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西学东渐开新风 厦门鼓浪屿书院教育的中西合璧

来源: 2024-03-15 12:06

文/《台海》杂志记者  司雯


19世纪,传教士进入闽南沿海地区,兴办教会书院,在这一过程中,西学与新学,率先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给传统书院带来了强烈冲击。尤其在作为通商口岸的厦门,出现了许多标榜中西学并重的教会书院。这些书院培养了大批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它们的出现,在促进近代教育制度方面起了一定作用。厦门,也成为全国近代西学教育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鼓浪屿毓德女校旧址,这是过去国内少有的专门接收女子的书院。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厦门成为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为了扩张需要,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派遣传教士在厦门成立教会学校,作为传教和普及西式教育的据点。

因鼓浪屿优越的地理、气候、风景等宜居条件,传教士们多把它作为学校的首选之地。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至1930年间,厦门鼓浪屿由西方教会创办的各式学堂(从幼儿园到职业学校)达到20多所,为鼓浪屿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正因为如此,除了享誉世界的万国建筑风情以及“琴岛”“海上花园”等称号外,鼓浪屿还有个美誉——“中国近现代教育摇篮”。

 

寻源书院旧照,这座建于百年前的书院乃是一所著名的西式书院。


老鼓浪屿人、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指出,毓德和怀仁两所教会女学为之后的鼓浪屿、厦门乃至闽南的女子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林铭鸿



寻源书院:鼓浪屿中等教育模式的开始

鼓浪屿漳州路,东起鹿礁路与复兴路口,西至田尾路与中华路口、北至晃岩路口,全长1.1公里。这是一条弥漫着浓郁书香的僻静道路,慈勤女子中学、厦门市委党校、厦门经贸干校、鼓浪屿钢琴学校、寻源中学、毓德女学、厦门二中、厦门音乐学校等等,都曾进驻在此,起落影息,人文荟萃。

说起漳州路名字的来源,和一所寓意“寻真理之奥,启智慧之源”的寻源中学有关。1907至1925年,因建设在此地的寻源中学学生多系漳州籍,故将道路取名漳州。而这所中学,也是林语堂先生的母校。

寻源中学的前身为厦门寻源书院,也叫鼓浪屿寻源书院,是百年前一所著名的西式书院。1881年,由英国长老公会和美国归正教会创办,1888年学校移至东山顶,初名称寻源斋,1895年,美国归正教会用到美国募捐的钱在鼓浪屿东山顶购买土地,建了新校舍,正式改名为寻源书院。

老鼓浪屿人、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介绍,清末戊戌变法、废科举改学校后,教会开办的改良私塾采用分班教学方法,这便是近代学校最初的形式。也在同一时期,寻源书院诞生。就名称而言,寻源书院似乎同中国古代传统的书院无异,但所开课程却令当时的人大开眼界。寻源书院所开课程,除了宗教学专业知识和过去常规的书院课程之外,还有地理学、生理学、天文学、算术、代数、画图和音乐等,不仅有汉语普通话课程,还有英语课程。可以说,寻源书院,是当时鼓浪屿上推行西式教育的典范书院之一,也被认为是鼓浪屿中等教育模式的开始。在寻源书院新式教育的培养下,涌现出一批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除了林语堂外,还有病毒学家黄祯祥、天文学家余青松、戴文赛等等。

身处鼓浪屿,寻源书院自然也很注重音乐的培养。有文字记载,寻源书院的音乐教师乔治·科思先生曾组织了一支有20件乐器的中国学生乐队,到教堂和鼓浪湾的公园演奏,在当时极受欢迎。

除了上课,寻源书院的学生每天上午和晚上都要参加2个小时的祈祷仪式,星期五晚上还要参加特殊的宗教活动,星期日上下午都要参加礼拜。“将学生培养成福音传道的人才是寻源中学办学的目标,这是教会的根本利益,也是他们在鼓浪屿上创办多所西式书院的潜在目的。”何丙仲说。

