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李泉佃:佛光一面,领受大师巧智慧心

来源: 2023-04-24 11:24

特约撰稿/李泉佃

 

2011年,厦门日报社社长李泉佃(左)赴台参加第一届两岸征文颁奖典礼,会后与星云大师亲切会面。



2011年在佛光山与星云大师的短暂会见,令李泉佃至今依然印象深刻,这位慈眉善目的尊者曾经义务担任过《人间月刊》编辑,后来更是创办“人间卫视”和《人间福报》,以多样的形式弘扬佛教法义,开示大众,在他与大陆媒体参访团的交谈中,也流露出他对两岸媒体共同推动两岸相互了解、交流的期许。

 

佛光山寺除了拥有大学、出版社,还有电视台,图为人间电视台所在地。图/年月



初至佛光山,见星云大师

2月6日清晨,台湾佛光山宣布,开山宗长星云大师5日下午在位于高雄的佛光山传灯楼开山寮圆寂。一时间,微信里朋友圈回忆大师的文章成了主导,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刊发消息。

这让我回想起十多年前在台湾与大师有过的一面之缘。

2011年1月21日,由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旗下《旺报》举行的第一届两岸征文在台北举办颁奖典礼。时任海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及10多家大陆媒体负责人、记者出席,我也名列其中。

翌日,根据主办方安排,我们一路向南,目的地为台湾佛光山。主办方告知,按计划,我们还要拜会星云大师;但也强调,这只是计划,因为大师身体不太好,如果我们迟到了,可能就错过。途中,我们参访了中台禅寺。不少记者是首次到台湾参访,便有些流连忘返;主办方一再催促,大家才依依不舍离开。紧赶慢赶,到达位于高雄市大树乡东北区的佛光山时,已是上午十一点多。我们先参观了佛光山佛陀馆,并深入几个重要场所,亲身感受佛光山的大气场。这里没有急功近利的烧香拜佛,看不见为了升学、发财、升官的浮躁,感受到的是心气既深且静,体味无法言说的氛围,让人如沐春风。

将近中午一点,主办方激动地告诉大家,83岁高龄的星云大师因为身体原因,已经很少出来见客了;但当听说是来自大陆的媒体代表团到访时,他仍坚持要出来会见。会见时间控制在十来分钟,所以,大家如果要提问,务必打好腹稿,简明扼要。

 

《人间福报》是台湾第一份佛教日报。图/人间福报社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当我们刚步入大会客室片刻,星云大师在法师的搀扶下,蹒跚地走了出来。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大师,他身材高大,脸色红润,慈眉善目。一见面,他就用十分浓重的江苏扬州口音来了个开场白:“欢迎大家来佛光山呀,我对记者特别有亲切感,我年轻的时候当过记者。”又说:“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张椅子,跟天下同在。”大师又意味深长地说,两岸媒体要做两岸和谐的推动者,让两岸双方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携手,走向未来。他的一席话,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说完开场白,大师又和我们一一握手。轮到我时,我双手紧紧握住大师那双写满沧桑岁月而又温润有力的大手。事前,我得知,2003年7月,大师曾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并到厦大参加一个佛学研究会。这是他第一次到厦门。所以,我激动地对大师说,敬请他再次莅临厦门弘法。没料到,大师对我说,他和厦门因缘很深厚,他出家时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位于南普陀的闽南佛学院毕业的。而且,更令我喜出望外的是,他还透露,4月份,他将再次到厦门,参加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不仅是这样,2014年4月7日,大师第三次到厦门,参加厦大93周年校庆。他的两次厦门之旅,厦门日报派出了知名记者年月采访,并做了深度报道。

入座后,星云大师还饶有兴趣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有人问,人在红尘中要如何才能放下?大师说:“也不一定要放下。”他又比喻说,人生就像旅行的行李,不提起没有东西用,怎能统统放下,但回到家就要放下,不能背着睡觉、吃饭,该放下要放下,该提起要提起,要提放自如。总之,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还有的请教大师有关佛教民间化的问题,大师从禅说起,他说,过去印度佛教讲到心,禅是到中国发展起来的,人人都有禅心,禅也不是属于佛教,是全人类每一个人的宝贝,有茶禅、画禅、禅话、茶饭禅,“禅就是我们的心”,不只是找到禅的大师,最主要找到自己,中国人最重要的是找回自己,找回国家,找到力量。

 

以传媒之力,弘扬佛法

聊着聊着,时间已过去半个多钟头了。星云大师左手拿话筒,边说边用另一只手比画着,他的话匣子仍然没有关上的意思。原定十多分钟的见面时间,因为大师的兴致勃勃而大大延长,直到身边人再次提醒大师该午休了,他这才停下话来,与每一位团员单独合影,并且亲笔签名送上他的新作。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用一支硬笔在书的扉页上签名,字和字之间并无停顿,笔划相连。当时我只是觉得大师的签名有个性,潇洒,后来方知,因为糖尿病用胰岛素的原因,大师的眼睛细胞已钙化,几乎看不见了,他是凭着感觉为大家签名的。

星云大师身上浓厚的媒体情怀,强烈的媒体意识,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师最初到台湾时,为了弘扬佛教法义,义务担任《人生月刊》编辑,不但为撰文排版伤神,为改稿润笔熬夜,还得自付交通费,倒贴邮票钱,前后约六年时间;1997年,他创立了佛光卫视,后更名为“人间卫视”;2000年,又创办了《人间福报》,成为第一份由佛教界发行的日报;他著作等身,除了学术性、专业性比较强的《星云大师佛学著作集》外,他的《舍得》一书,以无上智慧证悟人生、开示大众,更是让普通读者手不释卷。

告别大师后,午餐时分,佛光山的法师安排我们用素筵。素筵者,菜肴当然均由素食做成,就餐环境也不事装饰,素面迎宾,当然更没有俊男靓女的服务员侍候左右。然而,落座之后,一道道素菜的呈现,却令我眼界大开,甚至惊讶不已。末了,法师告诉我们,星云大师说过:“做素食要简单、单纯、保持原味,不要花太多时间。刀功、火功、配料、调味都不可忽视。除此之外,一颗供养心,给大家吃得欢喜,才是最重要的。”难怪,大师常常给人题写的四个字就是:“观心自在”。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