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 2024-01-08 11:40

文/《台海》杂志记者 郑雯馨

俯瞰位于漳州双第华侨农场的蜗牛村。 图/胡智勤


如何与曾经的故乡、家族迁徙的侨居地建立起联系?对那些生活在厦门、泉州、漳州三地华侨农场的归侨及其后代而言,食物就是很好的媒介。他们不仅在各自生活的农场里制作、品尝祖辈从南洋带回的料理,还在相互探访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老一代华侨在南洋拼搏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故乡共同的思念,由此,新一代的归侨及后代才能肯定:自己与家族曾经生活过的那些土地之间确实存在真实的联结。

“季风吹拂的土地”是古代航海家对东南亚的称呼,因为温和稳定的季风总能如期将他们带到这片横穿赤道的地域,满载生长于东南亚各岛屿的香料而归。在中国,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南洋”——这是一个饱含着复杂情感的名字,很早以前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就有无数人穿过这片蓝色海洋,抵达东南亚的各个岛屿上谋生,有些人衣锦还乡,在家乡盖起富丽堂皇的侨楼,有些人在侨居地已经繁衍数代。此后由于时局变化,大批归侨选择回国,他们大多数被安置到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华侨农场,从头开始建造新家园。


难忘咖啡香

“从车上下来,一看到农场,有人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许多至今依然生活在闽南各华侨农场的老归侨,回忆起最初看到华侨农场的场景。20世纪60年代,由于东南亚一些国家采取一系列限制、排斥、打击华侨的政策,许多在东南亚的华侨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威胁。为此,中国从1960年起便陆续安排接待归国华侨,并在全国各地兴建华侨农场来安置归侨。其中福建从1953年起至20世纪70年代末共创办了17个华侨农场,分布在龙岩以外的八个市,是安置归侨最多的省份之一。

刘德霖出生于印尼锡江,1961年到竹坝华侨农场,在他印象中,“那时这里还是荒山野岭呢,连房屋都还没建好。说实在话,当时我们真想不到是这样的情况,但我们也不叫苦,到后一个星期就开始下田了。”当时归侨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队开展农业生产,开荒初期的辛苦可想而知,加上当时生活物资有限,许多原本在印尼常见的食材、香料变成可望而不可即之物,长久以来养成的饮食习惯,随环境慢慢改变。可有一些味道是难以忘怀的,比如咖啡香。

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咖啡种植几乎遍布各岛屿,咖啡是印尼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当地的咖啡文化也影响了在印尼的华侨。在许多归侨记忆中,从前他们祖辈在印尼,早餐常常是咖啡配面包,还有一种华人特有的吃法:掰一小块油条,蘸一蘸咖啡再吃,然后小啜一口咖啡。这种吃法还被华侨带回了祖国,就曾有华侨后代打趣道:“要是你看到有老人家咖啡配油条,不用太怀疑,他很可能就是老华侨。”

农场生活初期的辛苦,令归侨愈加想念咖啡的滋味。于是他们想尽办法寻找替代物,有人将有些受潮的黄豆收集起来,用一小块铁片垫着,架在炭火上烘烤;有人选的是大米,将其下锅炒至焦黑。无论是烤焦的黄豆还是炒焦的大米,都需要磨成粉才能冲泡,这样泡出来的“咖啡”,味道自然是焦苦的,但也算稍稍缓解了“咖啡瘾”。之后不少华侨农场里开始种植咖啡树,出生在归侨家庭的孩子自然也习惯了咖啡的味道,在泉州双阳华侨农场长大的林兴运曾在泉州一家咖啡馆喝到名为“黄豆”的拼配咖啡,“当时我就想起外婆跟我说过的故事,一问老板,原来他也知道,所以才尝试着加一点黄豆,做出来的这款咖啡就有焦香的黄豆味。”

除了饮品,归侨还尝试将咖啡与其他食材搭配,譬如做一道多彩的椰蓉木薯糍,在深黑色的浅口碗内,黑色、绿色、粉色的木薯糍,撒上白色的椰蓉,看起来就很诱人。绿色来自香兰叶汁,粉色是玫瑰糖浆,黑色则源自咖啡和可可,几块尝起来香甜可口的椰蓉木薯糍,搭配一杯印尼咖啡,老归侨们就能悠闲地度过一个午后。

 

