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重塑两岸政策路线优势 国民党方能反制“绿色霸权”

来源: 2024-12-30 16:10

2024年11月24日,中国国民党在桃园市举办党代会及该党130周年党庆。


文/特约撰稿 杨昆福

11月24日,中国国民党在桃园市举办党代会及该党130周年党庆,虽有数名蓝营大佬缺席,但场面相对热络,而且此次活动具有一定的指标意义。现任党主席朱立伦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均强力诉求“反台独”论述,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现任负责人韩国瑜则对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发表看法。此外,被视为国民党本土派代表人物的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前负责人王金平在登陆祭祖和参访行程中,也对两岸关系发表见解。几名国民党大佬相关论述的共通之处,均涉及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这显然是个好的迹象,在笔者看来,国民党早应重塑他们的核心论述,凸显他们的政策路线优势,方能在岛内激烈的政治攻防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


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打破“台独”话语叙事 

民进党当局掌控台湾当局主导权后,为了确保其能“永续执政”,不断加大“去中国化”力度,凸显“台湾主体意识”,形塑所谓的“台湾文化”,企图割裂两岸民族及文化认同,同时不断灌输“台独”史观,开展“台独”话语叙事,建构“台独”话语霸权。在民进党长期的政治操弄之下,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及政治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异化,不过民族及文化认同并未从根本上被扭曲,中华文化认同在台湾岛内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及感召力。对此局面,民进党如鲠在喉,极力阻挠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企图消除作为“两岸最大公约数”的中华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今年9月,台湾安全部门甚至蔑称,“认同中华文化是统战”,此一言论引发岛内不小的嘲讽与反弹。

民进党之所以极力压制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认同,主要是因为该党惧怕他们的“台独”话语叙事及话语建构难以逻辑自洽甚至会破功。在此一情境之下,中国国民党若要打破“台独”话语体系,强力诉求中华文化及中华民族认同,同时凸显“台独”违背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且将严重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反制路径。近期,朱立伦密集发表“反台独”论述,并凸显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对台湾的重要性。例如,他在10月20日国民党中常会上称“中华民族与文化是根本,‘台独’是走不通的路”;在10月24日国民党党代会上,朱立伦表示“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根,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本,我们要捍卫根本”;在10月25日国民党中评会上,朱立伦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根,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本,绝对不容许‘台独’势力摧毁我们的根和本”。

尽管台湾岛内解读称,朱立伦抛出新论述意在铺垫他的党主席连任之路,但在笔者看来,朱立伦作为国民党主席,抛出相关言论无疑具有指标性意义。不过事实上,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已在今年的“双十活动”上率先提出了相关论述。当时,韩国瑜表示“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而在此次国民党党代会上,他则称,“国民党是维护中华文化道统的最重要力量、保护台澎金马的最重要力量,以及保障两岸和平发展交流的一股力量”。

除了朱立伦和韩国瑜外,登陆参访的台湾民意机构前负责人王金平也发表了有关民族及文化认同的相关论述。例如,他在11月18日在漳州祭祖时表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中华民族等同一个大家庭一样”;当天下午在厦门表示“两岸人民是血脉相连、文化同根、宗教同源的一家人”;11月19日在福建武夷山指出,“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应共同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则在11月24日国民党党代会上痛批赖清德的“新两国论”,并直指赖清德的“台独”主张“既无必要,也办不到,更不务实”。 事实上,马英九长期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近年来不断强力抨击“台独”,凸显“一国两区”的法理事实,同时大力推动两岸青年的交流与互动,在台湾岛内弘扬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在笔者看来,国民党指标性人物强力诉求民族与文化认同,有的高声表态反制“台独”,无疑是一个积极而正面的信号。此一局面对于促进两岸关系朝正向发展,必将产生正面助益。与此同时,国民党大佬的相关论述可重新凝聚蓝营支持者,巩固并提升蓝营的向心力及战力值,最大限度牵制民进党的倒行逆施。并且,可触发台湾民众省思,重新审视绿营的“台独”思想灌输举动及其话语论述,进而为打破“台独”话语叙事及其体系建构进行必要的铺垫。


捍卫“九二共识”

