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把“集美记忆”寄回宝岛

来源: 2022-06-06 17:22

2021年“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营上,两岸青少年共同参加端午活动。


“我要把我独有的"集美记忆"带回台湾。”在一次集美研学旅行后,台籍学生张如意在“集美研学记忆”明信片上留言,寄给了在台湾的父亲。

在一场又一场的研学活动中,一批又一批的两岸青少年相聚集美,怀揣美好的祝愿,播撒和平的种子,传递民间情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两岸青少年的成长,甚至奠定了他们一生的人生轨迹。

集美区也突出闽台研学,并以此为契机升华两岸青少年研学旅行品牌,奠定集美闽台研学基地的资源优势地位。


实现两岸中小学生心灵契合

“我和妹妹都是第一次参加,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和朋友们约好了,下次还要一起来!”“科技润童心·携手创未来”2021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在2021年12月5日落下了帷幕,就读于厦门侨英小学的台湾小朋友颜承旭仍然意犹未尽,他与妹妹颜承琳是一对龙凤胎兄妹,在开营仪式上,他们还一起表演了街舞。

而对于大陆小朋友刘辰微来说,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参加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活动了。这次她与同班台胞同学吴敏宣一起相约报名,结成对子,与另外14对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一同前往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正新文化中心等基地交流学习。

今年九岁半的刘辰微,已经参加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4年了。2017年,读幼儿园大班的她就报名了首届“中华六艺·两岸青少年知行合一研学营”,“当时我和一位台湾小朋友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结营后她就回到了台湾。我们很舍不得对方,经常用电话手表联系。不过现在她家已经搬到厦门来了,我们经常一起参加类似的活动!”刘辰微告诉记者,她与许许多多台胞小伙伴的深厚友谊,都是缘起于一场场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

在诸多活动中,坚持数十年并形成品牌的“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全国台联的品牌项目之一,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近30年。自1992年以来,共举办了16届。直接参与其中的两岸小天使超过了2300人,涉及2000多个家庭。许多小朋友在结营之后依旧保持着联系,成为一生见证成长的好朋友。

这一次,“两岸和平小天使互访交流活动”与集美研学强强联手,为两岸中小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事实上,两岸中小学生群体,是集美研学的重要参与者。集美专门开了16条中小学研学特色线路,倾力打造研学亲子胜地。

在众多的中小学研学活动中,“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营是最重要也最具特色的。

2017年正式成立的“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营,是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到2021年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全面整合了人文集美、科技集美、自然集美等特色课程。形成品牌效应的“两岸研学在集美”,也因此成为集美区创新两岸青少年交流、深化两岸融合的一块“金字招牌”。

第一届“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营,共有125名台湾青少年与家长共同参与,到了第二届,升级为两岸研学活动,增加大陆青少年共同参与,后续又继续升级,扩大研学参与人数,提升影响力。

2020年,两岸研学活动因新冠疫情受到较大影响,但集美区主动担当,积极尝试“线上研学营”、直播研学等“互联网+”创新方式,从童心抗疫到两岸青少年诗歌共吟诵等活动,得到超过千名两岸青少年及家长的热烈响应和广泛参与。集美区研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集美区希望通过“新媒体”方式打开两岸交流新入口,为两岸研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打造疫情常态化下两岸青少年交流新模式。这既是“两岸研学在集美”的新亮点,也将为台湾青少年登陆的“第一课堂”注入新活力。

到了2021年,研学营再升级。为期三天两夜的活动,共有40对两岸亲子家庭、60名两岸青少年、30名两岸亲子研学产业专家参与,定向开展“亲子关系课堂”、“青少年运动会”、“研学教育交流论坛”三种主题模式的研学活动。

台胞卢家伟带着女儿第一次包粽子,就是在2021年“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营。卢家伟回忆说:“研学营的亲子时光很难忘,还见证了集美的发展,认识新朋友。”

集美区文旅局局长吴吉堂表示,闽台研学是集美区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品牌活动,让两岸青少年从小在交流互动中,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心灵契合。

我们憧憬着在未来的某一历史时刻,曾经参加过交流活动的青少年能够为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参与者。正如两岸小天使活动的小领唱员刘辰微对记者所唱:“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你我未来命运相与共;一样的皮肤,一样的脸孔,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

 

2021年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动中,两岸小学生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的亲子研学营,深受台胞家庭欢迎。


燃起两岸青年创业就业热情

如今,研学不仅成为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台湾大学生到大陆就业、创业的选择方向。一些台湾青年通过研学旅行发现了将来就业、创业的方向,燃起了他们对到这里工作的热情。

郭达文是厦门聚融壹家双创基地教育长兼总导师,他的工作之一是为研学营的导师们培训。“自2017年第一届两岸亲子研学营开始,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在活动中植入传统文化。在培训导师的过程中,我们会结合他的个人优势、性格等挖掘适合他的教学方式。”郭达文表示,这样一来,不仅青年导师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参与研学的孩子们也能接触到各种各样风格的老师,增添了研学活动的趣味性。

