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海》杂志记者 张铮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持续不下的高温,让“热射病”这一名词频频进入大众视野,死亡案例时有发生,令人胆战心惊。作为高温杀手,热射病是一种怎样的病症?为什么会带来生命危险?高温当下,我们应如何避免热射病的发生?厦门市长庚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智凯为读者一一解答。
“热射病”是重度中暑
热射病是中暑的一种分型。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厦门市长庚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智凯解释道,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时,体温调节功能会受到影响,一旦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就会引起神经器官受损,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的病死率高达50%-70%。
从临床表现来看,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杨智凯举例道:“前几天我们收治了一位病人,送过来时全身大汗淋漓、意识不清,同时口吐白沫、抽搐等,测量体温后发现,她的体温已经高达40℃,全身器官已有不同程度的衰竭。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她在闷热潮湿的环境里坚持工作,导致了热射病的发生。”
先兆中暑的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发展到轻度中暑时,体温明显升高,达到38度以上,表现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无法站稳、虚脱等,若不及时采取降暑措施,情况会急转直下,引发器官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障碍,随后会出现休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最终导致死亡。
杨智凯表示,今年因中暑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这与厦门火伞高张的晴热酷暑天有关。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这样的酷暑天气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杨智凯强调,需广泛科普热射病的危险,切莫将中暑当小事。
致命的高温伤害
明明只是因高温导致的体感不适,怎么会发展到危及生命的地步?杨智凯解释道:“体温的持续升高,会引起全身生理机能紊乱,进而大脑和细胞受到损害,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比如说,我们把鸡蛋放到高温下的柏油马路上,鸡蛋很快会熟,且没办法变回原来生的状态了。”这便是热射病的死亡原理,即人体高温导致的蛋白质变性、细胞死亡,当死亡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器官就衰竭了,慢慢失去所有生命体征。即使抢救了回来,受损器官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杨智凯介绍,热射病不仅可能发生于室外工作的体力劳动者,比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也可能发生于密闭空间的高温工作者以及部分产热强、散热弱的特殊人群,比如工厂里的车间工人、高温下身穿“大白”的防疫人员等,此类人员因高温下劳动引发的热射病称为劳力性热射病,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深大、意识障碍、身体多脏器功能损害等,病死率高。而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杨智凯强调,成年人如果觉得身体很热,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来排除身体的一些热量,而儿童、老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出汗系统不健全,无法让汗液正常排除,温度集中在身体内,因而更容易引发热射病。许多老年人担心吹空调对身体不好,或为了省电,宁愿忍着高温也不开空调,反而导致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家长、幼儿园教师也要多多留意孩子的身体情况,让其穿着透气舒适的夏装,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早期预防是关键
自然天气无法控制,我们只能通过预防来降低热射病的发生率。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是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身体脱水等,从而减少热射病的病死率。
“先兆中暑与热射病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从先兆中暑发展到热射病,这一过程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所以早期预防十分关键。”杨智凯表示。
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体温升高等轻度中暑的症状时,应立即改变其所处环境,转移到阴凉的树荫下,凉爽通风的室内更佳,帮助躯体在短时间内降温。
除了环境的转移,杨智凯也提供了一些帮助患者降温,避免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的具体方法:解开患者衣扣,用凉水打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或用花洒冲淋患者身体,水温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等位置。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脉动、盐典等电解质饮料也是很好的选择。但需注意的是,补充水分时要讲究少量多次,不能狂饮,因为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发人体反射性排汗亢进,导致水分和盐分的进一步流失,加重病情。
“热射病虽然可怕,但如果能够在先兆中暑阶段就及时发现,是能够有效避免的。”杨智凯表示,从许多严重致死的热射病案例中可以发现,许多悲剧的发生是由于身边人的疏忽大意造成,比如不关注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所在房间的温度与通风,以及时有发生不小心把孩子锁在车里的案例。“极端天气下,我们更应该多关心身边人,守护健康。”杨智凯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