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早诊断早治疗,胃肠道疾病可防可控

来源: 2019-12-31 17:08

早诊断早治疗,胃肠道疾病可防可控

/图 《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通讯员/陈雅玲

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盲肠炎、胃炎、肠炎、胃癌、大肠癌……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能源供应站,人类的消化系统上起口腔,下至肛门,胃肠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胃肠疾病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疾病,几乎所有的年龄层都可能发生。 

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胃肠疾病的关键。厦门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银坦言,大多数早期的胃肠道肿瘤通过治疗以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如果到了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会明显降低,只有10%-50%左右。

随着现代人生存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饮食不规律成了常态,患胃肠疾病的风险也就增大了。如何预防胃肠疾病的发生,做好肠胃的保健之道,王银坦言,养成良好的、规律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胃溃疡是离癌症最近的溃疡病

冬天是心血管、呼吸道疾病好发季节,其实肠胃不适也相当常见。每年冬季,随着冷空气南下,因胃肠不适、黑便、血便等症状到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都会骤增。

胃肠道疾病种类多,诱因也多。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包括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癌,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以及遗传性、损伤性疾病等。

据王银介绍,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原因很多,一种疾病往往是多种原因引起,但目前病因尚不明确。除了先天性、遗传性的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也会增加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

便秘、胀气、腹痛、食欲不振等是常见的胃肠病症状。但这些症状有些与一般消化不良或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相似,所以常会被忽略了。对此,王银特别解释道,常见的胃病,比如上腹部的不时隐痛、进食以后有胃胀的感觉,抑或是大便习惯、大便形状的改变等,这些都是容易忽视的症状,但出现这种情况,身体可能存在潜在的胃肠道疾病。

一般来说,当你在饭后一个小时之后,感觉上腹部有烧灼样的疼痛或者钝痛,然后自己会慢慢减轻,这就是典型的胃溃疡症状。此外,假如 常常感觉到饥饿、胃部不舒服、胃部饱胀、嗳气、反酸等,都要考虑是否胃黏膜已经出现溃疡。

提起溃疡,很多人会想起口腔溃疡,不就是上火了吗?有什么要紧的。口腔溃疡也许忍忍让它自己恢复,可胃溃疡却不同。

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当心,因为不疼,很多老人得了胃溃疡,自己根本不知道一旦胃有不舒服的感觉或者心窝痛,就要去医院检查。倘若吐出咖啡样的液体,别以为是火气大,很可能是胃出血了。

假如在胃溃疡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及时治疗,一般服药四到六周,病情就可以得到明显控制。只是,在疼痛等症状缓解之后,还要继续维持治疗2-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行。

王银告诉记者,她见过很多年轻人,得了胃溃疡,自己不当一回事,随意停药甚至根本不治疗。至于饮食和生活习惯,依然我行我素。而这样做的后果只有一个,让胃溃疡反复发作。所以,大家不仅要遵医嘱服药,还要坚持服药,千万别稍有好转就擅自停药或者换药。


40岁以上是胃肠道肿瘤的高发人群

在所有的溃疡疾病中,胃溃疡是最应该警惕的,因为它离癌症最近。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之所以会出现溃疡,是因为胃黏膜被胃自身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掉了。王银特别提醒,当胃部疼痛从规律变为不定时发作,当钝痛变为隐痛,当你服用之前治疗溃疡的药物不再管用,当出现黑色甚至柏油状的大便时,另外可能会有恶心、上腹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胃癌是闽南地区高发肿瘤之一。

胃癌的早诊早治很重要。许多人对长期上腹部不适忽视不管,拖延诊治导致病情进展。王银坦言,“我们临床接收的胃癌患者中,中晚期占了绝大部分,着实令人遗憾。王银说,出现上腹部不适应及早就医,定期做胃镜检查,发现问题及早诊治。

对胃癌高危人群,如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者,应定期复查,尤其提倡做胃镜检查。

针对胃癌患者,王银建议,平时要少吃过硬、过烫和腌制、烧烤、油炸食物,保持身心愉悦,戒烟限酒,多摄入新鲜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香菇、绿叶蔬菜等)、水果、绿茶等,均有助于预防胃癌。

 “正所谓‘病从口入’,饿肚子的时代,胃肠道肿瘤发病率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胃肠道肿瘤发病率不断升高。王银告诉记者,胃肠道疾病可能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40岁以上人群是胃肠道肿瘤的高发人群,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久坐办公室、抽烟、饮酒、喝浓茶都会增加大肠癌发病率。值得注意的是,亲属中有大肠癌患者的人,患此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高34倍。

据王银介绍,近年来,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而许多人对预防肠癌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耽误了诊断和治疗。

记者了解到,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排在恶性肿瘤前三。数据显示,在中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美国人肠癌平均发病年龄是69.8岁,中国人则是48.3岁,且不少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

诚如王银所言,消化道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无明显症状。目前消化道肿瘤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早期发现,对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是目前发现消化道肿瘤的最佳策略。


80%以上的大肠癌与肠息肉直接关联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肠癌并非不能预防。

60岁的黄女士听说附近的卫生院有免费的癌症早期筛查,便与老伴结伴前往。经过检查,黄女士的粪便潜血测试结果呈阳性,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卫生院让黄女士先回家好好休息几天,一周后再进行第二次测试。

一周后,黄女士的粪便潜血测试结果仍呈阳性,卫生院立即联系市第三医院为黄女士做进一步细致、全面的诊疗。王银说,隔天他们便按照同安区总医院事先制定的大肠癌筛查流程,为黄女士开辟绿色通道,进行消化内镜检查,胃镜下没有发现异常,但在肠镜下发现黄女士肠子长有一块长蒂息肉,长3.5厘米,宽2.5厘米,同时还伴有许多小息肉,医生直接在消化内镜下对息肉进行了切除。在短短半小时内,黄女士的大小息肉被切除得一干二净,当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王银告诉记者,黄女士切除出来的息肉大小及表面形态判断,息肉已经存在一定时间且表面已溃烂,很有可能发生癌变,如果没有这次早癌筛查,等到有症状再来检查,结局肯定就不一样了。

王银坦言,研究表明,80%以上的大肠癌与肠息肉有直接关联。因此,一旦检查到肠息肉,切不要掉以轻心,特别是年轻人。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内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大肠息肉的最佳手段。

此外,王银还特别提醒,由于大肠癌约有5%为多发,术后每年定期肠镜随访很重要,如果早期发现肠息肉应立即切除,可以减少大肠癌的再次发生。而大肠息肉有30%左右为多发,再加上结肠息肉容易复发,因此患有结肠息肉的病人,建议术后定期随访。

不过,说到肠镜检查,许多人望“镜”生畏。其实,现在的无痛胃肠镜检查,一点都不可怕,简而言之有四步骤:护士打个针——麻醉医生推点药——进入梦乡、医生检查——治疗结束,清醒后回家。所以现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开展使患者检查过程中无痛苦。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