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郑琳东:时光如海,我迎潮而上

来源: 2022-07-11 17:12

东莞这座城市,有它独特的表情;每天,这样的表情都在你我熟悉的生活中上演了无数次。这是一座城市的人生,也是我正在经历的人生。爱上这座城,拍摄它应该是最好的理解方式。作为一名摄影记者,除去工作,我更喜欢在这个城市的角落独自行走或等待,凭借内心的感觉记录属于这个城市的光阴故事。

——郑琳东


2011年9月10日,东莞展览馆,市民在观看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影像展,112幅影像穿越时空,再现百年历史。(该作品获得第二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金浪奖)



人们常说:时间飞逝。摄影的出现,让那些转瞬即逝的画面被嵌刻在照片中,如同琥珀中的昆虫一样被凝固了下来。当一连串的图片被放置在一起时,众多的时光片段便描绘出了一个历史时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摄影师似乎是能“抓住时间的人”。

在摄影师郑琳东的众多作品里,我们时常能感受到关于时间的痕迹。2010年,郑琳东的“东莞日报号”新莞人返乡专列照,获得中央电视台“《幸福瞬间》摄影比赛”金奖,并通过作品的形式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为了作品中的“瞬间”,他走遍了整列火车,最终定格了一位抚摸窗花的红衣女孩,捕捉了春运这场浩浩荡荡的人类大迁徙中的温馨瞬间。照片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和期待,代表了千千万万的返乡人。

2011年,郑琳东第一次参加台赛,选择了单幅作品《穿越百年》,巧妙地将历史照片融入现实场景,一举夺得最高奖项金浪奖。彼时的他,还是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职场新人”。事实上,与众多摄影师曲折的摄影之路相比,郑琳东似乎一路走得要顺畅得多——大学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摄影专业,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摄影记者的工作,并从事至今。

择一事,贵有恒。“小人物也好,大主题也好,我更看重的,是我作为摄影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存在感。”郑琳东表示。他时常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进行复盘,感受那些照片中的瞬间被历史不断拉长后变得越来越有厚度,沿着时间的脚步保持鲜活,而不是被抛弃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正因这份对于历史的积极态度,让他在接受新事物方面也格外开放包容。对于席卷而来的短视频热潮,他乘势而上,利用摄影师的背景优势,实现多重可能。将历史照片做成了动态呈现,让黑白照片中的烟囱重新升起袅袅炊烟,并结合当下的场景,又一次打造了“爆款视频”。

十四年的从业生涯,与郑琳东作品中动辄“百年”的时长相比,实在是太短了,却并不妨碍他在作品中呈现时间的重量。郑琳东谦逊地说:“学海无涯,我永远是学生。”这份“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积极态度,一直鼓舞着他做时代洪流中的记录者,做行走城市的时间捕手。


2008年8月30日,东莞市宏远工业园区,工人们利用闲暇进行一场篮球对抗赛。该作品获得2008年中国新闻摄影比赛银奖。



2010年2月4日,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专列开动,一位小女孩满心欢喜地摸着车厢里的窗花。该作品获得2010年中央电视台“《幸福瞬间》摄影比赛”金奖。


命运选中的摄影师

《台海》:您是怎样和摄影结缘的?

郑琳东:我从小就是班级里的宣传委员,负责画板报的工作,所以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我对“美”的启蒙与感悟。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大连医科大学的摄影系,尽管是医学院校,却是大陆早期拥有摄影专业的院校之一,并且在大陆的摄影院校中有一定的声誉。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一只脚”踏上了摄影之路吧。

2000年以后,各地都市报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摄影记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于是我在2008年毕业后便选择了进入《东莞日报》工作,正式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这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并从事至今。

《台海》:从学生到摄影记者的身份转变,您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郑琳东:学校如同“象牙塔”,我们拍摄的作品更像是“自娱自乐”的产物。进入媒体工作后,我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尤其是对自己身处城市的变化有了更细致的观察。媒体是一个窗口,我透过这个窗口了解民生、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正因如此,我感觉自己每天拍摄的内容与这个城市的进程息息相关。不管是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是重大事件的拍摄,都让我有很深的参与感和成就感。随着时间的累积,这种职业成就感是与日俱增的,这不仅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更是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感与存在感。

《台海》:您有偏好的摄影题材吗?

