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真金白银促纾困稳增长

来源: 2022-06-06 16:56

2022《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大陆台企同等适用有关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疫情阴霾下的台企有效减轻了资金压力。


近期,大陆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影响。与此同时,大陆各地各部门主动加强与台胞台企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努力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因时因地因业施策。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指出,各地相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部署和要求,纷纷出台帮扶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方面积极协助台企同等受惠,并为台企抗疫稳产提供支持和便利。“我们对台胞台企一视同仁,今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地方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符合条件的台商均可一体适用。希望广大台商台企积极了解掌握、应享尽享。各地台办一如既往靠前服务,协助台商台企了解并用好相关政策措施。”


各地相继出台帮扶企业发展政策

在此轮疫情中,上海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地区。为帮助台企更快复产,减少疫情造成的损失,上海市台办积极帮助在当地的台企依据《上海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申请相关助企纾困、援企稳岗补贴,包括协助台企申请防疫支出补贴支持和租金减免,落实“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分类差异化防疫措施,支持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恢复生产,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台企提供疫情防控期间的金融纾困方案等。

同时,上海还将一些台企实现高效精准防疫的经验做法在当地推广,为更多台企争取“无疫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提供助力,对部分台企暂时出现物流不畅等问题,市台办专门协调有关部门出具企业证明、通行证等,帮助台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对于台胞个人因疫情防控受到的生活影响,上海市台办积极协助解决急难救助事项,包括协调捐赠与配送物资。

“尽管新一轮疫情下台企难免‘受伤’,但大多数台商都对上海保持信心。”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崇章表示。

在上海之外,各地也动了起来。江苏省公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包括8个方面40条具体举措,全力帮助包括台企在内的企业提振信心、稳定预期。

湖北省为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提出42条纾困措施和3条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服务业普惠性措施,餐饮零售业、文旅体育业、交通运输业纾困扶持措施以及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等,符合条件的台企均可同等享受这些政策。

湖南省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促进服务业领域部分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山东、贵州、辽宁等地也相继推出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这些举措对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同等适用。

……

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指出,大陆各地在帮助台企走出疫情困境的时候,广大台企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护和企业复工的前提下,也积极展现两岸一家亲的同胞之心与家人之爱,献爱心捐物资。以上海为例,在沪台商台企踊跃捐款捐物,截至4月底捐赠物资及现金合计超过1千万元(人民币,下同)。许多台胞还通过自告奋勇做社区志愿者等方式,积极投身防疫工作,大家一起团结抗疫、共克时艰。


在厦台企享受纾困同等待遇

作为台商台企的聚集地之一,福建在今年3月也面临着疫情的困扰,不少台企生产经营受阻。对此,福建省工信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研究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工业企业纾困恢复加快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共推出11条措施帮助企业促纾困稳增长。

在此基础上,4月初,厦门市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12条举措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轻税费负担、促进受影响行业加快恢复等五个方面,进一步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在厦的台资企业也能享受同等待遇。

台资企业富山香堂在厦门落地发展已有7年,受到疫情影响,公司线下门店的客流量缩减,每月近4万元的店面租金成为不小压力。得知新发布的12条措施中,有为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承租人减免部分租金的内容,企业负责人、台商金于峰立刻咨询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金于峰说:“它可以在2022年的租金减免3个月,这一个项目来讲是挺符合我们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跟国企承租物业,受疫情影响,目前为止,我们的营业额大概比平常少了20%,所以在租金这一块减免的话,每个月的经营压力相对会比较轻。”

《若干措施》为减轻企业负担,提出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得知这一消息,翔安区的台企鹭岛之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曾信轩立马把这些措施分享给朋友,并着手准备申报。曾信轩表示,此举针对性强,能弥补受疫情影响,承接活动减少所带来的部分损失,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让企业更有信心在厦门好好发展。

在交通方面,疫情发生后,厦金航线客运业务因民进党当局的人为设限,迟迟无法恢复,在此次新出台的12条措施中,也明确了相关的纾困办法:2022年4月至6月,对在本市注册从事厦金“小三通”客运业务的水路运输企业,因停航影响其厦金客运船舶所产生的费用按照每艘客船每月6万元予以补助。对从事厦金“小三通”客运业务的码头企业,因停航影响其保持基本运营需要的费用按照每月20万元予以补助。

