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调涨电价解不了缺电之忧

来源: 2022-08-29 10:15

从7月份开始,台湾岛内的电价大幅上涨。被人为压制近四年的电价,此次一举大涨,恐将引起台湾“电费通胀”。

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近日宣布,从7月1日起全台平均电价上调8.4%,其中高压、特高压的产业用电大户调涨15%。每月用电1000度以下的家庭、小商家、高中以下学校,以及农渔、食品、百货、餐饮、电影院和健身房6大产业暂时不调涨。用电超过千度的家庭,超过部分调整9%。上述方案核算为整体平均电价后,涨幅为8.4%。

此前,为了选举目的,民进党当局在发电成本攀升的背景下人为压制电价近四年,此次一举大涨,涨幅超过舆论原先预期,受到影响最大的台湾产业界强烈反弹。

即便如此涨幅,仍未完全反映民进党施政酿就的台湾电力危机。台湾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叶宗洸告诉《台海》记者,民进党当局错误坚持不切实际的“非核”能源政策,早已为电价日增埋下祸根,这次恐只是全球能源涨价催化下的“第一涨”。

 

电价上涨只是刚刚开始

电价是关乎民众生活质量和产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物价,调涨电价势必会得罪民众和产业界,影响支持度,民进党当局为何非涨电价不可?据岛内媒体报道,公营的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今年可能会亏1500亿元到2000亿元(新台币,下同),简而言之,电价不涨,台电就挺不住了。

“电力、电价原是单纯科学问题,但政党轮替后的台湾,早被扭曲成意识形态议题。此次电费涨价,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以国际燃料价格上涨为由调整,本是无可厚非。但即便燃料价格不上涨,台湾也是势在必行。”叶宗洸说。

叶宗洸指出,台电今年的发电成本飙涨,火力发电,比如燃煤与燃气,比例过高是主因。台湾整体火力发电占比已连续两年上升,去年的火电占比更高达83.4%。在核二1号机于去年7月停止运转后,今年全年的火电占比一定还会增加,导致发电成本“完全没有下降”的可能性。

在此背景下,台湾电价却“冻涨”四年,令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无非民进党当局行政干预市场机制,以此讨好民众、换取选票。但政治操作的后果,是台电在今年4月已累计亏损853亿元,这也是其无力充分维护发电设备、导致近年区域性停电加剧的原因之一。而有台湾舆论指出,台电目前净值约3000亿元,若完全认定“核四”报废,带来的资产减损近3000亿元,将立即破产。

“这一次电价上涨,可能只是刚刚开始。”叶宗洸指出,此轮涨电价只能给台电增加290亿元营收,亏损仍然超过千亿元,未来几年发电成本还会增加,至少都是“千亿”起跳。所以台湾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涨价,岛内恐要迎来“电费涨不停”的时代。

除了补亏空,民进党当局涨电价恐怕还有另一层用意,就是减少用电量以缓解缺电危机。叶宗洸指出,民进党上台以来,岛内包括缺电在内的“五缺”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台湾各地频频发生停电事故,去年5月甚至两度发生全台大停电,今年入夏以来,台北市大同区和信义区已接连于用电高峰时段停电。有岛内民众自嘲,缺电、停电在台湾已成为一种常态。

今年夏季用电高峰还没到来,台湾的供电警讯已经屡屡响起。台电近日表示,尖峰负载连续4天刷新历年6月份纪录、连续2天创历史用电量新高;6月23日,供电信号灯一度发出“供电警戒”。到了7月份用电量尖峰负载将突破4000万瓦。“民进党当局希望通过调整电价的手段,控制用电量,避免台湾的供电系统在盛夏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叶宗洸说。

 

不合理能源政策致成本失衡

台湾电力系统爆发严重危机,问题出在哪?原因很简单,就是失衡、不切实际的新能源政策所致。

岛内能源专家陈立诚撰文表示,民进党当局新能源政策的两大重点,就是“以绿电取代核电”“以气电取代煤电”,都是用昂贵的发电方式,取代便宜的发电方式。过去,当核电六部机组正常运转时,每年可发400亿度的电,每度发电成本仅1元。而民进党当局规划以同样无碳的绿电取代核电,例如离岸风电和太阳能每度电的平均成本是5元,用这种“绿电”取代核电,每年发电成本就要增加1600亿元。

叶宗洸也进一步指出,台湾核电去年发出278亿度电,每度电的成本是1.39元,比火力发电、绿电都便宜许多。回顾过去六部核电机组都正常运转时,每年供电超过400亿度,当时的成本每度仅1元。若不是躁进的新能源政策致使核电占比大幅下降,今日的电价调整就有机会避免出现“暴冲式”的涨幅,更不会因此影响到企业的经营。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表示,台湾电价上涨,除了燃料成本上涨外,影响电力成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力结构的改变,亦即便宜的电占比减少了,而昂贵的电占比增加了。民进党当局新能源政策的两大重点,就是“以绿电取代核电”“以气电取代煤电”,都是用昂贵的发电方式,取代便宜的发电方式。

“更糟糕的是,民进党当局已经公开说明,2025年的能源政策无法完成,‘非核家园’目标恐延迟至2027年,所以未来岛内发电的成本依旧会持续上升,这是可以预期的结果。”王建民说,为了维持成本收益之间的平衡,未来台湾电价必然还会再涨,当企业无力承担高额电价的时候,就要轮到普通民众来承受了。