郑琳东:我比较喜欢拍人文纪实类的题材。在我看来,人文纪实类的影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厚重感,尤其是它历经时间的沉淀以后。我们身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可能十年前不经意间拍的一张照片,回头一看可能会成为某些反映时代的经典瞬间。比如,我在2008年踏入职场的第一个月,到东莞工业区做常规报道,偶然在车上看到一个厂房的宿舍楼挂满了员工的衣服、洗晒的被子等,密密麻麻地挂了五六层,颇为震撼。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把这一幕记录下来。但由于车在行进过程中无法停下,我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徒步找遍了那一片的工业区,终于找到了那栋宿舍楼,拍了下来。这张照片还获得了当年新闻摄影协会举办的中国新闻摄影比赛银奖。

《台赛》:您刚工作的第一个月就获得了这样的肯定,您怎么看?

郑琳东:一方面我归结于“运气好”,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努力有了回报。事实上,能拍到自己想拍的画面,同时这张照片能让自己满意,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种“精神财富”不是一张照片的稿费,或是拿多少奖能获得的。我一直坚信拍照要先让自己满意,这样你的等待和努力,才不会白费。


《共享经济》组照节选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2017年,共享经济犹如热浪,一夜之间席卷整个东莞,满足人们在特定场景的需求。以共享为基础概念的新生事物,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已然成为当前共享经济代表性项目,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惬意。


01>2017年11月6日,南城区鸿福路,市民骑共享单车出行。

02>2017年6月17日,东莞汇一城,市民带着孩子体验共享ktv。

03>2017年7月28日,东莞汇一城,不少商家在店里摆放共享充电宝供客人使用。

04>2017年11月19日,蛤地地铁站摆放的共享雨伞。


时光碎片的搜集者

《台赛》:您多次将镜头对准春运,为什么?

郑琳东:我们常说,摄影创作需要去人多的地方,因为相对来说,这更能“出片”。那么作为拥有千万人口的“世界工厂”东莞,一到春运时必然聚集了非常多外出返乡的人员。此时的火车站,是社会的缩影,是反映时代的现象。正如我一直在说的——当下的记录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有意义。如果没有影像的留存,那些被更新迭代的绿皮火车,那些逐渐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就会被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所以,每一年的春运拍摄,也是我观察社会、感受时代变化的方式。

《台赛》:您拍摄的“东莞日报号”新莞人返乡专列照,获得中央电视台“《幸福瞬间》摄影比赛”金奖,并通过春晚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展示。这组作品的拍摄背景是怎样的?

郑琳东:这是一张“意外”收获的照片。我们原定的计划是在农民工返乡专列上选取一个家庭,跟拍他们的返乡故事。火车开动之后,我在车厢里走走看看,找寻更多可供拍摄的素材。因为临近春节,车窗上贴着精美的窗花增添过年气氛,有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的小女孩在窗花前玩得很开心,难得的是,她居然也不抗拒我的镜头。我一连拍了十几张,最后选了一张她正伸出小手准备摸窗花的瞬间,从小女孩天真无邪、幸福洋溢的笑容里,我们能感受到大家欢天喜地回家过年的氛围,也贴合了主题“幸福瞬间”。最后有幸在春晚的直播现场,以作品的形式登台。

《台赛》:观察您的作品,有一种跟随您感受世间百态的感觉,摄影是您读懂一个城市的方式吗?

郑琳东:是的。因为你在拍摄的过程中,会细细品读这个画面,同时也会记住它。比如东莞的老街区、农村、厂房等,其实藏着这座城市的内涵。东莞从七八十年代的农业县变成现在的工业城市,一路走来留下了很多痕迹,这些我们通过影像就能发现。那些废弃的老工厂可能因为时代的更迭变成了荒芜一片,遗留下来的东西却还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事,包括旧烟囱、老锁头、报废的机器等等。我从拍摄的过程中与这些老物件产生联结,同时也会结合文献,去深入了解一个地方、一段历史,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台赛》:您会对这种“消逝”感到遗憾吗?

郑琳东:更多的是对时代发展的感叹。尽管过去的场景与物件都已不复存在,但它也许是以新的形式更好地留存下去,又或者说,是一种“新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使命。比如老厂房变成了新公司,老房子变成了新楼盘。

我曾经记录过东莞的莞草文化,这是一项已经延绵千年的技艺。曾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席子、草帽、篮子、垫子等用品大部分由莞草编织而成,许多人靠此维持生计。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以塑料、工业材料等为原材料生产的制品由于成本、工艺等优势,莞草制品逐步被取代了。但近年来,经过几年试验种植以及加强对传承人种植技艺的保护,莞草种植成了东莞城市旅游文化的名片,它被更好地被保护和传承了下去,这是一件好事。

