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更有中西医结合的主动意识 那些在台湾成长起来的中医

来源: 2021-04-25 17:10

黄玉阶是台湾领取中医行医执照的第一人。

除了医术之外,黄玉阶对台湾社会最大贡献在于推动台湾社会现代化。他于1900年创立台北天然足会,被认为是废除台湾女子缠足的关键公益团体。


台湾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从巫医到民间医药,再到中医药,及至今日的中、西医药共同发展的历程。台湾中医药文化就是由大陆中医入台带去的。中国传统医学在明末大规模传入台湾, 入台医家的医事活动及医学知识的传授,使中医药学在台湾得以发展。两岸医药交流日趋发展,也使得台湾中医大量增加。

清朝,台湾岛内涌现出一批名中医,为台湾中医发展与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日据初,内渡福建的台湾人中也不乏从事医药行业者,虽医术水平不一,但也多少将台湾中医药文化特色带进大陆,带入福建。

 

将最新医学理念带到福建

在《厦门市志》,早在清朝便有关于台湾人投资医疗事业的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台湾资本在厦门投资的行业包括杂货、药材、五金、玩具、皮革、糖果等,还有制造酒、冰、钉、药等的工厂”。

根据书中资料显示,最早有台资背景的医疗事业,始于药厂。至于具体的药厂名称以及所在,却并未提及。一直到1929年,当时厦门的台湾籍民资本金在一万元的名单上有了少许药房名,如泰丰堂药房、东方药房、东西洋行(药房)、广生洋行(药房)。到了1936年,当时在鹭岛出现的,包括中药、西药在内台湾药商已达60家,而台湾医生已从1926年的12人,飞涨至128人。

厦门文史专家龚洁表示,要说真正意义上的台式医疗机构,比较早的应该是台湾抗日志士翁俊明开设的“俊明诊所”。据龚老介绍,翁俊明1893年出生于台南,16岁考入台湾医学院,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密谋毒杀袁世凯未果。1914年从医学院毕业的他,在马偕医院担任外科医长。1915年台湾发生大规模武装抗日事件,日本侵略者疯狂地捕杀台湾爱国志工。翁俊明全家为避祸,迁居厦门,先租在山顶仔26号,而后在凤凰山上建成三落红砖大厝,现址为大字酒巷25号。第二年,翁俊明在厦禾路32号开设“俊明诊所”,开始了在厦门20多年的行医事业。

翁俊明是学西医的,在诊所为民治病时,还致力研究中医技术和中医功能,并力推中西医结合,业务在厦门首屈一指。据《台湾先贤烈专辑(第三辑)翁俊明传》记载,1930年,翁俊明甚至还在厦门创设“厦门中华医学校”,自任校长,并培育诸多人才,其间,也从未停止抗日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翁俊明不仅将岛内最新的医学理念带到福建,还以其高尚的情操为在大陆台医争光。

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陈韵坦言,日据时期,台湾的中医药文化主要结合了山地常见疾病的治疗和用药手段,且因日据之下对西医多有推崇,当时台湾中医药从业者较福建中医,更有中西医结合的主动意识。

 翁俊明和夫人、孩子在厦门留影。


翁俊明在厦门建造的三落大厝。

《霍乱吊脚痧》千册送全台

晚清时期,台医入闽执业人数增加,打破了自古以来形成的闽医入台为主的局面。台湾医药人士当时还有不少。以厦门为例,1926年9 月《在厦台湾籍民职业分类户数》中就显示台湾在厦的居民中有医师12 户,助产妇3 户,药材行26 户。1936 年的《厦门台民职业一览表》显示有医生128 人、药商60 人。可见,在闽台医人数增长之迅速。因此,闽医入台受限的情况下,这些入闽执业的台湾中医便逐渐成了民国初期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的主力。台湾中医团队的迅速成长,根在大陆,得益于千年来大陆中医药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入、传播。

随着闽粤等沿海省市人民出于谋生、商贸、文化教育之需要,在明清时期大批移居台湾。他们需要医药保证其健康,特别是郑氏父子出于经济、政治、军事之需要,多次组织数以万计的民众迁居台湾。

在这千余年间,特别是明末清代中叶前,数以百计的中医、中药人员赴台,中医药学也在台湾各民族医疗保健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陆中医药学者迁台与年俱增。台产中药,或经台湾从东南亚转手的中药,不断以贡、贸方式运往内地;大陆名贵药材也不时运往台湾以供中医医疗用药需要。经过多年孕育,浸润大陆中医药文化土壤,大批台湾本土中医由此崛起、成长起来。

