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马銮社区: 历史底蕴深 侨乡韵味浓

来源: 2021-05-27 10:25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图/陈嘉新 许梗桐


      马銮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人文荟萃。历史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痕迹。古老韵味的港湾、朴质的渔村风情、古色古香的宗祠庙宇等大量人文资源诉说着过往的历史。

      马銮,曾称銮江、清銮,自宋代以来属同安县,而后几经更迭。这里被视为厦门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早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就诞生了銮裕纱厂,是厦门历史上最早的中外合资纺织厂,创办者之一是马銮走出去的华侨杜四端。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乘杏林台商投资区的东风,大型台资企业的进驻,大量人口涌进,人气集聚。现代文明与当地特色在这里碰撞,交织出炫彩的滨海文化,让这个古老的村庄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里被认为是厦门现代工业的开端

一幢幢外表粉饰一新的小洋楼,传出欢声笑语,宽敞平整的街道、完善的学区、树木绿地多,以及人文和生态特色兼具的优质环境,这些都是马銮给人的第一印象。

  集敬仰、憧憬于一身的马銮社区,人们用古典与现代的各种理论来诠释这个村落的灵魂。马銮之名相传是该村杜氏始祖杜仁命名。据《晋安杜氏族谱》记载:“宋末,杜仁携兄弟随父杜浒兵败相失,由漳至泉同安县之安仁里滨海而行,马铃忽坠,勒缰受铃,见三峰矗立,两屿插鬓舞仙旗,见东南蜿蜒二十余里长江贯虬环绕旗前,乃叹曰:此可聚族为子孙长久计焉,逐居称之为‘马銮’”。杜、王、陈是这里村民的三大姓。

曾经的马銮是一个小渔村,居民原多以近海捕捞、养殖海蛎、对虾、网箱养殖等为生。这里水陆交通很发达,商贾不绝。杜、王、陈氏子孙从这里下南洋、过台湾做生意。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马銮村就被厦门市列为著名侨乡村。据马銮社区老龄委委员王主义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马銮社区常住人口4800多人,外来人员4万人左右,而旅居海外侨胞却有10万多人。据相关史料记载,移居台湾地区、海外的杜氏、王氏、陈氏族裔努力耕耘、人才辈出,杜四端便是其中一位。

出生于马銮的杜四端,为了谋生赴港经商,因信誉好,发展成香港巨富。致富后的杜四端回乡办厂。

光绪十九年(1893年),杜四端回到家乡,与杜来福、杜怀记、杜玉记等集资3600银元,创办銮裕纱厂,专门生产婴儿背巾和包被,从纺纱、染织到加工成品,所有工序都在马銮完成,产品质量和花色上乘,行销海内外。这是厦门历史上最早的中外合资纺织厂,也是厦门现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当时,船直接开到马銮村口的港口,生意兴隆。马銮社区有应宫理事会会长杜梅生老人听老一辈说,当时来往船只大都装着纱,所以港口被称为“浣纱港”,如今已难觅踪迹。以前附近还有染池,后来也消失了,銮裕纱厂遗址也看不到了。

就如同静静淌过的流水,似乎没有岁月的痕迹。如今,在马銮社区,年轻人对杜四端相当陌生,即使是老人们对他也知之甚少。见证杜四端家族辉煌历史的,只剩下那处被称为“杜氏小宗”的百年老厝。

见证杜四端家族辉煌历史的,只剩下这栋被称为“杜氏小宗”的百年老厝。


捐巨款援助国内抗战

当走进杜氏小宗时,你会感觉到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百年之前的马銮古地。

清光绪十四年(1887年),经商初成的杜四端回到故乡建造房舍,先后建成“杜氏小宗”“退闲别墅”、花园及供族亲儿童上学的私塾学校“亦陶书室”,总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花园内有隐居桥、八角亭等建筑,种植椰子树、玉兰树、杨桃、腊梅、观音竹等各式植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退闲别墅”、花园、洋楼建筑相继倒塌,现仅存“杜氏小宗”。

眼前的 “杜氏小宗”为砖木结构,第一落明间设对开大门,门额置青石门匾,上镌“杜氏小宗”四字,墙身为八角形红色清水砖贴面,左右墙身中间镶嵌线雕松鹤、花鸟图青石雕。第二落明间设隔扇门,门扇镶嵌进口彩色拼图花玻璃,这是厦门地区迄今所见最早采用进口玻璃做装饰的中式民居建筑。杜四端的后代杜隆强说,这块彩色玻璃据说就是当年的原配,一直保存到今天。

护厝天井设对开大门,墙身为六角形红色清水砖贴面,左右墙身中间也镶嵌线雕青石雕。回向中间大门门额上置青石门匾,篆刻着“迎曦光绪戊子年立”等字样。“杜氏小宗”庭院入口设于西南侧,设卷蓬顶门兜及对开大门。

