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时代的缩影

来源: 2022-06-06 17:32

 

作为地处厦门的高校,近年来集美大学乡村文化保护与振兴研究中心在戴嘉树主任的带领下,将乡村文化的研究投向厦门市同安区,在同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启动《同安乡村文化丛书》大型系列丛书编撰工作。目前他们已编撰了三本《同安乡村文化丛书》(分别为《脱贫致富的乡村典范——军营村》《特区高山样板——白交祠村》《独特的乡村文化形态——竹坝农场》)(简称《丛书》),并已陆续付梓。

 利用辛丑年春节假期,我把这套近70万字的鸿篇巨制浏览了一遍,深感这是一套紧扣时代脉搏,客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军营村、白交祠村和竹坝农场这三个村(场)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人文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佳作。

《丛书》主笔戴嘉树主任,让我做一篇序,推辞再三而未果。虽然同安是我的第二故乡,而且于我而言,缘分就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让我在最美好的年龄,与同安再次交集;因而,我对同安的情况应当说是有所了解,比如,书中着墨的军营村、白交祠村、竹坝农场等,我曾数次踏足;但要真正落笔写序,仍是颇费思量。考虑许久,我觉得还是从书中写到的三个村(场)和《丛书》两个方面简约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走出“深闺”成典范

首先,三个村(场)是同安区十分寻常的村庄。论面积、人口,三个村(场)在同安区的80余个行政村中,都不算大、不算多;论经济实力,它们也远不及同安区的一些沿海村;论知名度,它们在相当长时间里,也是榜上无名,或者叫“养在深闺人未识”。尤其是军营村、白交祠村,虽然它们是厦门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但在人们印象中,也不过是同安区西北部偏僻的山旮旯。

当然,与全国无数个乡村一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三个村(场)同样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那里的村民(职工)也和亿万中国农民一样淳朴善良,用勤劳的双手,一天天改变着村(场)的面貌。

但是,三个村(场)又是同安区非同寻常的村庄。

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军营村、白交祠村是两个让总书记牵肠挂肚的山村。

历史不会忘记,1985年6月,习近平同志从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岗位上调到厦门工作,担任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直接挂钩联系厦门市最边远、最贫困的老区山区村——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

1986年4月7日,习近平同志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风尘仆仆首次来到军营村、白交祠村访贫问苦,同村干部共商脱贫致富大计,提出了“山上带帽、山下开发”全新发展理念。

1998年10月16日,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再次走进军营村、白交祠村,提出要搞好教育,提升村民文化水平;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习近平同志到中央工作之后,仍然时常挂念厦门老区边区的发展情况。2010年春节,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他,还专门向厦门市领导询问了军营村、白交祠村的发展情况。

习近平同志的两次视察和多次关心,为军营村、白交祠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十多年来,两个村子的人民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走上了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快车道,成为福建省、厦门市“百姓富、生态美”的明星村庄和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庄。

而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则是竹坝农场的特殊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个仅十平方多公里的农场,担负着特殊的使命,陆续安置了来自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5000多名归侨,所以,农场一度称作华侨农场,但几乎长期不被外人所知;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还先后安置了山美水库和三峡水库的移民。华侨带来了异国的风情舞蹈、南洋美食、斑斓服饰、风土人情,以及有别于本土的语言等特征,对于研究东南亚国家的民俗文化,领略异国风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其他省份的移民也带来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侨民、移民、原住民的交融,形成了竹坝农场独特的乡村文化形态。



 

让文化“留下来”

当然,我更愿意将《丛书》看作是三个村(场)的演变史。

在我看来,乡村文化人,应该深植于乡村厚土,懂得农民的喜乐哀愁,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感,能让文化“留下来”。《丛书》是一部演变史,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丛书》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全面记述了三个村(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史料翔实,内容全面,纵横捭阖,系统准确,文笔洗练;里面有自然演变、农事活动、时代更迭、民风民俗、家族谱系、历史事件、历史古迹、人物传略等,可以说是一套完全符合一般志书要求的乡村志。

比如,有关军营村、白交祠村的历史,《丛书》就提及,明末清初,郑成功以控制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为经济基础,以厦门、金门为抗清复明的基地,修筑了多处城寨作为驻扎和训练军队的营地,如高崎寨、嘉兴寨、集美寨、龙头山寨等,成为当时这一时期厦门城寨的一个特点;近年来,人们也在厦门同安区莲花镇西北部的军营村、白交祠村等个村落相继发现许多古寨遗址和废弃的烽火台,更有甚者在军营村中发现了埋藏很久、类似明清年代的喂马槽,不禁让人对军营村的名称由来与郑成功安军扎营的历史联系产生了无限遐想。