夯实两岸共同政治基础

在国民党党代会上,马英九强调,国民党应勇敢负起责任,坚定守护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为台湾民众全力维护两岸和平安定,全力保障台湾人民的安全与福祉”。朱立伦则回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和马英九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宣示“国民党要秉持过去重要的基础”,同时根据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以及国民党的党章、党纲“持续进行两岸交流对话”“降低两岸紧张气氛,扮演区域安定的力量”。朱立伦在发言中称赞了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期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展两岸交流对话,创造和平的台湾”的积极作为。然而,从朱立伦的发言内容来看,他对于“九二共识”的态度还相对隐晦,并没有强力表态要捍卫“九二共识”,或凸显该政治术语在两岸互动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举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互动的共同政治基础,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同时也是国民党区隔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路线优势。国民党在“九二共识”的助力之下,曾在2008及2012台湾“大选”中赢得主动。因此,民进党不断加以污名化,肆意扭曲“九二共识”的内涵和外延。蓝营内部部分人士不但没有意识到民进党的政治图谋,反而有意无意地随绿营起舞,陷入了后者预设的话语陷阱。例如,2020年6月,国民党“青年改革委员”甚至一度主张放弃“九二共识”,此举无异于“挥刀自宫”。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曾于2022年6月在美国参访时抛出“‘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这些言行无疑正中民进党下怀,也引发了蓝营内部极大的不满与反弹。

事实上,不少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并不知“九二共识”的具体内涵,在绿营政客及绿媒的操弄之下容易陷入认识误区。鉴于此,国民党应勇于捍卫“九二共识”,厘清该政治话语的内涵要义,并向广大台湾民众进行宣扬。在2018年的高雄市长选举中,当时代表国民党参选的韩国瑜在选前高呼坚持“九二共识”,却能在绿营大本营成功当选,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选后,“九二共识”一度成为高雄民众的网络热搜词。可见,即便是深绿选区的民众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所以,国民党不妨加强两岸关系论述,敢于与民进党进行有效区隔,并且凸显自己的政策路线优势,方能有效地赢得认同与支持。毕竟,绝大多数台湾民众是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这一民意动向已呈现在近几年岛内多家民调机构的数据当中。在台湾《联合报》近年的民调数据中,甚至就连民进党的不少支持者亦希望两岸能维持沟通的渠道。


摒弃“亲美”论述基调

扮演稳定台海关键角色

国民党长期自诩采取“亲美友日和陆”的对外政策路线,这其实是在中国大陆与美日之间大玩平衡战术。相对于民进党的对外政策被称为“亲美联日抗中”而言,国民党的政策当然对台海和平稳定造成的冲击不会那么大。毕竟,民进党采取的是紧抱美日大腿的“一边倒”政策,甘于充当美日围堵和压制中国大陆的马前卒,而且在两岸关系政策上,该党采取“抗中保台”策略,对中国大陆采用的是霍布斯式的敌人关系定位。国民党主张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大陆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民进党则与以美日为代表的外部势力加强勾连,联手打着“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幌子,大肆破坏台海的和平与稳定。所以,相对于民进党,国民党确实可以扮演沟通两岸,维系台海和平稳定的关键角色。就如韩国瑜所称的,国民党可扮演“保障两岸和平发展交流的一股力量”,以及朱立伦所表态的“国民党可扮演区域安全、稳定的力量”。

然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不同场合曾经数度宣称,国民党是“坚定亲美”政党。尤其是他于2022年6月在美国声称,“不要给国民党贴上‘亲中标签’,国民党是亲美政党”。国民党采取亲美政策立场,甚至与民进党开启“亲美赛局”,同样容易自陷困局。因为,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大背景之下,虽说美国不会允许民进党出现“尾巴摇狗”的现象,但在特定程度上可以说,民进党现阶段更契合美国“以台制华”的策略需求,更适合扮演“带路党”的角色。国民党若以“亲美”为荣,与民进党争相谄媚讨好美国,势必会沦为被动状态。在美国呈现“结构性反华”的当下,国民党实质上难以获得美国的青睐。并且,国民党若持续展现“坚定亲美”姿态,一方面会在台湾岛内强化民进党“亲美抗中”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会被美国加以利用,用于“教化”民进党更加无底线死抱美国大腿,方可不被替代。

在笔者看来,若国民党有意扮演稳定台海的关键角色,“扮演区域安全、稳定的力量”,在两岸关系发展层面发挥不可替代的角色地位,进而斩获多数乐见与主张两岸关系正向发展的台湾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大可开大门走大路,淡乃至摒弃“亲美”论述基调,回归中国国民党应有的政党本色,与大陆共同致力于推动民族复兴,共享两岸中国人的荣光。中国国民党应珍惜党名中“中国”两字的深刻内涵,意识到若充当美国牵制中国大陆的策略工具,不但会丧失政党主体性,完全没有出路可言,而且也与该党大佬不断诉求的民族与文化认同背道而驰,甚至由于未能展现中国政党的应有格局和责任担当,而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