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漫话南音:丝竹相和,南音源远流长

来源: 2021-09-29 10:15

文 / 《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保留了自唐宋以来中原音乐的古韵,随着南下的北方汉族移民迁居闽南地区,吸纳了当地民间音乐之精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且蕴含丰富文化底蕴的乐种,正是因为兼具中原雅乐与闽南地域特色,南音得以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音又名“南曲”“南乐”“南管”或“弦管”,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其源起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南音形成于宋代,成型于明代,在清代进入大发展时期,诞生了大量南音作品,闽南一带南音曲馆林立,还有许多文人整理、编撰众多与指谱相关的书籍;步入近现代,随着时代更迭,南音依然持续发展,经久不衰。


始于唐宋,兴于明清

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中原地区的风物风俗、文化信仰等也随之传入。由于目前南音流传下来的一些曲牌名,如《三台令》和《甘州曲》皆与唐代“大曲”及“法曲”的曲牌名相同,因此有人推测,当年随王氏兄弟入闽的人还带去了唐代“大曲”,并与当地民间音乐相融合。到了宋代,随着泉州一带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逐渐形成了南音,宋元时期的南音还受到南戏的影响。

南音逐步成型、走向成熟是在明清时期。当时许多同样热爱南音的无名人士,呕心沥血整理南音相关的资料,明代民间刊印了不少南音典籍,如《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精选时尚新锦曲摘队》等,收录了近百首的南音清唱散曲,证实了当时南音的发展之兴盛。

到了清代,南音出现了一段创作高峰期,人们从历史典故和当时社会风情中获得灵感,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颂扬爱情的曲目,备受时人追捧。南音的兴盛,还反映在当时闽南地区众多的南音曲馆,知名的有泉州的灵裳阁、回风阁及升平奏,晋江的金兰社、御宾社及御鸣社,厦门的安同阁、金华阁、集源唐等。

康熙年间,随着闽南移民在台湾定居发展,悠扬的南音乐声响彻海岛,在鹿港逐渐发展出五大南音馆阁。这些曲馆共同呈现出“千家罗琦管弦鸣”的盛况,悠悠丝弦声唱的既是那个远去的盛唐,还有当时社会的人间悲喜。南音,这个汇聚中原雅乐之精华,同时融合了闽南地区文化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成为闽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点挑弹唱,古韵悠长

南音自身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乐器、演唱、曲式以及技法之中。演奏南音的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三弦、二弦这四件,此外还有辅助的拍板、响盏、双钟、叫锣、四宝等。其中琵琶是南音演奏中的“主角”,弹法以“点”和“挑”为主,随速度频率变化出不同指法,2003年,泉州永春发现五代前蜀王建墓,其中一块描绘“乐伎”的砖雕上,可见乐者弹奏的琵琶颈项弯曲、凤眼双开,音箱呈半梨形,与南音琵琶(南琶)形制相似,弹奏姿势也相同,再次确认了南音与唐五代时期音乐的联系。

洞箫又名尺八,传统上用于南音演奏的洞箫有严格的规制:其长度一尺八寸,十目九节,一节两孔(从吹气口算起第三、四、五节)共计三节六孔,第八节开两孔称为凤眼。洞箫经常与琵琶合奏,音韵清幽,颇具古意。三弦的弹法近似琵琶,在演奏时主要用于辅助,与琵琶宽宏之声调和,让乐声更柔和;二弦音色偏温和平顺,弹奏方法是空弦时内弦拉弓,外弦推弓。拍板是由五片木板组成,外缘为半圆形方便手拿,演奏时右手拿二片,左手拿三片,举在胸前按捺击拍,拍板在南音演奏中负责调节节奏。

南音的曲式结构由“指套”“散曲”“大谱”三者组成,人们通常简称为“指”“谱”“曲”。其中“指”是包含词曲、工义谱、琵琶弹奏法在内的套曲,通常由两首以上的单曲连缀而成;“谱”属于纯器乐曲,每套谱分为四到八个乐章不等,演奏一般为十至二十分钟;“曲”属于声乐曲演唱,主要内容有抒情、叙述、祭祀庆典等主题,“曲”一般还分为单曲、套曲、过枝曲、南北联套等。

南音演奏的过程中,还延伸出一些有意思的专业术语,可以视为演奏者之间的“暗号”,假如有人说某位南音演奏者是“蜈蜞撩”,那可不是好评价,指的是节奏时快时慢,可以算作是失误了。至于“入箫腹”算是较高的评语,指演奏二弦时非常出色,几乎与洞箫演奏融为一体。一个“入”字可以理解为完美地领悟和操控乐器,因而能够得心应手地演奏,宛若天然。

 

海外开花,交流频繁

南音在闽南人生活中不仅扮演着修身养性、陶冶身心的角色,还是维系海外侨胞及台胞的精神纽带。当他们前往南洋、台湾地区开始新生活时,也带上了故乡的音乐。

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闽南籍华侨聚集的地方就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南音社团,比如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南音社团是吡叻太平仁和公所,新加坡最早的南音社团“横云阁”建于19世纪末。很多南音社团带有鲜明的地域属性,甚至就在同乡会馆下分设了南音组,因而也成为宗亲之间联络情感的方式,譬如新加坡就有福建同乡会晋江会馆南乐组、马来西亚有诸巴生雪兰莪同安会馆南管音乐组等,从这些社团走出了不少享誉新、马南音界的南音演奏家。

南音在中国台湾的传播则始于明末,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一批闽南籍移民登岛开拓,在距离泉州最近的港口城市鹿港,南音之声首先响起,随着时代发展,台湾的南音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一部分民间南音社团坚持传统,遵循自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演奏、规格、形式,并且多与寺庙宗祠的祭祀活动相结合;还有以南音名家陈美娥创办的“汉唐乐府”为代表,以南音乐曲为基础,尝试结合乐舞创新,其代表作就是《韩熙载夜宴图》艺术乐舞。在各方的推广之下,南音逐渐发展为台湾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

各类南音社团发展的同时,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十分频繁。1977年9月,“第一届亚细安南乐大会奏”在新加坡举办,来自新、马、菲、印尼等国的南音社团齐聚一堂,共唱南音。1981年的元宵节,在泉州举办“首届国际南音大会唱”,不仅邀请了众多海外南音社团,国内一些知名的南音社团也应邀参加。这些交流活动促进了海内外南音社团之间的了解,也激发了闽南籍侨胞、台胞对闽南文化圈的认同感,以及族群之间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福建南音网

2、王珊《南音的历史源流》

        3、罗天全《南音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