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心诚情至 共绘两岸融合发展新画卷

来源: 2022-08-29 10:22

集美区始终聚焦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以集成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实践、勇于改革创新,着力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一直以来,集美区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鲜明的优势:1989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集美区相继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集美台商投资区,形成台企多、台商多、台胞多的鲜明特色。

2019年,集美区成为全省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作为两大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所在地,集美区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和鲜明的优势。三年来,集美区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落深落细两岸经贸合作、台胞福祉保障、两岸人文交流等各项措施,做深做细做实“通、惠、情”三篇文章,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


 

集美区“春雨润苗”专项活动助力台青创业“向阳而生”。


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台港澳同胞办税绿色通道。



以惠促融

多政策助力台胞在厦圆梦

“一路逐梦,最终,我选择了集美!”当第一次踏入集美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时,台青陈明佑觉得自己找到了“在路上的家”。

陈明佑说,在找寻创业落脚处的道路上,他去过上海、深圳、武汉、南京,一路探索、一路逐梦。当他来到集美,看到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门口的“小火车”展示墙,瞬间让他的心头涌上暖意。从此,他决定留在集美。家人式关爱、手把手辅导,让陈明佑和其他像他一样来大陆就业或创业的台湾青年感受到集美的满满诚意,对未来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目前在集美区台企中,台青创业企业超五成,就业创业台青近2000名。聚焦“以惠促融”,提高福祉保障,集美区先后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台胞服务驿站,开通台胞警务服务站、台胞办税绿色通道,推出26项“一件事一次办”台胞套餐,实现“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同时完善保障台胞就学就业、居住生活、出行往来、法律服务等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先后帮助830名台胞参加社保,安排535名台胞入住人才公寓,发放台籍人才补助350万余元(人民币,下同)……

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台胞服务驿站。

2022年,集美区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推动实施台青聚融友好工程,旨在通过发挥政策叠加、产业扶持、校企联动、金融保障效应,帮助更多的台胞在大陆筑梦、圆梦。

“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最高可获500万元奖励;台湾青年个体工商户可获经营场所补贴;台湾青年租房补贴提高且不限租在集美区……”4月,《集美区台青聚融友好工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发布,加大力度吸引台湾青年前来就业创业,免除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以推动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服务示范区建设,助力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

相比于过去的《集美区关于落实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细则》,此次出台的《细则》具有延续优势政策、扩大申报范围、补贴标准更高等特点和优势。

其中,延续优势政策即延续了长期以来最受台湾青年关注的“免费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创业启动扶持资金、经营场所补贴”等政策,以保证对在集美的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变。扩大申报范围方面,为利于台湾青年在更多领域实现创业梦,此次《细则》根据实际情况,将经营场所扶持的创业项目范围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即未入驻台青创基地的台湾青年经营的个体户,也可享受“每月最高6000元,最多3年”的经营场所补贴。补贴标准更高,即根据台湾青年的实际需求,对台湾青年的租房补贴从每月1000元提高至2000元,且不限定租住在集美区,从而更有利于台湾青年扩大业务范围、助推成功创业。

根据《细则》,集美区为吸引更多台湾青年前来就业创业,主要规定了落实在集台湾青年创业基地成长计划、提供免费人才公寓、台青租房补贴、台青创业启动资金扶持、经营场所扶持、创业创新优秀团队奖励、推荐创业团队奖励以及中介机构服务补助等奖补政策。

集美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美区将给予台胞青年足够广阔的空间、足够坚实的平台和足够多样的机遇,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深化台青聚融友好工程,让更多台胞台企受益。

“在集美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常年保持在2000人左右,两岸青年逐渐成为促进两岸经济融合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现在,集美正奏响青年人才‘交响乐’,让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这一鼓点准确敲击在两岸青年的心尖上。”集美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


 7月,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正式成立。

两岸嘉宾参观台企建霖集团。


以通促融

打造创业就业“温暖的家”

为推动对台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等落地,集美区坚持先行先试、应通尽通,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措施,为台青就业创业聚能蓄力,为台企在集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集美区聚焦“以通促融”,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集美区先后组建台企上市服务联盟,创建“海峡两岸(厦门)直播电商产业合作园”,并设立台湾影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目前17家台企入驻影视文创园。此外,还成立高校台籍专家顾问团,累计为30余家台企提供顾问服务;做好台商台企金融服务,为18家台企担保2亿元,帮助25家台企融资19亿元。

2020年至2021年,共有14家台企在大陆发行上市,其中集美就占2家。此外,集美还有1家台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位于软件园三期的万久科技,就是近年来集美区助力台企上市的一个成功范例。

4月,全国首个台企上市服务联盟——集美区台企上市服务联盟成立,让企业面临的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一站式解决。

该联盟凝聚集美区28个部门及4家专业机构工作合力,提供上市培育辅导、税务风险防范指导、行政审批“打包”办理等上市“一条龙”服务辅导,支持台企利用大陆资本市场做大做优做强,“留厦来”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和成果。

“得知集美区台企上市服务联盟成立,我们都很开心。这些服务举措正是我们需要的。”厦门万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邹朝圣说。

“在新三板挂牌前,我们也遇到一些涉税难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给出专业的建议,让我们及时完善财务机制、强化内部管理,筹备上市的时候相对轻松一些。”邹朝圣介绍,自2020年以来,企业还享受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减免了270.18万元,帮助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平稳渡过难关。

