深圳,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变化之中,各种新事物的出现催促着我赶紧去拍。有时候我会感到疲惫,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停止。





      01>1994年12月,深圳罗湖街头的公用电话。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这里发展快机会多,视眼开阔,聚集着全国各地的移民前来寻梦。当年没有手机电话,来闯深圳的人们,都有经历使用路边电话的习惯,找工作的,做生意的,各种人脉交往都是使用路边电话。街头画像的年轻人,每天除了画像、卖画以外,还经营路边电话生意。
       02>1996年4月,深圳罗湖口岸香港居民及海外华人扶老携幼返乡祭祖扫墓。


      《台海》:您的摄影经历过不同的阶段,在您看来,何谓一张好的摄影作品?
      余海波: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可以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一张照片,也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个人情感的表达来体现一张好照片,不同的价值观的人对照片的理解也不一样,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张好的照片能反映一段历史,传达出特定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此外,还包含是否能给人们带来生命的启示,以及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反思。
      《台海》:数位年代里,照相变得太容易,也太轻慢,你如何看待科技改变的摄影理念?
      余海波:科技改变摄影,让摄影更加快捷,更加进步、更加方便。但摄影是一种独立的主体观看,态度决定了观看的现实。摄影不光是记录事实,更是摄影师怎样看待这些事实。摄影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了观看和态度。
      《台海》:对于喜欢摄影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余海波:必须要坚守自己真实的内心,坚守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价值观。当摄影的技术含量被高科技取代时,我们要用观看社会、观看人生的态度,进行拍摄和情感交流,拍摄出这个时代特点的影像。



       2000年,深圳本色酒吧重音乐中的狂舞女子。每当夜晚来临,酒吧音乐形成一股热潮。让年轻人充满了夜晚的幻想。


      《台海》:在您的整个摄影历程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余海波:一些艺术家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像德国的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那个时候我正从绘画转到摄影。艺术是相通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是相通。
      《台海》:推荐下平时阅读的书籍。
      余海波:现在有很多好书,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需求。有一本书叫做《艺术让人成为人》,这本书写得还是非常不错的。还有一本《关于摄影的精神》,谈到了摄影历史的发展,列举了很多摄影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案例。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