清末民初台湾名医黄玉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1850年出生的他,出生于台中,1870年学习汉医,1876年执业,1882年全家迁至台北大稻埕继续从事中医工作。

据《中国医学通史》记载,公元1884年,台北地区霍乱流行,死亡甚众,黄氏精选良方,独创合剂,诊治施药,治愈者达七八百人。公元1895年台北再次霍乱流行,黄氏除施济合药诊治外,并印发《霍乱吊脚痧》医书千册分送全台,为阻遏疫症之传染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黄玉阶医术高明,疗效显著,热心防治等社会公益事业,在民众与社会高层中均有很高的知名度,为人们所崇敬和尊重,许多医疗机构聘请他作顾问、会长、主任等。与此同时,黄氏还很重视学生培养,跟从学习者甚众,其中尤以叶炼金、尤子樵、王成渠、周仪垲等最为出色。


日据前中医队伍进一步拓展

过去的大稻埕即现今的台北迪化街,在清末接替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今万华),成为台北最繁华的地方,是清代留存至今的老街区,也是老台北人采购中药材和南北货的好所在。如今,走在台北大稻埕街头,沿途可见诸多中药行,空气中徐徐飘散出药香。

艋舺传染病院(今仁济院)中医部主任医师黄守干也参与过防治台北十九世纪鼠疫,被他治愈的鼠疫病人甚众。黄守干,本名鹿港,人称鹿港干,是当时台北又一名知名中医师,人们誉为台北中医界之翘楚,门庭若市,疗效卓著,处方用药只是寥寥数味,且附有药论,并兼用针灸。

台湾中医药学,在明清时期有显著进步与发展,而且普及较快。根据1897年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全省有中医1070人,据分析,其中富有声望者29人,通儒施医者91人,自称祖传者97人,其他均为一般时医,占80%左右。

出生于彰化医学世家的杨棕,继承父、祖之遗志,在当地悬壶济世,很受群众敬重,1900年杨棕创办“杨棕医院”,求医者日众。杨氏医德高尚,若有贫寒者就医,不但不收药费,有时还自备出诊轿车往治,甚至遇有不治之病患,死后无力埋葬者,他还赠予棺木等费用。1930年为了满足需要还扩建贫民病房10余间,收治贫民患者住院治疗,改“杨棕医院”为“璜溪医院”,扩大了诊治范围,由此名闻遐迩,北至新竹,南到嘉义,叩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1895年前,台湾中医队伍还很壮大,且不乏医术高明之士。据有关文献收载综合其知名者约60人,是明清知名者的两倍多。但1895 年台湾沦为殖民地后,日本统治者严格限制福建与台湾人员往来,大力推广西医,对中医采取全面歧视渐禁的方针。在唯一的一次中医资格考试的2126 名申请者中,最终只有1 903 人获得中医行医资格。此后中医许可执照不再颁发,中医人数日益减少。医学人员的往来方面,这一时期台医入闽执业人数增加,打破了自古以来形成的闽医入台为主的局面。同时,郑阿吴、翁炳南等在闽台医也将台湾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成果带到福建。

1901年,翁炳南出生在台北市一个祖传中医家庭,7岁随父亲来厦门,念了6年培兰书塾,15岁随父亲学医,以内科为主。18岁在厦门一边行医,一边继续钻研医术,并博采诸家之长及民间验方,不断汲取和丰富自己的学识。1923年回台湾师从在台北享有盛名的叔父学习祖传外科。3年之后,翁炳南来厦继续行医。经过10多年的行医经验积累,1939年,翁炳南才有了自己的药局宏安堂。这一药局,兼设内外科,特别擅长在喉科疾病的治疗。独到的医技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只要被他看过的病人,没有不称道的,在厦门港渔区更是广为传扬。

中山路75号便是原“宏安堂”所在,如今变身为闽台伴手礼商铺。店铺被两根大柱子隔成三个通透的小店面,看上去显得格外亮堂,店内各类糕点、肉干摆放整齐,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购买。

据介绍,原来的“宏安堂”只是现在店面最左侧那一部分,只有如今面积的三分之一。药局全靠翁炳南一人扛起,每天前来看病的人很多,早早就有人开始排队,甚至不少是从漳州、泉州一带赶过来的。

中山路75号,曾经属于翁炳南的“宏安堂”,早已湮没在时光洪流中,如今已变身为闽台伴手礼商铺。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