时光镜头的雕琢者

《台海》:如何让生活中的常见场景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郑琳东:作为一名地级市的摄影记者,我们能接触到的东西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直接参与一些重大事件、主题的拍摄。但是,我认为这并不影响优秀作品的产出,因为好的素材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你多观察、多思考。就拿我的作品《穿越百年》来说,取景地只在我单位一公里的范围内。站在那里的时候,我就感觉可以通过摄影的方式呈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这种对画面的“敏感度”来源于丰富的生活阅历,通过对生活场景细致观察后的多拍多想,这样你才能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找到闪光点,以及那些可以佐证时代发展的经典瞬间。比如前年共享经济刚流行的时候,我特意拍了这一主题,包括共享雨伞、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KTV等。有些人会觉得这些场景太微不足道了,但我却觉得它们是散落在城市各个点的珍珠,而我用摄影把它们“串”成了一条项链,这个过程非常有意义。

《台海》:您第一次参与台赛的作品《穿越百年》,便获得了该届台赛的金浪奖,这是您意料之中的结果吗?

郑琳东:非常意外。2011年刚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东莞的一个展厅里正在展示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照片,展厅里站着许许多多默默观看的市民。我站在孙中山赴南京就任大总统前合影的巨幅图片前思考拍摄角度,偶然发现那张巨幅图片竟是半透明材质的,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于是我灵机一动,在画面的处理上用了比较讨巧的办法,利用光的反射形式把展厅门口的半透明大型照片,与人们正在看展的画面两者融合,最终一次成像。很多人看了照片后以为是经过后期的,其实不是,一方面参赛作品不能通过后期技术加工,另一方面,这也违反纪实摄影的原则。

《台海》:面对历史大话题,如何拍出厚重感和现代性?

郑琳东:首先选择拍摄的主题很重要。拍摄画面里的元素一定要与主题相契合,所以我选择了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前的合影,因为它最典型、最有意义。有了能够反映主题的标志性元素后,还需要通过其他元素如同“配菜”一样突出主题,达到完善主题,甚至拔高的作用,所以我把观众加进了画面里。

手法上,慢门拍摄,以展出的大型黑白图片做前景突出画面的震撼感;“小光圈大景深”,把看展的群众融入大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伟人画面里,既具有对比性又能相互映衬,便营造出了辛亥革命百年历史的沧桑感与穿越感。

《台海》:您似乎很擅长将摄影变成“时间的艺术”?

郑琳东: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所见所闻所感也会变多,我总在思考如何运用艺术的特长,将影像背后的故事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包括现在流行的短视频,也可以通过组图的方式,将照片变成一个视频,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这也是我近些年在尝试做视频的原因之一。


勇立潮头的梦想家

《台海》:您觉得从摄影转型做视频的难度大吗?

郑琳东:在我看来难度不大。因为摄影和摄像一样,从内容层面都是通过对画面的感知、对选题的判断、对人物情绪的把控等角度突出主题。从技术层面来说,角度、构图、用光等都是相通的。视频是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把“摄影专题”通过更好的形式呈现。比如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曾经做过一条爆款视频,把百年来东莞的许多经典瞬间做成动态效果,比如黑白照中的烟囱正在冒烟,再交织了现如今这个地点的场景,呈现出百年沧桑的新旧变化,收获了很多好评。

《台海》:您认为照片会被视频取代吗?

郑琳东:不会被取代。正如我刚刚所说的,视频让照片有了更丰富的呈现形式,很多视频也是通过组图的形式配上应景的背景音乐制作而成。我一直抱着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照片也好、视频也好,只要能达到引人深思的目的,形式倒是次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跟风赶上短视频的热潮,开始不拍照片了。因为影像的重要功能在于“定格瞬间”,能够聚焦一些转瞬即逝的精彩,这是视频所难以做到的。所以在呈现细节方面,摄影的魅力就凸显了。这也是照片值得“细品”的原因,有时候一张好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台海》:您会遇到选题匮乏的情况吗?

郑琳东:摄影题材永远不会匮乏,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用心。身处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拍摄素材更是源源不断。比如我拍完了脱贫攻坚,现在又可以拍乡村振兴。时下流行的东西处在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中,永远拍不完。摄影记者也要“迎潮而上”,探索和记录时代符号。

《台海》:您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郑琳东:作为媒体摄影记者,我的首要任务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创作更多喜闻乐见的作品。我也在不断学习有创意的元素,让作品突破旧的思维模式,符合当今时代的语境。学海无涯,我永远是学生。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