1914年,寻源书院改名为寻源中学,当时,美国归正教会的传教扩大到九龙江北区,寻源中学为了更多吸收漳州一带青年,增加入学人数,学校开始酝酿迁往漳州的计划。1925年,漳州新校舍建好,寻源中学正式迁往漳州,原校址转为毓德女中使用。

 


1925年,毓德女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



1924年,毓德女学校的毕业生合照。  

鼓浪屿毓园内的林巧稚雕像,这位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正是毕业于毓德女学校。



毓德女书院:展示鼓浪屿女性的卓越风采

18世纪末期,中国依旧是一个男尊女卑、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时代,初到厦门的传教士们看到中国女性的悲惨境遇,自然觉得她们是以“传播福音”为使命的传教士不可忽视的群体。于是,传教士们开始热心地教授当地女子识字,拉开了厦门女学发展的帷幕。鼓浪屿上由传教士所建的毓德女学校(后被称为毓德女书院),就是当时国内少有的专门接受女子的书院。

如今依旧坐落在鼓浪屿田尾路14号的一座红砖尖顶、拱形门的两层建筑,正是见证鼓浪屿以及厦门女子教育历史的大名鼎鼎的毓德女学校的旧址。据《鹭江春秋:厦门文史资料选粹》中记载,美国教会于1867年派打马字夫人(其丈夫为归正教会牧师打马字,在厦门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华人做礼拜的教堂——新街礼拜堂)在新街礼拜堂举办“周课”,教读《圣经》和《教会问答》。到了三年后的1870年,以这种“读经班”形式在厦门竹树脚礼拜堂创立的女子学校成立,当时被称作厦门女子学校,即后来的毓德女学校前身。

1880年,因竹树脚礼拜堂失火,厦门女子学校迁至鼓浪屿田尾,因此又被称作田尾女学堂。当时,除了教读经和识字,女学堂还教授如地理、算术、缝纫、家务等常识课。尽管这些女学堂其实并不能算真正的现代教育,但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具有颠覆性且极其进步的。

1889年,田尾女学堂更名为毓德女子小学,改名后学校依旧保持良好的招生势头。191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毓德女学校,同时制定了几项校规,例如,毓德女学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统一的校服,制定了校徽、校旗,并且正式定校名为毓德。这些校规影响深远,也被视为近代教育规范化的典型标志。也是从那时起,毓德便正式刻在鼓浪屿教育史上,并成为一个传奇的符号。在这个时候,毓德女学校的学生,除了文化课程外,还必须参加宗教活动,每天上午都要举行朝会,要唱宗教歌曲,听老师讲的故事。

1925年,毓德女学校搬至东山仔顶的寻源中学校舍,1928年,毓德女学校改名为毓德女书院。也是在这个时期,女学的宗教色彩因办学的深化而变得淡了下来,相反,“世俗”课程相对规范的女学开始出现,读经的非学历教育逐渐向规范的学历教育转型。以毓德女书院为例,书院开始使用统一教材,宗教课改为选修,学生来源变为本地居多。同时,书院相继开设了体育课,开展演剧、音乐等艺术活动。1932年毓德女子篮球队还获得全市篮球比赛冠军,书院还成立国乐团和歌咏队,从192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音乐会,在厦门沦陷期间,歌咏队还参加了为难民募捐的音乐会。

何丙仲指出,与毓德一样设立于鼓浪屿,同样推行女学教育的还有怀仁女学。正是这两所教会女学,为之后的鼓浪屿、厦门乃至闽南的女子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女子学校,毓德女书院教育女学生们读书认字,教授地理、算术、手工等常识课,在近代女子教育中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下,它拉开了厦门女学发展的序幕,让更多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得以认识世界。在这里,曾走出中国首位女性牧师何恩及、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以及中国现代第一位女声乐教育家周淑安等诸多后来成为各个行业翘楚的知名校友,向世界展示了鼓浪屿女性的卓越风采。

 


