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致力于舌尖上的健康产业

来源: 2023-03-30 10:29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图/受访者提供

>无论是从前的木质手推车,还是如今的电动三轮车,夏商批发市场里用来搬运蔬菜的车具的变迁,亦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当中不变的则是保障民生的使命。


1988年,为了缓解中国城市百姓副食品短缺的问题,农业部开启了“菜篮子”民生工程,伴随一系列措施而来的是保障农副食品供应的种植基地、批发市场及蔬菜公司的出现。在厦门有关“菜篮子”的历史中,夏商农产品公司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服务民生”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件坚持了三十多年还将一直持续下去的事业。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蔬菜公司是与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国有企业之一,因为每天餐桌上的新鲜果蔬便是由蔬菜公司主要负责供应。而作为厦门人多年来“菜篮子”“米袋子”的守护者,夏商农产品的开端,也是从一个简单的菜摊子开始的。

 

>1993年5月31日,蔬菜公司江头蔬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市场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这是厦门第一座大型规范化批发交易市场,至今依然为厦门市民提供新鲜安全的农副产品。


记忆中的蔬菜公司

厦门人记忆中的十大码头,不仅仅是一条条连接海与岸的长堤,更是厦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来来往往的船在鹭江道一带的码头聚集,众多与生活相关的物件在此流转:除了有来自各地的商品,码头周围往往还能见到三三两两摆摊的小贩,叫卖着鲜活的鱼获及时令蔬果。大约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俗称“罗浮路头”的厦门第三码头附近,不少菜农挑着自家种的菜在此处吆喝,久而久之自发形成了一处蔬菜交易点。在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陈裕强看来,倘若要严格追溯的话,那个早已消失的交易点,算得上是夏商农产品最初的源头,“解放后,政府把那一带围起来,组织几个人在那里做蔬菜批发,当时还没有批发市场的说法,就叫菜行。后来还将菜行内一些小批发商组织起来,并派了管理干部,这才组建了厦门蔬菜公司,也就是夏商农产品公司的前身。”

陈裕强1977年便进入厦门蔬菜公司工作,至今他依然记得那些年到厦门各生产队收菜的情形,“厦门岛内原来就有不少农田,除了村子里农户自己种的菜,我们还会去专门的农场里收菜,这些收上来的菜就运到批发市场里。”彼时厦门主要的种菜基地可归纳为“七队两场”,陈裕强掰着手指,熟练地介绍道:“七队是指莲坂、后埔、蔡塘、后坑、枋湖、曾厝垵和海沧锦里这七个种菜的村子;两场是指两个生产队的农场,一个是从梧村到文灶一带的红卫农场,厦大附近还有一个前哨农场。”

厦门因为受限于地理、气候的原因,最多只能种两季的粮食,于是蔬菜公司便鼓励农户在冬季种些大白菜、包菜、洋葱等蔬菜。这些基地种植的蔬果在满足厦门市民日常供应之余,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承担了“南菜北运”的任务,除了供应北方冬季的蔬菜需求。

见证这段历史的除了老夏商人,还有一座早已不再使用的月台——它静静伫立在安兜一带靠近龙厦铁路的不远处,一旁是当年蔬菜公司用来“南菜北运”的蔬菜输送专用道,早在多年前,它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悄然退场,至于厦门蔬菜公司,则站上了另一条名为发展的“轨道”,继续向前驰骋。

 

如今的海湾公园一带,原来是厦门蔬菜公司的滨海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不少老夏商人就是从这里开始与夏商集团产生联系。


批发市场的烟火气

1993年,厦门市商业局率先迈出了商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成立了厦门商业集团。也是在这一年,厦门第一座大型规范化的批发交易市场,即江头蔬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竣工,随后蔬菜公司在今西堤路附近又建起了滨海(西堤)蔬菜批发市场,因建设海湾公园的需要,2003年西堤市场又整体搬迁到中埔。发展至今,夏商农产品公司在厦门共有五座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15家农贸市场,这些市场从诞生之日起,便承载了为厦门市民提供品类齐全、物美价廉的各类农副产品的使命,它们也是许多老夏商人事业的起点。

