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这四位台青把登鹭创业作为优选

来源: 2021-02-01 16:20
合伙人  乐运动
这四位台青把登鹭创业作为优选
文/《台海》杂志记者 刘舒萍 图/唐光峰
你有多久没运动了?
单杠、滚轮、小跑步、拉背、卧推、杠铃……在软件园二期旁,有一家台味很浓的健身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天晚上,有不少下班的白领前来健身。健身馆的合伙人全都是台青,分别是1972年出生的戴宏洲,1974年出生的江志崇,1982年出生的蔡志辉以及1992年出生的王又瑄。
若拿《西游记》里角色的关系来解读,江志崇好比是唐僧,他是核心人物,有理想,有经验;蔡志辉则像是孙悟空,从厨师转行做健身教练、合伙人,一路打怪升级;最年长的戴宏洲是沙僧的化身,稳重、专注;年纪最小的王又瑄教练是气氛组担当,扮演的是“二师兄”猪八戒的角色。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分工合作,最终成功完成西天取经任务。2019年,四位台胞在厦门找到了创业的契机和梦想的力量,开启了他们的登鹭圆梦之旅,他们说,登鹭创业是最优选择。

从健身中获得快乐和健康
初识江志崇是在“惠台政策措施宣传月”活动中。2020年10月,由厦门市台港澳办牵头组织的“惠台政策措施宣传月”活动在团结大厦举行,来自台北的江志崇参加了惠台政策宣传会。台上详细解读,台下认真记录,全场听下来,江志崇直言:“原来可以申请的面向这么广泛,主要关注资金方面的补助,目前还用不到,也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用到。”
2019年,江志崇登鹭开办了健身房,推广快乐健身模式。近年健身风潮风靡两岸,健身房一间一间地开,健身教练也成为一种新兴职业,吸引不少热爱健身的青年前仆后继加入,但究竟该如何才能从这一行中脱颖而出呢?江志崇的理念是不走大型店路线,在细节上体现台湾的服务优势。
他认为健身房是一个初期投入很大的项目,器材、场地、人员开支不菲,如果资金准备不充分,就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为了招徕顾客,不少健身房相互间打价格战,最终结果是扰乱市场,增加生存压力,最终被“大浪淘沙”。针对健身需求分众化、专业化的结果,江志崇认为传统上器械多、场地大的空间不再是必要,随着消费者越发理性,健身行业也在推陈出新,规模小学员少的健身馆,通过走成本低、小班制的模式,一样也可以深入周边写字楼。
江志崇告诉记者,这一经营理念可是经过了几年的验证。“我原来是做营养师,2015年大陆全民健身运动兴起后才接触健身行业。在台湾开设了健身房,在广州也曾有4家门店。”江志崇强调这一模式主要以教练为核心竞争力,以教练的专业技能为资源吸引学员,为学员提供更私密和个性化的服务;学员大多数通过老学员口碑推介。
“大多健身房的营销模式是销售健身卡以及私教课程。但这对于新手而言,并不合适。很多人购买健身卡后,因不知道如何使用器材,去了几次后就放弃了。”江志崇解释说,他们为会员也配备了教练,指导他们使用器械,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在这个阶段,教练免费教,不另外收费,直到学员认为自己需要进一步精进,才会针对性地提供一对一的私教服务。“我们希望大家从健身中获得快乐和健康,而非跟风去办健身卡。”为此,健身房以“乐来乐爱你”命名。
记者实地走访,也可感受到,健身房的运动氛围特别好,江志崇戏称自己是个打杂的,“还要懂得说笑话。”