摄于1920年前后的英华书院旧照。


1930年,英华中学足球队参加全市锦标赛,图为参赛队员的合影。



英华书院的创办者山雅各(Rev.James Sadler)牧师。


英华书院: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之一

19世纪,鼓浪屿上的书院琳琅满目,但要说到其中最知名的,当属英华书院。

鼓浪屿安海路6号,矗立着一栋2层的英式建筑,红砖墙体,前有庭院,二楼廊道外墙正中有灰塑“吴添丁阁”四字。这里,就是19世纪厦门名校鼓浪屿英华书院的旧址。

何丙仲介绍,1897年,来自英国伦敦的宣教士山雅各受教会之托负责到厦门创办一所英式中学,那时已是19世纪末期,鼓浪屿在被西方列强盘踞近60年后,已存在众多学堂,想要重新开一所并不容易。几经周折,山雅各最终将学校地址选在了吴添丁阁,英华书院就此开始了办学之路。

1898年2月,山雅各与英国长老会在鼓浪屿正式创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书院名字言简意赅且一语双关:英格兰与中华合办之学院,因此又称“中西学堂”,意在培育社会之精英精华。1899年11月,山雅各牧师在《伦敦差会记》上的文章中记载:“我们把它称为‘书院’,因为我们希望它有能力接收从30英里以外的漳州学校来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

1900年,英国长老会宣教士金禧甫负责学校教务,并买下鼓浪屿的华严楼作为校舍,于1902年正式迁入。1913年,英华书院扩建新楼作为礼堂等,与原有校舍联成“同”字壳外观,同时购得校舍前旷地,以后逐渐扩展为运动场。

英华书院以基督信仰的博爱精神为宗旨,校训为“诚与智”,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四育。英华中学专收男生,以西式教育为主,大部分课程以英文教学。除了神学外,还有基础、科学、商业等三种课程。学校也注意传统文化的承接,开设四书五经等课程。

除了开展西式教育,英华书院继承了英式男童学校重视体育的传统,学校特别鼓励学生参加足球运动,英华中学也是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学校之一。

在英华书院创立之初,虽未设体育课程,但课外体育活动仍以足球为最盛,同时组建了中国首支华人足球队。英华书院42届毕业生邱玉崐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898年2月28日,这一天是英华的校庆。学校创立当天也同时诞生学校足球队。那时英华书院没有专职体育教员,更没有足球教练。然而首任英华书院英籍校长金禧甫及后来的苏幸三、洪显理都不遗余力提倡足球运动。到后来,英华书院不仅有校足球队,而且班班有足球队,甚至一个班级里还有几支小足球队。校队以虎、豹、狮、象命名。每逢周六下午放学后,英华校园及四周坡地上人山人海围观足球鏖战;以H22’和‘H64’命名的两艘英舰的足球队更常邀英华足球队在校内球场一决雌雄。”

彼时,英华足球队还经常在“番仔球埔”(今鼓浪屿人民体育场)与岛上洋人组成的球队比赛,岛上居民时常围聚观看,称之为“脚球”比赛。邱玉崐记载道:“那时的鼓浪屿有一个体育场,是‘万国租界俱乐部’洋人占地开辟的,被称为‘番仔球埔’,专供洋人踢足球、打网球,绝对不准华人进入;后来厦门沦陷于日寇,‘万国租界’的洋人及他们的球员走了不少;老外想踢球,技痒难禁,只好邀请英华足球队进入‘番仔球埔’踢球。”

20年代末,随着各地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开展,英华书院向国民政府教育厅立案,改称英华中学。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鼓浪屿,英华中学被日伪接管,改称厦门市第二中学。直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才复办。1951年,厦门市政府接收英华中学,并将鼓浪屿所有中学合并,称“厦门第二中学”。

百余年来,英华中学英才辈出,校友遍布海内外。不少人成为各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如著名生物化学家、原中科院生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应睐;著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懋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卓仁禧;中国工程院院士洪伯潜;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干二;中国第一位海洋学女博士、厦门大学教授洪华生等等。

教育是发展之本。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鼓浪屿上众多名校汇聚,便是造就优秀人才之根本。曾经有过30多年“公共租界”历史的鼓浪屿,在西方列强的影响下,重视发展教育,推行新式书院,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新兴的教育模式下,岛上英才辈出,人文素质高雅,各行各业精英,分别从鼓浪屿这个小岛迈向广阔的世界舞台。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