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用行动让台青看到大陆的美好和机遇

来源: 2024-12-30 16:42

台青社区营造员杨于萱(左二)在驻点的厦门海沧过坂村内与村民合影。


杨于萱的故事,要从学生的一句质疑说起。在台湾联合大学担任文学教师的日子里,杨于萱带着学生一边教书,一边做社区规划,每年寒暑假还会带学生来到厦门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每当她向学生介绍大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机遇时,总有个别学生质疑:“老师,您自己都不在大陆工作,凭什么这样说呢?”

为了给台湾学生一个最真实的答案,也为了验证自己心中的那份向往,2019年,杨于萱毅然踏进厦门,成为海沧区过坂社区的一名社区营造员。这一步,对她而言,是跨越海峡的勇敢一跃,也是她乡村振兴梦想的起点。

在过坂社区,杨于萱借鉴台湾的社区营造理念,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底蕴,不断推出新的项目,乡村创意民宿、农家咖啡庭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就是想亲身实践给学生看,这里确实像我推介的那样,市场大,机会多!”杨于萱笑着说。

在过坂社区的成功实践,让杨于萱更加坚定了在大陆发展的信心。她觉得,做乡村振兴,必须有特色产业的支持。经过多方考察,2022年,她在集美区创办了厦门闲闲文创有限公司,并入驻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在基地协助下,她从集美区领到了租房及办公场地补贴;在基地指导下,她获得了集美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启动扶持资金,无论是不明白的生活问题,还是不了解的相关政策,都可以从基地得到满意的答复……

“在集美扎根发展,没了后顾之忧,心里特别踏实,公司业绩也越来越好。”杨于萱说,入驻基地后,公司接了不少单子,涉及特色产品文创包装设计,营地、民宿运营规划,以及村庄整体规划等,业务还拓展到了漳州、泉州等周边地区。

除了沉下心来做好文创设计,杨于萱还耐心倾听村民的需求和意见,将他们的智慧和创意融入设计方案中,让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度和故事。

在杨于萱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搭建一座连接两岸青年的友谊之桥。她深知,只有让更多的台湾青年走进大陆、了解大陆,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岸的融合发展。因此,她经常向身边的朋友、亲戚介绍大陆的创业环境和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来厦门创业就业。

杨于萱深知,两岸的融合不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民众文化和心灵的交流。因此,她积极参与各种两岸交流活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向台湾青年传递正能量和信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台湾青年看到大陆的美好和机遇,从而投身到两岸融合发展的事业中来。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