华侨农场史迹馆的老物件定格归侨记忆。图/林良标


一抹希望的绿

倘若说咖啡寄托了归侨们对曾经侨居地的回忆,那么茶就像他们在“新乡”生活的一抹希望的绿。1960年,原先位于永春的北硿华侨农场与永春茶场合并,改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其中的永春北硿茶厂是当时福建四大国有茶厂之一。茶季时驱车前往这个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老茶场,远远就能见到漫山遍野的梯田茶园,这里以乌龙茶为主,其中主要品种是水仙、佛手、肉桂,还有少量的金观音、丹桂及矮脚乌龙。

其实早在1911年,就有华侨回乡创办了北硿华侨垦殖公司。1917年,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李辉芳、郑文炳等23人集资创办了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他们还在北崆一带的虎巷山中种下了7万株水仙、佛手茶。北崆地区的气候、土壤尤为适宜种植茶树、果树,因此当新一批归侨定居于此,这里的茶园成为他们安身立业的新栖息地。

北硿华侨茶厂厂长黄志英的母亲是印尼归侨,她和其他一同来到北崆华侨农场的归侨都曾在茶厂工作,在老一辈人记忆中,当时茶厂内有5000多亩茶园,每逢采茶季,成群的采茶女就背着竹篓去茶园,有时候需要爬上树才能采得到;新鲜的茶叶被送到茶厂里,还有许多茶工负责制茶,机器的轰鸣声伴随着阵阵茶香,这是在农场长大的归侨子女童年时,最熟悉的声音与气味,“我们这些归侨子女都是闻着茶香长大的,从小就在茶堆里打滚。”黄志英笑着说道。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市场需求转变,加上制茶生产引入机械化,北崆华侨茶厂不复当年的繁盛,现如今茶厂正积极探索其他的合作渠道,希望能令老茶厂重新焕发生机。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硿华侨农场里的永春佛手茶几乎都用于出口,用佛手可制作蜜茶、盐茶,既是清凉解毒的饮品,也能治疗痢疾、高血压等病症,因此广受海内外华侨欢迎。还有一种古书上记载的柚米茶,做法是:选一成熟柚子,沿果蒂下3厘米处切开,剥出泡囊后,加入佛手茶拌匀装入柚腹,摇实加盖,切口处用线缝合,将其晒干或烘干后收藏备用。农场的归侨时常将这种柚米茶作为礼品,远寄给海外的亲人,成为连接两地亲缘的见证。

 

华侨农场史迹馆展示华侨曾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图/林良标


漂泊与归宿

若以物来形容,华侨就像船,总是在不断的漂泊中寻找理想的家园。为此他们远渡重洋、在不同的侨居地拼搏置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亚华侨选择回归祖国,亦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他们在全国各处华侨农场开启新生活。步入新时代,不少归侨后代重新与海外的亲人建立联系,有些人选择往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区定居,还有些人前往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寻找亲人。

当然也有离开多年后再次回到农场的归侨,他们同时带回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财哥是归侨后代,他在香港、新加坡都生活过一段时间,最后决定回到泉州,并在双阳农场里开了一家名为“摩摩喳喳”的甜品店,“摩摩喳喳”是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广受欢迎的甜品,食材包括芋圆、斑斓叶、煎蕊、海底椰、亚达子、椰浆等,简单做法是将食材分别煮熟后,倒入碗中混合即可,若是盛夏,还可将其冰镇后食用。每当好奇的客人询问店名,他总会聊起归侨的故事,先辈曾经的甘苦,通过这一碗清爽可口的摩摩喳喳,被更多人所知。

能够讲述华侨农场及归侨往事的,除了人,还有其他沉默的讲述者。在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在一些民居前总能见到一排平平无奇的绿植,青灰色、细长的枝干,舒展着碧绿色的细叶,当地人向我们介绍道:“这种菜就叫篱笆菜,是当年归侨从印尼带回来种的。”归侨们往往会择下树顶端最鲜嫩的叶片,洗干净后清炒或煮汤,在印尼的华侨家庭中,篱笆菜是很常见的一道菜,而且只有夏天才吃得到,因为冬天是不长的。

篱笆菜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树,只要有一段树枝,插进土里就很容易成活。一如华侨,正是因为具有这样坚韧的品质,无论面朝的是哪一处的土地,他们都能一次次在不同的土地上拼搏,建起属于自己的家。恰如一道食物流传到不同地方后,口味、做法总会因人而异,但是最核心的部分总是相同的,因此在华侨生活的地方,总能发现许多相似的菜肴,而不变的那个东西,给漂泊的华侨带来安心与慰藉。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