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永春夹际村:百年书卷气 十里稻花香

来源: 2020-06-03 17:34

永春夹际村:百年书卷气  十里稻花香

/《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台赛摄影师  潘登   通讯员/姚德纯

群山环抱中,碧水缠绕间,一栋栋古厝乍然出现:木墙边叠着高高柴垛,木门框上贴着红红对联,左边一池清清山泉水,右边几畦绿绿蔬菜地,屋前一只白底黑点狗在慵懒漫步,黑瓦上,一柱白色炊烟袅袅,时而摇右,时而摆左,时而笔直向上……

泉州永春县仙夹镇夹际村地处安溪、南安、永春三县交界,这里见不到太多工业文明的痕迹,见到的是山静、水静、树静、云静,风烟皆静。

自郑氏始祖迁入夹际已有560多年历史,至今后裔已传至二十四、二十五世。夹际村不大,却有近两万的旅外侨亲,名副其实的侨乡,还是福建省十大传统古村落。悠悠岁月,赋予夹际村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底蕴。


处处见古树

从厦门本岛驱车,进入泉州永春县仙夹镇后,就仿若在云海上穿梭,在森林里前进,车子一直转弯、爬坡,每上一个坡都会稍微停了一下然后继续加足油门……我们的车子小心翼翼前行,这时候往山下看,却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往对面山看,蜿蜒的一条长长的路像浅色的带子,缠绕山间。进入夹际村,就进入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下车后,眼前豁然开朗,山坳里、田园间,娇嫩翠滴,藤叶间散发出阵阵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一扫一路颠簸的倦意。如此怡人的空气,怪不得很多村民坦言到城里住不惯呢。放眼过去,到处可见许多竹子、茶园梯田,或在山脚下或在路边或在屋前屋后。

漫步村道,多种古树映入眼帘。或枝繁叶茂,或老态龙钟。在村中一座古厝边,一株350多年的夫妻银杏树格外吸睛。与周边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致不同的是,黄叶满枝头,金黄明艳,清风徐来,片片黄叶随风摇曳,掉落地上,偌大的地面也被染成了金黄色,老人在这里话仙,小孩和落叶嬉戏。

之所以被村民称作夫妻树,原来是银杏树在距地面60厘米处分为两杈,如果遇上结果期,就可看到外杈没结一个果实,内杈则是青果累累。为何有如此景象?谜底就是外杈为雄,是“夫”,内杈为雌,是“妻”。虽说雌雄分成两杈,但其枝叶交融,相依为伴,仿佛高大伟岸的丈夫,百般呵护着它的妻子,遮风挡雨。续写着当初栽树人对爱、对家的美好愿景。

据仙夹镇副镇长姚德纯介绍,这棵银杏树是清朝夹际进士郑良士夫人的“陪嫁树”,已有近350年的历史了。据郑氏族谱记载,郑良士,生于清朝顺治5年(公元 1648年), 他自小聪明,饱读诗书,二十多岁娶亲时,新娘周氏娘家特地选择了这棵银杏树苗作为“陪嫁树”, 祈盼这对新人能像银杏般千里系姻缘、子孙繁万代。两位新人亲手栽下了这棵希望之树。

从此,银杏树茁壮成长,开花结果,长久不衰。而这对新人则相亲相爱,儿女满堂,代代兴旺。现在村民和旅客将“夫妻树”跟“连理树”都当作“神树”朝拜。

无独有偶。位于村道另一侧的连理树,同样有一段故事传说。早年夹际村,山多地少,为了生计,许多夹际人选择下南洋谋生。一对年轻男女婚后第二年,丈夫就决定下南洋谋生。

在离开前一天,两人相约在路口边各自种下一棵树,等那树长到碗口大的时候,丈夫就会从南洋回来。丈夫种下一棵拐枣(万利梨),妻子种下一棵香樟树。

起初几年,丈夫还按时寄钱寄信回来,妻子在家孝敬父母,养育小孩。二战时期,两人断了联系,每每过节的时候,妻子总是到村口等,不曾放弃过。随着时间推移,也许是那妻子痴情,当初种下的两棵树越长越近,竟然长在一起了。那年拐枣结果时,丈夫从南洋回来,接一家老小到南洋安居。故此树被称为“连理树”。

>>在夹际村,村民们过着种菜、养花伺草的悠哉生活,是永春有名的长寿村。


满满书卷气

古木古树是夹际村的一大看点。行走其间,好不惬意。彼时恰值稻谷刚种下,除了古树可赏,路两边的稻田碧波荡漾,向着远处葱郁的小山延伸而去。三两村妇一边忙于耕作,一边唠嗑着家长里短,经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鹭鸟在田间翩翩起舞,时而低头弄羽,时而空中盘旋,绿油油禾苗照着雪白的鹭影,画面温馨且浪漫。

