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岁月悠长 静观《富春山居图》

来源: 2021-09-06 17:42

楼秋华(左)和国际著名书画鉴定家傅申先生共游富春江。



长期从事书画创作与研究的楼秋华,因一次理性的研究,开启了他对《富春山居图》长达20年的“观照”。他走入画中,尝试接近画中的场景与黄公望的内心世界。之后当他走出这幅画,他眼中的富春山水依然是真实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变成千百年来文人理想的化身,还有一份即便跳脱了实体依然会存在的诗意。

 

考辨《富春山居图》之真伪

2020年,楼秋华完成了《富春山居图》全临本,以此长卷追溯这幅名画被“火殉”之前的原貌,此时距离他开始着手研究“《富春山居图》真伪”这一论题恰好过了20年。他与这幅传世名作的交集,始于1999年的夏天。当时他应西泠印社的邀约,编写《赵孟頫画语录图释》。完稿之后,总编又向他询问,能否再接下“黄公望画语录图释”这个选题?他觉得由于黄公望传世的作品比较少,这与其名下《写山水诀》论著一时难以相对应,要完成相对系统的一本书并不容易。

这个插曲却带来了另一个研究契机。当时一些媒体相继发表了几篇有关《富春山居图》真伪论辩的文章,在这个论题上抱持不同的看法,他对此也感到困惑,于是萌生了以此为研究对象、尝试去解答这个论题的想法。他说:“1999年前后,学界关于《富春山居图》真伪的讨论还不算太多,不过两岸乃至海外都有研究学者陆续发表见解,若是再往前追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民国时期甚至清乾隆年间都曾有过相关的讨论。”

于是,从1999年至2007年,属于资料收集、整理的准备阶段,楼秋华称之为“基本功”,一开始资料收集的进展比较缓慢,持续到2008年左右,他完成了约三四万字对过往那些有关《富春山居图》真伪论辩的综述,这篇总结性的综述对他来说,恰恰是一个开始,他解释说:“在总结过往许多相对不是很完美或成功的研究论断后,我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同时,他也将相关论述与友人商榷,接受了再进行一些扩展的建议;其间他得到了多方的支持与帮助,尤其在获得了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相关图像之后,研究的进程开始加快;著名书法家鲍贤伦先生也帮助获取多家机构藏品的相关图像。梳理这些丰富的研究资料之后,约在2008年底至2010年春天,楼秋华的研究进入考辨阶段。他选择回到最初,将目光转回《富春山居图》,“这就涉及语境重建的过程”,即关乎画作、画论本身以及真伪论辩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阶段,楼秋华并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而是希望尽可能秉持客观公允的态度去面对这件事,一步步往前走。“遇到问题,就结合多角度去反复思考,不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综合性的探究。”最终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1月基本完成,并于当年秋天以《〈富春山居图〉真伪》一书的形式,正式出版面世。

此书出版后不久,机缘巧合,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专程拜访了楼秋华,之后在筹划合璧展学术专题时还数次向他约稿,特展期间先后发表了三篇短文。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拉开序幕,经历1650年那场火殉之后,《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即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首次实现“合璧”展出。楼秋华也在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一令全球华人广为瞩目的文化盛事。他作为参访团成员之一,前往台北故宫博物院观看合璧展时,发现许多导览员人手一本《〈富春山居图〉真伪》,甚至还有人请他在书上签名,他感受到台湾民众对《富春山居图》的喜爱之情。

因为《富春山居图》,楼秋华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缘分还不止于此,之后他还受邀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富春山居图》相关的专题讲座,与傅申、王耀庭、何传馨等前辈学者也一直保持友好的往来。从2011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楼秋华陆陆续续完成了对《〈富春山居图〉真伪》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丰富了相关细节,并在2019年、2021年两次出版了《〈富春山居图〉真伪》修订本,对他来说,“这本书的再版,也是对合璧十周年的一个纪念吧。”

 

云游者笔下的隐逸山水

研究一幅画二十载,楼秋华却没有感觉枯燥,甚至在专注于研究《富春山居图》真伪论题时,总是多次被画作所深深吸引,惊叹于黄公望个人的天分与才情,继而勾起了真伪论题之外的思考。譬如,许多人只将《富春山居图》视为一幅描绘富春江沿岸秀丽山水的长卷,楼秋华却认为,这幅画其实也是黄公望对晚年云游生活的一个记录,可能一些研究者会忽视这一点,但这与他加入全真教及恪守教规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楼秋华多年对黄公望及其作品的研究,他认为黄公望格外注重“画意”,在《写山水诀》中就有一些相关论述:“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先命题目,此为之上品”;“画不过意思而已”等等。其大意就是作画前需要先明确主题,所谓立意在先,这一点也为研究《富春山居图》提供了一种参考路径,即从画卷本身去观照黄公望的内心世界。

