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古厝过唐山: 闽南文化是台湾古厝的源头

来源: 2020-11-13 16:17
古厝过唐山:

闽南文化是台湾古厝的源头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图/台赛摄影师  黄子明

闽南古厝,是闽台老一辈的情感记忆。有人曾说,这是敞开着的一扇扇充满温暖而疏远记忆的大门。
唐朝中晚期时,福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福建丘陵山地多,可耕作的平地很少,随着人口增长,地寡人稠日益严重。宋元时期开始,便陆续有福建特别是闽南人渡海去尚未开发的台湾谋生。
明清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入台,因怀念祖籍地,便依照闽南风格建屋,闽南文化逐渐成为台湾建筑文化的主要源头。

>>姚洪峰(上)说,早期台湾古厝建筑材料取自闽南,不少出名的大木匠师来自泉州。图/台赛摄影师  潘登


建筑材料取自闽南
红砖白墙燕尾脊,马背骑楼和尚头。行走在台湾,这种闽南风格的建筑,已成为一大景观,诉说着过往的历史。据了解,目前,台湾有1600多栋古建筑被列入保护范围,其中红砖建筑至少占一半。
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天海告诉记者,台湾早期传统建筑大多模仿闽南古厝风格,连木料、石材、砖瓦等建筑材料都取自闽南地区,在福建加工后,再用船运至台湾,于是有“泉州买石、漳州买砖、福州买木”之说。
不仅如此,甚至连建筑中的木石、泥水工匠,也大多从福建闽南,特别是泉州、漳州延聘至台施工。
泉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文博副研究员姚洪峰说,早期台湾最出名的大木匠师就是来自泉州府惠安县崇武溪底乡,时称溪底派,溪底派最为人熟知的是王益顺。
记者了解到,王益顺的先祖因曾修建泉州开元寺而名声大噪,溪底派遂成为福建最出名的木匠帮。1919年王益顺受邀到台湾参与台北龙山寺改筑,此后他停留在台湾的时间长达十年,他对台湾的寺庙建筑深具影响力。现在寺庙常见的蜘蛛结网藻井、轿顶式的钟鼓楼、龙柱上端出现的希腊或罗马式柱头及其他一些特殊技巧,如台北孔庙的大成殿使用斜拱,新竹都城隍庙采用减柱法等,都是王益顺首创或首次引入台湾的,他所创作的这些建筑技巧成为台湾近代寺庙建筑文化的新里程碑。
根据台湾著名学者李干朗的调查,王益顺在台多年,带去许多惠安溪底派工匠,台湾许多著名的传统建筑,大多出自惠安工匠之手。
惠安以石匠著称,明代崇武就出现许多有名的石匠,其中以五峰地区的蒋姓石匠师最负盛名。清末民初,惠安工匠蒋金辉等人承揽台北万华龙山寺的建筑工程,其建筑之精密,结构之精细,雕刻之精美,在台湾引起极大轰动。当时台湾各地的寺庙庵堂和大户豪宅建筑都专聘惠安崇武五峰的蒋姓工匠主持,以至流传着“无蒋不成场”的说法,台湾鹿港天后宫与台北龙山寺为其代表作。其中建造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台中县沙鹿镇青山宫、咸丰六年(1856年)的台北艋舺青山宫,均是依泉州惠安青山宫而建,木、泥、石工匠均是从惠安过去的,泥水匠师主要出自惠安官住地区。

姚洪峰告诉记者,那时,来自大陆的工匠被称为“唐山师傅”,闽南匠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后来,他们在台湾定居,继续从事建筑行业,闽南风格的建造手艺得以延续, 并逐渐形成台湾的建筑工艺体系。