走出书声琅琅的校园,迈进人声鼎沸的市场,被一筐筐带着泥土气息的蔬菜所包围,耳畔不断传来市场工作人员与菜农的交谈声,面前就是一张桌子、一支笔和一个算盘,这是许多老夏商人刚进入厦门蔬菜公司时最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还没有自动称重机,菜农运到批发市场的菜,我们都要用秤杆来称,当时是一棵菜填一张发票,一天下来都是厚厚的一叠。”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谢建瑜回忆道,他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厦门蔬菜公司,首先被分配到西堤蔬菜批发市场,回想当初工作的经历,他笑道:“当时也没有计算器,算钱都是靠打算盘,算得慢或是算错都是常有的事,后来慢慢就熟练了。”

人们每天清晨到菜市场、商超采购一天的食材,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一幕,背后却汇聚了无数人辛勤劳作的身影,“我们在批发市场工作的人,全年只有两天完整的休息日,那就是大年初一和初二。”陈裕强说自己担任批发市场经理时,每天都是清晨五点上班,因为“那时候每天市场的收购价、批发价和零售价都要市场经理来定。”谢建瑜印象最深刻的还有“西堤蔬菜批发市场靠海,清晨吹来的海风特别冷,碰到台风天,连钱都被刮跑过。”

如今不断升级改造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不仅为市民带来了更方便舒适的采购环境,市场员工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与市场变迁相对应的,还有原来那些散落在厦门市区各处的供应市场资源的种植基地,伴随厦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陈裕强口中的“七队两场”早已农田变高楼,种植基地必然朝岛外转移,而厦门蔬菜公司乃至后来的夏商农产品公司在针对种植基地的布局上,除了采取管控、战略合作及自建基地等模式,更将供应链条延伸到省内外那些具有较强供菜能力的省市,以保障厦门市场的蔬菜供应,这一切都源自全力保障厦门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的初心。

 

>早期厦门蔬菜公司的员工亲自到厦门各种植基地收购蔬菜,再由货车运往批发市场进行交易,用以保障厦门市民的日常需求。

>2002年1230日,厦门蔬菜公司被授予“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


从基地到餐桌的探索

2004年,厦门蔬菜公司改制为厦门农产品有限公司,2005年厦门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并启动了“夏商”品牌战略,厦门农产品有限公司更名为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夏商品牌架构,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农业龙头企业。

关于夏商农产品公司在夏商集团中扮演的角色,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乐文泉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夏商农产品公司就像一只老母鸡,从它孵化出了集团的很多产业。而批发市场就好像是我们的主动脉,农贸市场和商超就是毛细血管,这些都是我们城市‘菜篮子’供应流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阳看来,从厦门蔬菜公司到夏商农产品公司,在人、货、车、厂、钱、大数据等多方面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迭代:批发市场里搬货的车具,从手推木车到新能源物流车;购物的媒介,从粮票、菜票到现金,再到如今的互联网支付及数字货币;种植基地的建设,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到如今统一管理;生产流程也从最初小作坊式转向机械化的流水线;至于批发销售的场所,从简单的路边摊到专门的批发生产,再到夏商农产品近年即将落地的现代化产业园等,总而言之,一切都逐步进入现代化的节奏。

在这些变化之外,夏商农产品公司不变的是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和维护食品安全这三大主体责任,在夏商集团几次战略梳理过程中,“菜篮子”“米袋子”始终是集团的核心主业,因此摆在夏商农产品公司全体成员面前的,是如何将这件事做得更好?

“其实在2008年,我们就提出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向两头延伸的战略规划。”批发市场属于流通端,而李东阳所说的“两头”即基地端和销售终端,三者连接起来就是一个产销一体化的平台。因此既要保障粮食及农副产品的日常供应,又要确保夏商提供给市场的食品是安全无公害的,从源头抓起就变成势在必行的一步。早在厦门蔬菜公司时代,一些老夏商人就尝试在公司一些直供的基地里种植新品种,也曾引进过枸杞叶、地瓜叶、木耳菜等蔬菜种子。目前主要承担这一任务的是2020年成立的厦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我们正在探索与生产端做更多连接,依托夏商的资源优势,尝试搭建一些种业园区,包括蔬菜、水果以及水产等,主要就是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厦门农发常务副总经理沈小娟介绍道。

至于销售终端主要体现在夏商的生鲜超市及零售体系,夏商农产品公司的目标则是将农副产品的经营加入到这一终端销售网中,这当中如何打通流通链条也需要不断尝试与探索。在围绕“菜篮子”“米袋子”拓展和布局夏商农产品公司未来规划的同时,李东阳也非常清楚,在严守社会责任之外,作为一家企业,夏商农产品公司更应该依托科技进行变革,“包括经营管理、硬件软件都要与时俱进,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现代化、市场化的管理,为保供稳价的社会责任保驾护航。”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