对此,元翔(厦门)海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金狮表示,在新一轮的纾困扶持政策当中,厦门市政府决定再次给予厦金航线纾困,受惠企业达到5家。“作为码头和船公司,我们时刻都做着复航的准备,希望这个疫情稳定之后,厦金航线能尽快复航。”

 

3月以来,大陆各地相继出台帮扶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方面积极协助台企同等受惠,并为台企抗疫稳产提供支持和便利。


厦门各区助力纾困措施落地

而在厦门市出台12条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基础上,厦门市各区也出台了相应的纾困政策,细化了帮扶措施。

4月,思明区发布《思明区应对疫情帮扶企业纾困减负若干措施》,细化了帮扶措施。一波波纾困措施也惠及台胞台企,助力他们复工复产。

《思明区应对疫情帮扶企业纾困减负若干措施》共有9条,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今年的3个月租金。此外,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等,按2021年第4季度区级生产经营贡献的50%给予补助,对第3季度实际支付的银行借款利息,给予30%的补贴;为刺激消费增长,还将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促消费活动等方式,助力零售、餐饮等行业恢复。

“思明区的纾困措施对于餐饮企业的帮助是相当大的。”台企欣叶餐厅厦门店店长林菲萍说,“首先是减租的部分,因为餐厅没有收入租金也付不起,政府及时出台这样的措施是非常好的。第二个是银行贷款部分,会有减低30%利息的资助,能够缓解餐厅的资金压力。第三个发放消费券,能够刺激民众的消费热情,帮助餐厅尽快的回复正常经营秩序。”

集美区则出台了涵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工业企业增产增效等在内的8条措施,助力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位于集美区的厦门富全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淑芳告诉记者,有了集美区的这些政策措施,公司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能增加银行贷款的额度。同时,集美区担保公司给予担保的部分银行贷款,也可以得到利息的减免。例如,通常银行不会给企业抵押物净值的100%,大多是拿70%,另外30%就是需要区担保公司帮企业去做这方面的担保,同时又可以享受政府的利息减免,对企业支出成本减少有很大的帮助。

湖里区出台了《湖里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助力企业纾困减负若干措施》,共包含10条具体措施,涉及工业商贸、餐饮住宿、建筑文旅等多个行业,其中湖里区个性化政策有7条。


税惠政策减轻台企资金压

采访中,提及近期所有的纾困措施,最让台企有感的,要属大陆推出的减税退税政策。

2022,《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大陆台企同等适用有关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为疫情阴霾下的台企有效减轻了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大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从缓缴税款政策延续,到“六税两费”减免,再到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减税降费助力企业纾困的信号持续释放。而自4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是本次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的“重头戏”,扩大了可退税市场主体范围,促进税收红利的精准“投递”。

“我们集团正处于扩张期,生产速度就是生命线。3月份厦门零星散发新冠确诊病例,使公司生产进度受到较大影响,资金流动面临很大压力。”在厦台企鉮富(厦门)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伯谚对《台海》记者说,受益新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日前一笔257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额,不到两个小时就退到公司账上,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的经营压力。陈伯谚表示,其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商务营销和行车记录设备制造。在疫情阴影笼罩下,面临着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货运价格上涨、订单量削减等诸多困难。新实施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大利好,令企业倍添发展信心。

坐落于厦门市翔安区的天福天美仕产业园区,其创立者李世伟来自台湾,2006年只身来厦创业,十余年间,厦门良好税收营商环境和便捷的城市配套,助其将天福天美仕“朋友圈”越做越大。

受近年来疫情影响,园区不少企业出现生产成本提高、订单减少、销售渠道收窄等问题,有的甚至连支付租金都捉襟见肘。李世伟说,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2021年天福天美仕主动减免园区企业全年近200万元租金。“有了税务部门减税降费政策扶持,企业对走出疫情影响赢得更好发展更有信心了。”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大陆为台商台企台青提供的众多“纾困组合拳”,以及同等待遇的落地生根和发展机遇的开花结果,让他们在大陆收获了发展与利益的“双丰收”。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台商台企台青从中获益,迈出创业就业新步伐,实现更好的发展。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