民进党当局错误坚持不切实际的“非核”能源政策,早已为电价日增埋下祸根。不少台湾媒体就多次发文,能源政策不改,供电危机无解。

台北《中国时报》评论指出,民进党当局倡导所谓“非核家园”,弃核四电厂不用,但绿色能源则进展迟缓。台湾全靠进口天然气等燃料火力发电,最后成本暴涨、影响环境,种种恶果还要台湾人民承受。台北《联合报》评论指出,近几年,全台不断发生停电事件,显示台电的管理调度漏洞百出,输配电设备也脆弱不堪。更糟的是,民进党当局一直在瞒天过海、粉饰太平。事实上,从今年初春频频发生夜间停电事故,即可想见这个夏季将极难熬。

对此,叶宗洸表示,从目前来看,唯一能降低发电成本的方式,就是重新检讨能源占比,妥当使用核电。如果用核能取代石化燃料(煤、天然气等),无碳又环保,燃料成本将节省375亿元,每度电价可以降至约2.92元,降幅约5%。

但如此直白的解决方法放在那,台当局也并未开始行动。台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能源局曾设定2022年太阳能30亿瓦的装置目标。但截至5月底,新增装置量仅6.27亿瓦。岛内业者估计,今年上半年恐连一半的门槛都过不了,更遑论完成全年目标。这也暴露民进党当局声称要用绿能来弥补电力不足“只是纸上谈兵”。

 

此次台湾电价上涨,虽未涉及民生电价。但在终端消费物价上,民众还是要承受电价上涨的压力。

高额电价加深岛内通胀压力

调涨电价能否解决供电危机,目前还难判断,但对产业经济和民生的影响恐怕正在路上。不少业界人士指出,电价上涨对经济成长、企业经营成本以及家庭经济等都会造成影响。

“此次调涨电价,影响最大的当属岛内的各大制造业厂商。”王建民指出,岛内企业过去在民进党当局刻意“政治补贴”的电价下,缺乏节电增效动力,许多高耗电产业也得以畸形增长。如今电价有所变动,伤害就开始显现了。

轮胎大厂建大工业总裁杨银明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以电价涨15%计算,建大工业一个月的电费约增加200万元,年增约2400万元,建大台湾厂区的用电一年会由1.6亿元攀升到1.84亿元。杨银明建议当局应重启核电,毕竟核能发电的价格、供电量相当稳定,产业发展需要更稳定及合理的电力支持,才能让供电更稳定、电价更亲民。

台湾远东集团,起步于纺织业,目前旗下有石化能源、聚酯化纤、水泥建材、百货零售等事业,是岛内用电大户。6月29日,亚东水泥举办2022年度股东会,董事长徐旭东在此前市场传闻电价调涨8%时,就高喊“吃不消”,没想到结果出来,一下子飙涨到15%,显然很不满。徐旭东在股东会上直接嘲讽说,“这个‘政府’很能干”。当被问到水泥业会不会担心缺电,徐旭东说:“当然会啊。”据亚东水泥方面的消息,高压电每度涨0.4元,会造成水泥每吨成本提高到34—36元,但又无法反映在销售价上,因此必须想办法节能和其他地方提高效益。

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理事长林伯丰表示,工业用电大户是贡献经济成长率的推手,也是税收、出口、外贸表现的主力,只针对用电大户调涨,这叫做“惩罚”“处分”,只会造成制造业出走。林伯丰强调,现在是夏季,通货膨胀压力又严重,不是调涨电价的好时机,如果要调也应该分阶段进行。

台湾观光旅馆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萧景田也表示,电价在旅馆业支出中占比很大,如今疫情肆虐,电价调涨,更令业者经营不下去。

从此次岛内电价调整的范围来看,民进党当局还是有很多小算盘。不调涨代表选票绝大多数的住宅民生电价,调涨负担几乎全落在工商界。而选择在此时调涨电价,一方面是亏损已然无法忽视,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现在距离年底选举还有好几个月,希望投票时民众已经忘了。

但这个算盘其实打错了,虽然从表面上看,仅调整用电大户的电价看起来并未直接冲击民生,可仍会反映到终端消费物价上,民众还是要承受电价上涨的压力。

台湾商业总会主席赖正镒在接受《台海》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岛内电价上涨,带动企业成本上涨,但企业都是需要盈利的,最终企业会将上升的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当下,台湾的通货膨胀已经非常严重,如今上游的工业用电成本提高,必然会转嫁到中、下游。“民进党当局选在通胀压力沉重的时候调高电价,定会让已不断上涨的物价雪上加霜。”

王建民也表示,民进党当局此轮调价未涵盖普通住宅用电,想必意在降低民怨,以免影响年底“九合一”选举。但突袭式调价,杀得企业措手不及。岛内用电大户多是重要的外销厂商,此举必影响其产业发展及投资意愿。经济环境恶化,终将冲击民生。

“发电成本上涨既已板上钉钉,波及百姓的第二轮、第三轮涨价,只是早晚的事。”叶宗洸说,台电亏损严重,预期“中油”很快也会受不了,油电双涨就会推升工资上涨,进而再推升物价,当工资、物价进入互相拉抬循环,台湾将陷“螺旋式通胀”风险。

当前,台湾地区制造业正面临出口疲软的压力,当电价一口气大幅调整,等于企业又要背负生产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企业盈余下降,不只影响股价,还可能衍生失业、无薪假的问题。同时,上浮的企业成本压力又会全面摊到民众生活成本里,造成物价通胀。

长久以来,民进党有两张“神主牌”:一是“反核”;一是“台独”。民进党靠着这两张“牌”取得执政权后,只想在任期之内抓住一切机会吃干抹净,对选民的承诺早已抛诸脑后,更遑论为台湾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可以预见,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台湾民众将为民进党当局偏执的能源政策付出沉重的代价。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