>>台湾板桥花园(上)就是模仿漳州角美的林氏义庄(下)建造的。


从外墙到屋内的红地砖
时至今日,不少闽南风格的营造工艺依然在岛内得以完整保留。
在彰化县鹿港镇,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的专家们曾拜访过交趾陶制作大师林洸沂。交趾陶相传是源自闽粤一带的传统陶艺,全凭陶艺师用双手及竹篾将陶土片片贴合、修饰,再以多彩釉细工着色使其绚丽。
林天海表示,“在闽南一带,交趾陶已鲜有应用,但台湾还完整地保留着这种古法工艺。”
鹿港先民大部分来自泉州。大量先民移垦鹿港,商船云集,街市繁荣,店铺货栈林立,街市聚落迅速形成,鹿港成为台湾与福建往来的重要港口。《台湾史志》载:“泉州文化全盘移嫁来台,造就了台湾开发过程中的‘鹿港文化期’。”鹿港的信仰文化、风俗习惯、建筑艺术均直接受泉南文化深远影响,所以有人曾说,“泉州为鹿港之原乡,应毋庸置疑”。
根据《鹿港老照片》一书中的记载,鹿港在乾隆年间曾有一条长达1公里的“不见天街”,名为五福大街,由顺兴街、福兴街、和兴街、泰兴街和长兴街组成。街道上方搭盖屋顶,不受日晒雨淋,这条街是模仿了厦门、泉州的街道形式。闽南一带从外墙到屋内的红地砖,在鹿港老街也可见到。
与很多高度商业化的古镇不同的是,鹿港小镇可以说是台湾生活面貌的缩影,全台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闽南式建筑“古市街”。漫步于铺着红地砖的街道,两旁的古老宅第、古朴门窗和门联,都透露着昔日人们的生活。因为没有铁轨,河港又淤塞,一直到现在鹿港小镇依旧是小镇。1784年的传统的原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老街坚守传统工艺文化、乡情人情的在地居民,让这里古韵流转、生生不息。
从事文史研究的嘉义市闽南语文化教育学会理事长高基荣坦言,闽南传统古厝在台湾主要沿着港口一带分布,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蔓延,现在规模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台南、彰化、基隆、新北等地,这种分布与早期闽南先民迁徙轨迹无不相关。
台湾板桥花园就是模仿漳州角美的林氏义庄建造的,板桥花园的一个半月形水池和角美故居前的半月形水池样式同出一辙,而厦门菽庄花园的“母园”则是台湾的板桥花园。这其中就蕴含着林家子孙对故土的深情。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莆山林氏第十四世林应寅只身从老家角美镇埔尾村渡台,以设账收徒教学为生。1782年,林应寅次子林平侯也来到台湾,经营大米、盐务、樟脑等大宗生意,后来开垦土地,设立钱庄,贸易通往南洋,终成台湾首富。
当时林平侯在台湾由于思念故乡的祖居就模仿角美故居建造板桥花园,经过林平侯及其儿子国华、国芳以及孙子维让、维源三代人建成,总共花了40多年的时间。板桥花园占地5万多平方米,建造之精美,规模之宏大,在台湾首屈一指,是典型的闽南式园林。

由咾咕石墙与玄武岩建造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闽南建筑文化在台湾也融入了地域特色,譬如由于岛内不宜开采片石,以粗砂粒为主要原料的“洋灰洗”工艺得到更广泛运用。
就地取材是闽南古厝建造中的一大特点。咾咕石墙与玄武岩建造而成的闽南式古厝,隐约响起四句哼唱而成的褒歌,歌曲用闽南语哼唱显得格外逗趣,这是澎湖二崁聚落独有的景致。
在西屿乡二崁村留存有一幢名列县定古迹的陈家百年古厝,此外,重新整修完成的传统闽南合院建筑群,保持传统聚落风貌,并再利用为各式各样博物馆,且活化传统产业,如二崁传香、杏仁茶等,走在古色古香又纯朴的二崁聚落古厝巷弄间,是每一位游客在这里追古思情的好地方。 
二崁聚落全村姓陈。明朝末年,陈延益先生从金门渡海来到澎湖,在竹湾南侧的龟山山脚下从事农渔业,成家立业,传宗接代,陈氏聚落形成,后迁徙至竹湾附近的二崁定居,于清朝道光年间逐渐发展成一个聚落。
陈家古厝为三进平房大厝,以当地石老石与玄武岩为墙身,支撑屋顶结构,并以彩绘瓷砖、交趾陶、泥塑等为装饰。瓦房、条窗、马背,完全闽南传统建筑形式,为民风淳朴的澎湖与二崁聚落增添传统工艺之美。
二崁聚落,一石一瓦,都令人着迷。一栋栋古厝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一个传奇,它们承载着历史,在时光淬炼中,也为外来文化所影响,融入了多元的文化元素,但始终不变的是闽南文化这一根本。
位于新北市三峡区的三峡老街,为清朝乾隆年间,福建省泉州安溪人士渡海来此屯垦的发迹地,老街范围主要在“民权街”一带,长约260公尺,是台湾保存最长的老街之一。
三峡老街是一条S型依地势而建的街道,充满古意的建筑,相连不断的红砖拱廊及巴洛克式立面牌楼,吸引许多古迹爱好者疯狂朝圣。
 “民权街”旧名为三角涌,晚清时期的三角涌以制茶、染布、樟脑为主要产业,并善用河道水利之便,将货品向海内外销售,是昔日繁华时代的老商业街。
老街屋的正面以红砖为主要材料,前段有许多两层楼高的房子较为华丽,楼顶凸出部分的“山墙”呈三角构图,传统称山尖形,这种建筑特色在早年是财富的象征。而屋顶的收头,有圆球形、平顶形、叶纹形、瓶形等不同形状,这些图形装饰皆有其寓意,入花瓶象征平安的意思。
日据时代,市街经过改正,道路也做了一番整顿,成为一条整齐光鲜的现代化街道。经过时间流逝,如今已经摆脱喧嚣,只剩一幢幢的红砖拱廊建筑、巴洛克式立面牌楼,寂静诉说着昔日商业区街屋的繁华。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