试想六百多年前,黄公望以全真教道士的身份云游四方,沿途所见的山水带给他许多绘画的灵感。富春江一带的隐逸传说古来有之,又因为被此地的山水风光所吸引,他一边云游一边绘画,同时应相伴的好友无用师所请,在三四年间断断续续地积累、思考、创作,终于大体完成了《富春山居图》,他自己也在款题时发出“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的感叹。尽可能靠近画作并一再品察,楼秋华认为画中七八位时隐时现的人物,亭中高士、江上渔父、山间樵夫、小桥吟者等,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就是隐逸的化身,可以理解为契合“云游生活”不同场景的绘画主题。

在研究《富春山居图》的过程中,楼秋华感觉到一幅画能够流传千年、被大众所广泛认同,不仅仅取决于画技,黄公望提到的“画意”也是必不可少的。《富春山居图》不仅吻合宋人对山水画提出的 “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品评标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黄公望的人生观、世界观,变得更加“可思”起来,这种元人对于前人具象、再现的超越,尤其对于宋人重视理法的游离,从而进入意象的感染力,也经由画境传递给了楼秋华。他说:“后人对黄公望的评价除了绘画方面,还提到他是‘通三教,旁晓诸艺’。我在黄公望的画卷里看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精神世界,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种种思考。”每每望向这幅画,楼秋华总有一种感觉:这幅画似乎是未完成的、活生生的状态。因为观看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透过画面去思考所谓生活的场景、生命的态度及其蕴含的终极意义,而且这个过程一直没有停止。在他看来,《富春山居图》中所凸显的中国山水精神,即东方人追求“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与人生体悟,亦是这幅画长期备受关注的内在原因之一,尤其在当下更是如此。

 

楼秋华所绘《富春山居图》全临本节选。


山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大约在明中晚期之后,很多人因为《富春山居图》萌生了去看看真正的富春山水的念头,他们也许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山和水,能激发画家创作出这么一幅千古绝伦的传世名画,甚至被艺林誉为“画中之兰亭,圣而神矣”“亘古第一画”等等。对于生长于斯的楼秋华而言,他对富春山水的感受,也因为研究《富春山居图》而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他回忆起小时候的富春山水,觉得就是一直存在于自己生活中的场景,亲切、真实,可能还有类似严子陵隐居于此的种种传说,为这一带山水赋予不一样的魅力。那时的人当然也不会像今天将其视作休闲场所或是旅游景点,他们与山水的相处之道是和谐共存的,合二为一。楼秋华有时会想,当年的黄公望,看山水、画山水,喜爱隐逸气质的山水,云游于山水间,这样的心情就是一种融入自然,忘怀得失的状态。“不过黄公望本人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所观所悟所思,既有绘画本身的传统,也有前贤隐逸的遗风,更有个人遭际的感受。自然有着其独到之处,如同富春山水一样。”楼秋华如是说。

董其昌曾评价黄公望始开“寄乐于画”之门径,随着对《富春山居图》的研究愈加深入,楼秋华却认为,黄公望并不仅仅将绘画视作一种乐趣、消遣,同时他也将自己一些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放入画中。而这幅画经过六百多年来的不断解读,画中的景致似乎也经历不断被“重塑”的过程,继而让现实中的富春山水愈加迷人。尽管沧海桑田,甚至几十年间现实中的富春山水与楼秋华记忆中的模样也已有所不同,毕竟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原先存在于画中的一些景物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周围也出现了更多现代感的建筑。不过经过最近十几年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开始有所改观。

同时,楼秋华也经由研究,找到了其他“打开”富春山水的方式,他领悟到前人所谓“应目会心”——当眼见的景致与所思所悟相结合,观者有时能获得“灵光一闪”的体验,有时带来的则是一种脉络清晰的思考。他说:“这幅画不仅留存了千百年以来富春山水的自然真景与人文意境,经由不同时代人们的种种解读,至今仍在不断地诉说着,并且承载着新的时代命题,书写其新的艺林传奇。遥相呼应,古今同观,这也是它在当今世界依然充满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研究《富春山居图》带给楼秋华的影响还体现在绘画上,他说自己从小学画,研究了《富春山居图》之后,也吸收了一些黄公望所提出的画法、技法。他一直很想画一幅夜晚的《富春山居图》,“我甚至好几次在梦里都见到了这样的图景。”只不过在完成《〈富春山居图〉真伪》之后,他又投入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项目中,在工作间隙也画过一些小的局部图,虽然目前还没能完成,但楼秋华说,画画这件事,本来就是寄托画者的情感。当年黄公望也是走走停停、一边思考一边耐心描绘所见的山水,或许不久之后,一幅夜晚版的《富春山居图》会出现在大众视野,让人们见到一个不一样的富春江山。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