尤其是对于军营村名称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却无人可以拿出确切依据,为此,《丛书》作者走访了当地老人,据他们回忆,该村建村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四五百年前,恰好与明末清初这个时间节点十分吻合,虽然现存的相关记载和历史遗物已经很难考证,但《丛书》作者大胆地作出以下分析:军营村位于同安区莲花镇西北部,与漳州长泰、安溪大坪成掎角之势,紧邻南安市,地理位置十分突出,可想而知作为当初东南沿海地区防御的军事基地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况且军营村村庄坐落处地势平坦,视野开阔,非常适宜驻扎军队和作为训练军队的营地;再加上周边地势高峻险要,易守难攻,是军队安营扎寨的理想选择。

相对而言,竹坝农场的史料就比较欠缺了。2006年,我还在报社工作期间,曾读过《华声报》一篇文章,题目叫《在同安竹坝华侨农场的岁月》。作者写到,当时只有五六岁的他,随父母从印尼辗转广州,再到了同安竹坝华侨农场。当时,竹坝到处是坟地,不见长树,只长茅草,一片光秃秃山丘。农场提出“向死人要地”的口号,硬在坟地里平整出一片片地来,并种上了日后成为农场支柱产业的龙眼树。为了解决孩子读书问题,先是借用当地废弃的养猪场,直至1961年,农场的大礼堂建好了,学校才搬回自己的农场。当时的大礼堂,没有隔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挤在一块。到了1962年,农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学。

等等这些,《丛书》作为学术性著述而非文学作品,虽然无法描绘得更为丰满、细腻,但作者也历尽艰辛,面对汗牛充栋的史料,或整理,或访谈,或口录,像从浩瀚大海里捞起了一枚枚贝壳,而这一枚枚精美的贝壳,则是三个村(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人们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一份特殊礼物;特别是对后代子孙,《丛书》就更是他们将来缅怀先人寻根觅祖的可靠依据,仅凭一点,我就对作者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古同安,今厦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当代同安农村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作为一部演变史,《丛书》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军营村、白交祠村是古老而又年轻的村庄。两个村子位于厦漳泉三市交界的地方,海拔1000米左右,云雾游离在重山之间,宁静雅致,舒爽怡人,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漫长的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苛捐杂税繁多,留给村民的只是贫穷和荒凉;即使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它是全市海拔最高、最偏远的村子,仍然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偏僻穷山村。

同样的,竹坝农场虽然素有“小联合国”之称,但从建场归属国务院侨联管理直至1997年下放到地方之前,农场的发展仍然以种植果树为主,仍然实行公社化时期的“一平二调”(即平均主义、无偿调拨)政策,产业发展单一,文化生活单调,职工生活也十分清苦。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个村(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重要指示,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铸魂”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致力于通过特色文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走“农、文、旅”结合的绿色发展路径,催发“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核心动力,最终实现“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以竹坝农场为例,党的十九大后,他们与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公司开展紧密合作,以侨文化为核心,通过南洋风情建筑等硬件提升、特色歌舞文化等软件培育,开展“铸魂”工程,并依托成熟的现代科技农业资源,打好“侨牌”和“农牌”,推动文化旅游与现代科技农业融合发展,为农民的转产就业和增收搭建平台,给农民带来最直观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先后荣获全省侨务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省级安全社区、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等荣誉称号;同样的,军营村、白交祠村良好的村容村貌、配套的生活设施、整洁的环境卫生、独特的文化品牌,也使昔日的穷山村,蜕变成福建省、厦门市“百姓富、生态美”明星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总书记“山上带帽、山下开发”的嘱托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

总之,《丛书》既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后三个村(场)的沧桑巨变,也带出了乡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是一部让人们从更深层次认识如何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的极好教材,人们可以通过它追踪历史、着眼现实、规划未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古往今来多少事,尽在长河大海中。三个村(场)历经社会变革和人间沧桑,留下了丰富而鲜明的时代印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助力乡村振兴。《丛书》见微知著,不仅可以让人感悟三个村(场)变迁史,又能让人从它们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跫音。

古同安,今厦门。厦门的历史文化在同安,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同安”为厦门留下了太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迹,用千年古县文明滋养着百年鹭岛。今天,作为厦门市农村面积最大、农业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同安是厦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乡村振兴伟业正在这片热土上播撒。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同安怀有深厚情感,就是希望看到戴嘉树团队能够更好发挥集美大学(同安)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的产学研基地功能,一年接着一年干,将《同安乡村文化丛书》这样繁琐、细致却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覆盖到同安的每一个村庄,将我们千百年积淀的磅礴时代浓缩进《同安乡村文化丛书》。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