4月22日下午,集美区台企上市服务联盟正式成立。


全国首个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顾问团在集美成立。


5月,全国首个两岸青年创业创新行政赋能顾问团成立。顾问团创新“行政赋能”模式,与辖区台湾青创基地、高校代表,签订服务协议,推出10项精准帮扶举措,改变以往资源分散、被动辅导、无差别服务的局面,探索资源集约高效、主动指导规划、服务精准直达的新路子。同时,针对两岸青年创业者的特点,顾问团还分享了创业创新中涉及的税费优惠政策、便民办税举措、人才政策申报、商事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辅导。为两岸青年创业创新保驾护航。

7月,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正式成立。首批50名智库专家来自海峡两岸,不乏专家学者、知名台商等。他们将发挥智库专家优势,汇聚两岸智力资源,形成与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开放、合作关系,为集美区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路径上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2021年,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正式揭牌,中心定位为服务两岸融合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旨在更好统筹协调全区力量资源,凝聚对台工作合力,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力量集成、措施集成和效果集成。

而此次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智库的成立,将依托集美区两岸融合发展中心,进一步发挥两岸专家人才库的作用,开展两岸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对策探讨和预警分析,增进与台湾高校、研究机构、民间智库和团体交往,评估分析集美区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效,并提供“菜单式”政策咨询服务,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智库成员之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台籍教师黄裕峯说:“智库汇聚了两岸专业力量,充分倾听台胞台青的声音,能够更好地为有关部门精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助力,让政策真正落在台胞‘心坎上’,扩大覆盖面、受益面。”

在此之前,集美区还成立了“集美台青创基地联盟”和“高校产业技术联盟”。集美区将不断优化两岸青年创业发展友好环境,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胞在集美就业创业提供更多便利,打造台胞在集美创业就业“温暖的家”。


以情促融

加强台胞归属感与认同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生动景象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今年5月,在集美举办的2022“龙腾虎跃”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及系列文化活动,不仅有300米直道赛和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还举行两岸包粽子大赛、非遗手艺市集、古礼端午互动、两岸诗歌节、两岸端午文化论坛等活动,让众多两岸民众感受到端午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更感受到集美学村的百年底蕴和时代气息,感受厦门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温馨与热情。

近年来,集美区聚焦“以情促融”,深化人文交流,进一步在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增进同胞感情上做文章。依托宗亲、乡亲、民间信仰等纽带,集美区深入实施亲情乡情延续工程,发挥闽南文化、嘉庚文化、学村文化等优势,通过多层面文化交流,促进闽台各领域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同胞走得更近更亲。

7月9日,“共同家园 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在厦门集美塔正式开展。


两岸青年共谱乐曲。

研学,是集美区依托学村文化促进两岸融合的一大特色,也是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和集美对台融合的烫金名片。近年来,作为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的重要内容,围绕“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研学旅行基地”目标,集美区不断创新两岸研学内容和形式。截至6月,集美区已连续6年举办“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连续3年举办海峡两岸马戏亲子文化节,连续2年举办海峡两岸和平小天使交流研学营和“手创青村”两岸大学生乡创工作营,累计吸引超141万人次两岸研学生,超2.5万名台湾青少年来到集美研学。

2022年,集美研学再创新高。7月,在“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开营仪式上,“集美研学”政策3.0版本——《集美区进一步促进“集美研学”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据介绍,本次升级后的政策具有“专项性”“全面性”“独特性”等特点,是全国第一份研学旅行的专项奖励政策,受惠范围涵盖所有研学相关机构(包括研学基地、研学营地、旅行社、研学机构、接待酒店)、研学课程、研学人才队伍等,并特别设置了支持“两岸研学发展,鼓励台湾青少年来集开展研学活动”板块,组织台湾青少年到集美研学的机构和组织,可按台湾青少年人数获得每人每天500元,全年每人最高5000元的奖励,以激励更多研学机构助力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事业。

7月,“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研学体验营正式开营。

近年来,作为两岸融合发展县域集成改革的重要内容,围绕“打造大陆最大的对台研学旅行基地”目标,集美区不断创新两岸研学内容和形式。


  


同时,集美区还发布了“集美研学精神——诚毅”,促使集美研学机构践行“诚毅”精神,以“嘉庚精神立业,以诚毅品格树人”,让两岸青少年通过集美研学学会做人做事、爱国爱乡,让以“诚毅”为核心的嘉庚精神在两岸青少年心中薪火相传、永放光芒。

“两岸同胞携手并进,加强台胞在集美筑梦、圆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集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倪杰在致辞时说。

同样在7月,“共同家园共同记忆——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在集美人文馆开展。闽台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长期的交往融合留下深刻的共同记忆。本次展览遴选近400份谕旨、奏折等珍贵档案文献,以“闽台两地建设共同家园、两岸人民留存共同记忆”为主题,分为隶属与共、开发同功、文韵联芳、共御外敌、交流融合等五个部分。

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落地”集美,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见证了闽台关系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同胞对闽台历史渊源的了解和认识,也将成为集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闽台亲情血浓于水。集美区始终突出“通”“惠”“情”,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让两岸同胞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深,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新时代篇章。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0.03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