据村民林武毅介绍,“亦陶书室”曾作为私塾学堂使用,后来在抗战中,被日军毁坏。花园的部分石雕后来也被运到集美大社等地。

杜四端一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凡遇兴修道路或赈灾救济,必慷慨捐款。乡邻族亲或贫困无着或争讼不息,辄出资出力排解平息。清末,杜四端被光绪皇帝授予“中宪大夫”衔。

1912年,杜四端为潮汕水灾捐出巨款,获国民政府颁发的四等嘉禾勋章。为帮助在港的福建乡亲,杜四端捐款设立香港福建义学,为生活困难的福建子弟提供读书之所。此外还捐资设置福建义山(坟场),为贫困乡亲提供安葬之所。香港开埠之初,常有诱骗拐卖妇孺之事,政府设保良局解救被拐妇孺,杜四端因其德高望重被选为总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杜四端又捐献出巨额款项。1916年,杜四端被推选为香港福建商会会长,由于领导有方,众望所归,此后连任数个任期。


杜四端(右一)同家人合影。


“杜氏小宗”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


牵系海内外情结的有应宫

浓浓的乡情,一头萦绕着美丽的马銮社区,另一头则牵系着数十万名海内外乡亲。在马銮社区,作为两岸文宗连缘见证、连接联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桥梁的有应宫不得不提。

  较于其他宫庙,有应宫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庙宇中供奉的并不是塑像,而是一座坟墓,文史专家李启宇坦言,这在厦门所有的宫庙中是独一无二的。

  有应宫内奉祀有应公,也称屿仔尾公。重建后的有应宫,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前后两落,内有小亭、楼阁、青石芳名碑、翠柏、古松等。在正堂正中间有一方牌匾,“有求必应”四个大字赫然显著。

事实上,有应公的信仰,由来已久,至今已有571年的历史。说起有应宫,有一段凄美的故事传说。有应宫,俗称屿仔尾宫或有应公庵,据同安县志载:郊区积善里地处沿海,明代常受倭患,当时朝廷腐败无能,但地方官兵及受难之民众,皆能同仇敌忾誓保家乡。

正统十四年,海寇骚扰积善里窑山乡,里人周彝训组织乡民众奋起抵抗,战斗中马陷屿仔尾海滩,其子冲入敌阵营救,父子同时阵亡。而后其遗体漂到马銮海边的小岛“屿仔”。虽然周彝训并非本乡人,然马銮村村民十分热心,为其英勇事迹所感,“施地一穴”,将其父子合葬于屿仔尾,并立“屿仔尾公”墓碑一方。

据传说,过去路上没有电灯,农历月底,天空没有月亮,晚归的渔民四顾茫茫不知东南西北,这时会有一个火球从有应公庵升起,给渔民指明回家的方向。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在附近一带炒得沸沸扬扬。早年,屿仔尾是海中小岛,来往都要乘船,很不方便。不知有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人,把一块块石头丢进小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底,生生铺出一条高出滩涂的石路。退潮时,人们就可以从这路上去祭奠两位抗倭烈士。

此后即不断传出屿仔尾公显灵的故事,于是,村民便修建祠堂将其奉为神明。早前村民讨海为生,每次出海前,都会前来祭拜祈福,将“有应公”升级为“海神”崇拜。


曾经的马銮是一个小渔村,这里水陆交通很发达,商贾不绝。


一诺神坛庙宇,免不了就有一些令人称奇的故事。杜梅生说,1959年大台风,村里很多地方几乎都被淹了,鱼塘里的鱼都进到村里的祖厝,有应宫却没涨水,当时马銮海堤测量队工作人员,还特别对宗祠跟有应宫进行测量,发现较于宗祠,有应宫所在为低处。而让杜梅生印象更深刻的是,由于台风,当时一艘运石头的大船,被迫靠岸,停在有应宫前方的石头上,船上三人到庙里躲避,只是由于风大加上旁边的树多,其中两人便又回到船上,没想到风向一转,大船飘走,而留在庙里的那个人却安然无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彝训逐渐从人们敬仰的英雄变成受崇拜的神明。人们祈求他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据说是有求必应,于是他又被称为有应公。

有应公灵验无比,远近驰名,前来进香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台湾信众。早前,马銮乡亲东渡台湾带去了有应公庙香火在台湾延续。杜梅生告诉记者,除了台湾,有应公的信众遍布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等地。不难发现,有应公信仰,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更是联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桥梁。

较于其他宫庙,有应宫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庙宇中供奉的并不是塑像,而是一座坟墓。


在正堂正中间有一方牌匾,“有求必应”四个大字赫然显著。

在第二届马銮有应公文化节开幕仪式上,鼓艺队表演《欢乐大锣鼓》。图/林志杰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