让锻炼成为一种社交行为
“除了市场很棒之外,来到厦门完全没有违和感,来到厦门,特别人亲土亲,还有很多利好的政策。”据了解,早在2006年,江志崇就已经来过厦门,之所以选择将健身房开在厦门,既是理性选择也是感性需要,“我的祖籍在福建龙岩,2005年来大陆寻亲,找到了厦门的亲戚。后来,亲戚参观了我的健身房,强烈建议我到厦门开一家。”2019年,江志崇借着来厦参加亲戚婚礼的机会,考察了厦门市场,并最终决定落地发展,同时邀请三位合伙人一起加入,他们分别是戴宏洲、蔡志辉和王又瑄。
为了选址,江志崇和蔡志辉两人先行登鹭考察。二人徒步丈量了厦门岛内几个人流量大的地点,考察了火车站、厦门大学、禾祥西、白鹭洲、官任社区、软件园一期,软件园二期,软件园三期等地,最终落户在软件园二期附近,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流和潜在的市场,另一方面是相关政策有所扶持。
江志崇笑着告诉记者,开业不到半年,就招收了200多名的学生。不过,2020年初受到疫情影响,健身馆停业一段时间,团队借此机会,积极推动线上课程,拍摄教学影片。“刚开始的视频是跟健身运动最直接有关的,我们拍了一系列在家简单锻炼的短视频。”江志崇说,从2020年4月开始,健身房人流逐渐增加,这让创业团队满怀信心。
每个人来这里健身的目的不同,有人是为了控制血压血糖而想靠运动减少体脂肪,有人是为了要穿上比基尼而想练出漂亮肌肉线条,有人是为了缓解工作的压力和抽离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有人是被身边的人所影响……如何让学员学有所成,让以前可能不想要运动、不想去健身房的人,开始想要运动。承担主教练角色的蔡志辉有话说。
蔡志辉表示,虽然锻炼身体的方法众多,但也有不少人觉得“没有效果”“无法长期坚持”,因此通过社群化运营,打造充满社团模式的健身文化,让学员不是冷冰冰地运动,而是可以更自由地交流,使锻炼成为一种社交行为,不定期为会员举办健康食谱等活动,这样做可以藉助使用者的朋友和亲人进行口碑宣传,扩大影响力,“有时要靠美食来诱惑‘收买’学员。”
蔡志辉当初会开始接触健身,是因为体重超标,最胖时220斤,体检结果出来,多项指标超标,被家人勒令必须要减肥。在瘦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健身很有兴趣,成功瘦身后,决定往这一行发展。从一身肥肉到拥有一身健美肌肉线条,蔡志辉瘦身前后的对比照,也成为健身房的一个活招牌。
厨师出身,加上自己也非科班出身,因此在讲解动作时,蔡志辉会比一般教练更重视动作背后的原理,也更致力于提升相关知识,同时在饮食搭配上给予学员相关建议。不过,蔡志辉强调,想把健身教练事业做好,需要的可不只是专业知识,要懂得站在学员的立场帮他们想,和学员成为朋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让记者意外的是,健身房里竟然没有跑步机,对此,蔡志辉表示,大部分的健身器材都能兼顾多方面的作用,蔡志辉说,他的运动指导主要偏向于徒手或者就地取材,目的是让学员不要过度依赖于器械,他认为,除非是非常专业的健身,一般运动爱好者不需要用到很多器械,而是要学会想运动时,如何就地取材。

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王又瑄是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教练。大学时期学的是艺术专业,加上个性开朗活泼,王又瑄俨然气氛组的成员,除了授课外,还负责活跃气氛,搞组织策划等,健身馆的墙壁上有不少是她和学员们的合照。
与王又瑄交谈,可以感受到她的浪漫与天真,“台湾非常小,我从小到大都在台北,在台北读书、在台北工作,但我蛮向往外面的,身边有一些同学、学弟、学妹到大陆工作,他们也鼓励我到大陆发展。所以,当小江老师邀请我一起到大陆创业时,我立马就答应了,一是因为我信任他,二是我也看好在大陆的发展,我希望可以存一笔钱,到芝加哥玩一年。”就这样,王又瑄评估测算了一下,认为只有创业才有机会实现愿望,在她看来,大陆孕育无限可能,于是,王又瑄拉着行李来到厦门。
王又瑄说,担任教练让她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时候不只是她教他们,她也可以从学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也让她拥有更多不同机会。工作之余,王又瑄喜欢旅游,喜欢爬山,“不过,厦门的山太矮了,下一步,我想去爬黄山”,平日里最喜欢光临咖啡厅,她说,一杯咖啡的时间,可以带她重新认识厦门这座城市,因为经常造访某家咖啡厅,她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厦门人的友好与热情让她爱上了这座城市。
与王又瑄类似,蔡志辉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而来。蔡志辉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名台商,往返两岸二十多年,受父亲影响,自己对大陆并不陌生,在广州、天津等地呆过,也曾创业过,经营一家饭店,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给他上了一堂宝贵的创业课。
之所以来厦门创业,是因为他相信,西进大陆已成潮流和趋势,他说,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让他看不到前景,反观大陆发展潜力巨大,于是决定先来大陆发展,“循着父辈的脚步,西进大陆,打开视野格局的同时,也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就像我父亲那样。”蔡志辉如是说。

聚焦老人群体和上门服务
说起健身房,很多人会联想到:年轻人、肌肉、汗水等等,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中老年人。江志崇告诉记者,按照最初的设想,原本2020年计划发展中老年人这个群体,由最年长的戴宏洲主要负责。
在他们看来,老龄化极大地催生了中老年群体对专业健身运动的需求,而大多数中老年人身材走样又有钱有闲,更有毅力,通常的健身房又都是年轻男女,他们找不到适合的去处,这也意味着中老年健身房会是一个好的突破口。
在实际推广中,三名从厦门海沧区结伴自驾来锻炼的中年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人积极主动寻求健身方法,让他们深信这将会是一片泛着金光的蓝海。不过,由于疫情关系,2020年戴宏洲绝大多数时间留在台北,故计划暂时搁置了。
“我们常常会被固有认知所禁锢,总以为别人在做的就是市场的全貌,有时候转一个方向或许又是另一片天地呢。”展望未来,江志崇表示,抓住后疫情时代的健身热潮,下一步将针对一些注重员工身体健康的企业,提供健身教练上门服务的项目,他和他的团队也希望在2023年,可以增设四个分店,也是一样走“小店面+社群化运营”模式。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