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痔疮 不再坐立难安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通讯员/曾昭红 陈雅玲
说不出的痛!长痔疮好痛苦,不但排便时疼痛非常,严重时甚至坐着就会痛。
一直以来,大家谈“痔”色变,多是因为“痔”发作时疼痛难忍。反复出血及传统手术后痛不欲生,但随着“痔”的微创技术的开展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现在痔疮的微创手术治疗已不再会像从前一样痛苦不堪。
究竟我们对于痔疮了解多少?如果得了痔疮,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呢?本期特邀厦门市第三医院肛肠科沈鸿革主任医师为我们答疑解惑,以便更好地做到治“痔”防“痔”。
久站久坐或长期便秘易引发
痔疮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肛门疾病,常言道“十男九痔”、 “十女十痔”,可见痔疮患病率之高,覆盖率之广。
据沈鸿革介绍,所谓的痔疮,就是肛门附近的血管因为受到压迫而产生严重静脉扩张淤血所致。一般情况下,我们久站之后,下肢很容易形成静脉曲张,同样地,用力排便,肛垫下移也很容易使原本就长在肛门附近的静脉曲张膨大凸出。总之,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淤滞形成的团块。
由于生活压力与工作环境的因素,痔疮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隐疾,尤其是20至50岁的人最容易发生。
沈鸿革告诉记者,厦门痔疮的发病率在全国而言不算太高,但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全国痔疮患者有5亿人,每年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年轻患者占了很大比重。他坦言,这与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关系。
长期食用刺激食物,导致肛门充血,从而诱发痔疮;食物过于精细,使肠内容物减少,继而导致便秘,引起痔疮;此外,不良的大便习惯,包括上厕所时有玩手机和看书的坏习惯,使排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引发痔疮疾病;排便过于用力,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致使疾病发生。沈鸿革还特别补充道,有长时间需要坐姿、站姿的工作者以及孕妇因腹压增高,盆腔充血,导致直肠静脉回流障碍,也极易导致痔疮发作;此外,患有慢性咳嗽、长期不当使用肛门软便剂、灌肠剂者罹患该病的概率更高。
记者了解到,痔疮常见的症状包括解便疼痛、解便带血、解便时出现痔疮脱垂、肛门瘙痒感、便秘等症状。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外痔在肛门处可以摸到肿块,故较易察觉;而内痔则要依病患的症状及检查来确认诊断;混和痔则是同时合并有内痔及外痔。
无症状者不必特别治疗
不管内痔还是外痔,并没有哪种更严重的说法,而是根据病人本人的感觉而定。沈鸿革说,一般无症状的痔疮,不致于造成日常生活不适,可以不必特别治疗,但若是症状严重,如解便不易、肛门疼痛不舒服、解便出血量多或痔疮脱垂无法复位而产生不适及不便时,则需即刻求诊。
一般说来,有一个评估内痔严重程度的称为内痔四度:第一度的内痔会流血,但它自己会止血,而且不会掉出来;第二度的内痔它不但流血,还会掉到肛门外面来,但上完厕所会自己缩回去;第三度的内痔不会自己缩回去,而是要靠手把它推回去;第四度的内痔则是怎么推都推不回去,会卡在肛门外面,变得非常痛苦。
记者了解到,第一度的痔疮可以透过饮食的控制及药物治疗去改善它,如果病人觉得没什么不舒服,也不一定要刻意去治疗。如果已经发展到第二度,会流血、会脱出的痔疮,通常会建议用注射治疗,或是配合内痔套扎手术等治疗。如果到了第三度、第四度的痔疮,就要考虑住院做痔疮切除的手术。
不久前,沈鸿革接诊了一名痔疮便血、脱出非常严重的中年患者。该患者还有贫血的症状,由于长期久坐,经常饮酒,嗜食辛辣食物,该患者是痔疮环状突出嵌顿,无法回纳,来就诊时头晕、肛门疼痛,无法独自行走,需家人扶行。
见状,沈鸿革立即安排患者住院并予以止痛消肿处理,第二天立即行痔疮微创手术-TST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行走,术后第二天沈鸿革查房,便被患者告知肛门无明显疼痛,行动自如,跟刚来就诊时判若两人,术后第五天患者便出院了。
解除症状比改变痔体更有意义
较于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沈鸿革坦言,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这两种痔疮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已十分成熟。
对此,沈鸿革解释道,TST利用不同的开环式窗口,并非将肛垫全部切除,遵循人体痔的形成机制,保留正常的肛垫和黏膜桥,更加符合肛管形态和生理,有效预防术后肛门狭窄。通常,TST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正常排便,术后肛门狭窄、术后水肿、术后疼痛、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极少出现。
现在,沈鸿革每天都有4-6台的痔疮手术要做。多年的经验,在沈鸿革看来,较于其他痔疮手术,PPH、TST微创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复发率低等优点。除此之外,沈鸿革说,现在他们还开展硬化剂内痔注射、弹力线套扎器内痔套扎等方法,不仅无痛苦,恢复快,甚至可随治随走。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一次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痔疮一旦形成,痔疮不会因为治疗而完全消灭,比较严重的痔疮经过手术治疗,或是比较轻微的痔疮用药物治疗之后有可能会缩小,但如果生活习惯不做调整或饮食习惯不改变的话,很快就又会复发。90%以上的人身上都有或轻或重的痔疮。医生的目标不是把痔疮完全消失,而是如何让它不再困扰病人。
用沈鸿革的话来说,解除症状比改变痔体更有意义。所有的药物、手术都能达到很好的疗效,但是只有彻底地从生活习惯做改变,痔疮才会不再困扰我们的生活。例如饮食要多吃高纤食物,不吃辛辣油炸食物,尽量多吃青菜水果,适度调整生活压力,保持固定的睡眠习惯,另外就是在生活上尽量避免接触烟酒,痔疮很严重的病人最好能戒烟酒。这样的话术后复发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基本能保证你不再受痔疮困扰。
链接:
预防痔疮原则
预防胜于治疗,平常应有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免发生痔疮,尤其痔疮治疗后,更应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避免痔疮再复发。
1.多吃蔬菜及水果等富含纤维质食物。
2.多喝水。
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麻辣锅、咖啡、酒类等。
4.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5.每天固定排便时间,避免便秘,且排便时不应用于过力。
6.蹲马桶不超过10分钟。
7.勿久站久坐,常走动或原地踏步。
8.刚起床时喝点牛奶或水,促进大肠蠕动。
另外,在生活保养方面,每天温水坐浴,一次不超过5至10分钟,或是经常泡温泉,也能够促进肛门血液循环,不易引起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