同时,一些台湾年轻人来到集美,将自己的创业与研学相结合。

集美有着大大小小的美丽村居,随着乡村振兴政策一步步落实,越来越多人为乡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其中也不乏两岸青年,他们纷纷发挥自身特长,用创新的思想,为这些村居提供华丽变身的蓝图。2020年10月31日,为期7天的“手创青村”集美区两岸青年乡创研学创作工作营落下帷幕,45位两岸青年在导师带领下,同生活、共创作,联手为集美打造4个村居升级创作,形成“工作营”产业经济新模式。于此同时,另一拨台湾团队也在用研学驻村的方式,积极推进乡村改造方案。11月初,台青黄伟伦和他的团队承办了“乡村走遍”活动,组织50多名两岸大学生走进集美10个村居,实地考察并讨论相应村居改造计划。

2021年8月4日,为期10天的2021年集美区第二届“手创青村”两岸青年乡创研学工作营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总部大楼落下帷幕。短短10天里,大家共拍摄制作了16支短视频,策划了9个主题研学内容且有3支实操,设计并制作了超过20种原创文创产品及IP,提出超过5个空间改造方案并将落地执行,结营仪式上,这些成果展示令人欣喜。

2022年伊始,青青之约两岸大学生志愿队正式启动“村Young计划”,未来一年,村Young计划”规划打造20个下乡团队,两岸青年将从新媒体直播、短视频、文创、环境改造、社区治理等方面开展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集美还多举并措,促进融合显特色。例如,让台湾青年创业的故事成为青少年研学课程的教材,成为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见证;支持灵玲马戏城与台商合作在景区成立福建首家“文创+旅游”模式的“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实现了台湾青创团队的创意研学旅行项目在大陆落地生根。台青创园区与研学产业的融合,增强了对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生活的吸引力。

台青郑孟桓对此深有感触,2018年,郑孟桓与几位好友来到厦门,创业失败后,无意中接触到研学旅行,决定将其作为事业的第二春。于是,郑孟桓成为了一名课程导师。

“我很自嗨,在活动中,随时可以放飞自己,很容易就和学员打成一片。虽然因为疫情的关系,一些人比较过不来,不过,据他了解,不少在厦门念书的台湾人很愿意加入研学领域。”郑孟桓说,“厦台两地距离近,来往方便,语言上,让习惯讲闽南语的他觉得很亲切,沟通非常方便,之所以选择在集美从事研学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集美对研学的扶持与帮助。”2020年3月,集美区修订鼓励台湾青少年研学旅行奖励办法,兑现更快标准更高,从每季度兑现修订为当月兑现,组团奖励每人提高至800元;《办法》还下调了团组“首次来大陆人员”比例,从30%降到15%,同时允许单团组达不到比例的,以年度总数申请,有利于组团单位在更大范围内招募研学生。

如今,郑孟桓已是聚融壹家双创基地研学部门的训练长,负责研学课程“中华传统六艺”中“数”的部分。郑孟桓说,“研学剧创作”是颇受孩子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如果我是陈嘉庚》、《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两个研学剧话题的创作来说,我们发现,大陆的孩子似乎会比较遵循剧本,而台湾的孩子会比较天马行空。孩子们的思维在不断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学习,加深沟通。”郑孟桓表示,尽管只有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孩子们之间的友谊依然很深,以至于在研学营结束后常常会有学员“哭鼻子”。

 手创青村两岸青年导师。



2020年9月19日,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总部,“她说”两岸女性线上新媒体交流活动今天正式启动。


为两岸青年提供更多舞台

多年来,集美一直推广拓展的对台研学优质课程,深受台湾青年的喜爱。每年在集美区就学的台湾大学生超过200人,中小学生也在200人左右。即使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2020年与2021年,来集美研学旅行的台湾青少年达到3000多人次。

通过研学活动,集美区搭建两岸人才交流平台,也为两岸青年在未来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舞台。据统计,自2018年起,集美区联合辖内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精心设计工作营系列活动,不仅让台湾大学生留下创意,还引导他们让创意变为现实,从而吸引他们留在集美就业创业,实现了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美区台湾青年创业的企业达到516家,新注册的台青企业也达到41家,在集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常年保持在2000人左右。还有许多台湾青年选择在集美买房,安家落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集美这个省级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的发展,离不开集美青年,尤其是少不了台湾青年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年群体,包括让台湾青年在集美安居乐业,集美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构想,制定出台《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2022-2025)》,全方位构建有利于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学习教育、健康成长的友好环境,给广大青年提供更多更实的“集美机会”,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区发展有机融合、友好互动,为集美区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示范区凝聚起更加强大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在新发布的《行动方案》中,“台青聚融友好工程”便是集美区聚焦两岸融合发展建设集成服务示范区,打造台青温馨家园的具体行动方案。该工程将重点推进4个计划,其中就包括吸引台湾青少年来集研学、实习见习的“台青家园”计划。集美区台港澳办公室主任陈贤玲表示,集美区希望通过“台青聚融友好工程”,让更多台青受益,实现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目标。

同时,在今年4月,厦门集美区召开“人文集美”建设推进会,发布《集美区“人文集美”建设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要求,集美将推进“集美研学”升级,加快集美研学产品提质升级;加快“i研学”平台建设,加大研学导师力量培养、研学课程开发力度,完善“集美研学”课程体系,推动研学头部企业落户集美,做大做强集美研学产业。

集美区将教育与旅游融入对台工作中,让台湾青少年增进对祖国大陆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一家亲的愿望。

2022,提升软实力,集美研学再出发!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