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一把伞 无穷爱

来源: 2025-01-26 10:53
22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蔡淑贞对制伞一无所知,但被深深吸引。伞,为什么可以做得如此精致优雅呢?
入职在厦门海沧的台企——启原洋伞,蔡淑贞的好奇心进一步加重。启原洋伞,于20世纪80年代创办于台中,1991年登陆厦门海沧,到2003年,蔡淑贞入职时,启原洋伞已在大陆对台政策助力下,向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伞企业迈进。
但选择岗位时,蔡淑贞并不要求去设计部、生产线,也不要求去办公室、销售部,而是出人意料地要求去当仓库管理员。
那些日子,蔡淑贞埋首盘点库存、细心整理材料,在枯燥无比、日复一日的入库、出库中,她熟悉了伞的各个结构材料,全面了解了制伞工艺。蔡淑贞触摸到了启原的制伞理念——做一把有温度有内涵的伞。在拥挤逼仄的仓库里,她豁然开朗,明白了这把伞的内涵和温度,首先是来自原材料的品质保证。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这话同样适用在仓库管理员上。“机缘巧合之下,老板看到了我的潜力,把我提拔到采购部。”在采购岗位上,蔡淑贞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伞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要采购什么材料,如何比价议价,这些都是学问。”
两年后,蔡淑贞被提拔为行政主管,参与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一路走来,每个岗位都给了她宝贵的历练。比如管理研发部时,她感受到,东北和西南的气候、消费习惯大不相同,同一款伞难以适应两地市场。“所以,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一款畅销品放诸四海皆准”。
2011年,33岁的蔡淑贞接任启原公司总经理一职,有这样一位匠心独运的掌门人带领,启原伞业不入选“厦门老字号”都难。老字号的优势,不只在于“老”,还在于守正出新。
老字号,是商业品牌,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符号和精神象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还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2023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台企申报中华老字号”。
2023年12月29日,在厦台资企业厦门老字号授牌仪式上,厦门市商务局等5部门向4家喜获认定的在厦台企授予厦门老字号牌匾、证书和标识使用权。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厦门市商务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厦门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首次将在厦发展的港澳台资企业纳入老字号申报范围。这一办法公布后吸引了在厦台资企业的申报热情。
经过企业自主申报、综合评审、官网公示等环节,一年时间里,已有8个台资品牌陆续获评“厦门老字号”,此举是大陆首创,也是厦门市探索两岸融合、深化经贸合作的具体实践。
这8个台味老字号为金门高粱酒、正新、太祖、郑福星、福祥、富山、启原、南亚,涉及的产业分别为酒业、轮胎、食品、茶业、礼服、香业、塑胶。其中,金门高粱酒、太祖食品、福祥礼服、富山香业、启原伞业欣然做客《台海》,分享锻造老字号的独家秘籍。
个性精彩纷呈,但共性也很鲜明,那就是都有一颗在时光淘洗里越磨越亮的匠心,这颗匠心里包裹着热爱、笃定,也包裹着在不变中求变。
正如蔡淑贞所言,看似一把伞,但背后是无数人在为爱撑伞。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