夹际溪便蜿蜒在这一片田园中,如同一条龙横卧在两山空旷的地带中,给夹际带来灵气,碧溪堂沿溪而建。

碧溪堂为古代皇宫式建筑,有九个正向厅和十八个房间,所以碧溪堂又名九厅十八房,实属书院。之所以叫碧溪堂,听村里的老人说,是因为私塾引溪流的水从后门的天井穿过整个碧溪堂庭院,再从前门流出来,学子们坐在教室就可以听见潺潺的流水声,间或还会从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声,仿佛置身于山林间读书一般,让读书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享受。整幢私塾具有晴天可以晒太阳,雨天不湿鞋,冬暖夏凉,通风遮光舒适安全的各种功能,众多的石雕、木雕、灰塑、对联等装饰,营造了九厅十八房高雅的氛围。

经过修旧如旧后,这里依然沿袭书院的功能,平日里放学,村里的孩子们就到这里看书、写作业,节假日不同主题的研学、手作课也在这里相继开展。

村子坐落在群山环抱下的小盆地,环眼四周,千山同碧,翠色欲滴。生机勃勃的公鸡母鸡小鸡或觅食,或嬉戏,或踱步,或休憩,一派怡然自得模样。

午后时分,夹际村130号的村民郑美越正蹲坐在自家门前阅读关于中医类的书籍。今年80岁的郑美越是土生土长的夹际人,她告诉记者,早些年跟着孩子到广州住,但碍于腿脚不利索,住城里不方便,没过多久,她就又回到夹际村生活了。平日里,除了种种菜,郑美越就喜欢看看书。

同郑美越一样,郑国平早年在厦门从事园林工作,可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五六年前,他独自一人回到夹际村,过起养花伺草的日子。古厝的大埕前、侧门边、庭院中,都摆放着他精雕细琢的花木,充满生气。虽然小孩、亲戚都在厦门,但自从回到夹际村后,也就家族聚餐,郑国平才会到厦门一趟,但每次都是当天往返,因为家中的花木们让他尤为牵挂。

不管在郑美越还是郑国平家,记者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所居住的房子,都是红砖古厝,而且异常气派,上下两进,拥有二三十间房间,门庭开阔,雕梁画栋异常精致,一看便是过去大户人家的杰作。

郑国平告诉记者,这是早年大伯跟父亲下南洋闯荡后,回家建的,过去家族中三四十人都住在这古厝里,别提多热闹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大队收割完的稻谷都堆放在这里,每到稻谷收割季节,村民们将脱了穗的稻草捆成垛,整齐地立在古厝前的大埕晾晒。回想起当年光景,郑国平意犹未尽。


>>碧溪书院发动本村及邻村在家妇女,成立“蒲乡姐妹”志愿者小团队,宝妈们带着孩子开启课余生活自主学习新模式,自我成长。
03>由华侨捐建于民国时期的夹际小学保存完好,但已不再上课。


浓浓侨乡味

游览夹际村,古树、古桥、古厝等比比皆是。历尽岁月沧桑的文物古迹,让人感受到夹际村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全村至今保留完整的古名居有60几座,包括上林祖厝、碧溪堂、杏春堂、寿萱堂、华端堂。那些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正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深厚的侨乡历史。

数百年来,这个村子处在偏僻的高山上,好像空中花园,远离城市烦嚣,这里见不到太多工业文明的痕迹。全村3000多人都是郑姓。

据史料记载,夹际郑氏是宋朝著名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世称夹漈先生)的后裔由莆田迁至德化,并于明朝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迁民在这里。

夹际在闽南语叫做“乞蔗”,听起来好像跟叫乞丐一样,让人觉得夹际很贫穷。事实上,它的地名还是很有含义的。现在认为夹际地名含义由来有三种:其一,以地形取名,因夹际两边是山,中间夹一溪水,水尾成一瀑布,故称夹际;其二,族谱上有记载:因夹际由莆田迁居而来,莆仙方言,夹际叫“吉蔗”,谐音“乞蔗”。其三,以郑樵号夹漈先生为名,别名乞蔗。

在夹际村流传一句俗语:“夹际人出海成龙”。这里,名人辈出,清朝进士、菲律宾侨领郑玉书、民国时期的画家唐蕴玉、东南亚面粉大王郑仓满、菲律宾金融界的龙头郑少坚,无不是各行各业的翘楚。

在夹际村,总能邂逅关于“侨”的元素,古厝中的花砖、墙体上的壁画等,无不诉说这里浓浓的侨味。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面粉大王郑仓满了。

出生于夹际村的郑仓满,因家贫于1924年南渡印尼。青少年时期辍学做工,后来从事小规模的商贩活动。1961年,他赴新加坡创办第一间面粉厂——百龄麦有限公司,该公司很快就成为新加坡最具规模现代化工厂之一。到上世纪70年代,郑仓满担任董事主席的百龄麦发展成为国际集团公司,并在国际面粉业享有盛名,郑仓满也因此被誉为“东南亚面粉制造大王”。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正是有这份浓浓故土情,自1955年起,郑仓满在家乡捐建了夹际水电站、夹际中学礼堂、永春医院铭善楼,新建永春医院病房楼、岵仙公路、仙夹水泥路、仓满幼儿园、仓满体育场等,此外还多次捐款救助灾民,帮助贫苦学生上学。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