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致 \ 深 入 \ 时 事 \ 生 活

共赴一场“青村之旅” :助力乡村振兴,这四位台青各有一套

来源: 2021-10-25 13:03

文/《台海》杂志见习记者 张铮   图/受访者提供


位于后溪镇城内村的“黑猫树屋”,两岸青年在此携手共建美丽乡村。图中人物(从左至右):谢政寰、赖淑珍、吴炳璋。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有这样一群台青,他们与大陆青年一起相聚于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的“黑猫树屋”,选择在这里发光发热,从“文旅文创”“空间设计”“新媒体”等多个领域入手,为打造乡村特色“量体裁衣”。他们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形式展现着田园之美,让乡村故事被更多人听见看见;他们用鲜活有趣的方式,设计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创IP,让乡村符号更有生命力。乡村振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两岸青年携手共赴一场“青村之旅”。

段湘麟:“乡村+文创”,玩出新时尚



“十年前,我怀着服务两岸的文创理想来到厦门;四年前,我带着台湾青年与学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厦门对我而言,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深耕文创及文旅产业数十年,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的总导师段湘麟将在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运用到城内村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带领两岸青年根植闽台文化,挖掘专属于城内村的乡村特色。在他们设计的一件件文创作品里,我们打开了认识乡村的另一扇窗口。

2009年,段湘麟带着自己的文创产品来到厦门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结识了许多从事文创产业的好朋友。偶然来到城内村以后,段湘麟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城内霞城的城隍庙,让他感受到了两岸紧紧相依的历史文化情感,“城隍庙是台湾常见庙宇,霞城城隍庙是台北大稻埕的祖庙,台湾其他的城隍庙也均分炉于此,共尊霞城城隍庙为祖庙。”于是,他与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一起合作,决定在城内村里打造一个工作坊,与当地居民一起共学、共创、共享,这工作坊就是“黑猫树屋”的前身。

工作坊成立以后,段湘麟把在台湾实践大学担任讲师时常用的“工作营队”的概念引入了对基地人才队伍的培养。关于乡村振兴的设计,段湘麟分为了四个内容,分别是: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新媒体设计。“每个工作营队的组建时间不是长期稳定的,短则只有7-10天,在此过程中大家会发挥创意,设计出大量原始的设计手稿,经过讨论我们会结合这个IP背后的故事,赋予它更多的生命力,为最终走向市场打下基础。”段湘麟说。

带着空间设计组的两岸青年,段湘麟开始了对基地第一阶段的改造。第一件事情便是找寻设计的标的物,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我们聚焦到了城内村的标志性建筑——城隍庙。在城隍庙里,我们发现城隍爷的神位下方有一只神兽,它是城隍爷的坐骑,是一种以虎为形象的神祇,俗称‘虎爷’,有守护庙境、村庄、地区与城市的功能。以往虎爷的常见颜色都以黄色为主,但霞城城隍庙的虎爷是黑色的,这让我们感到特别有趣,就把它作为了‘黑猫’的设计原型。”段湘麟娓娓道出创意的源起。

在带领团队走访调查城内村的过程中,段湘麟发现城内村还在门或屋顶、高台等处设立有狮子像,俗称“风狮爷”。同时,城内村常有猫出没,与居民相处其乐融融。“有虎、有狮、有猫,都是猫科动物,所以我们决定把猫这一元素加以放大。同时,这一点与年轻人爱猫的喜好也较为贴合,所以我们设计的文创产品多与猫相关,希望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每一年他都会邀请台湾师生来到工作营,开发包括文创设计在内的各式各样的乡村振兴内容,增加台湾青年对两岸文化的认同感,还以“黑猫白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鼓励来到基地的两岸青年。

结合“虎爷”的动态与神态,段湘麟带领两岸青年打造了抱枕、笔记本、钥匙圈等文创商品。如今,“Q版虎爷”已成为城内村具有代表性的文创IP。他们还与台湾商家对接,在现有商品的基础上定制化文创产品,增加了合作和市场化的可能性。如今,他们设计的文创产品已对接富山香堂、瑞铠工业、太祖食品、友朗商贸等台资企业,即将呈现在老山香、凤梨酥、小书斋板栗酥、牛轧糖礼盒、年节伴手礼等台湾特色商品的外包装上,让兼顾艺术观赏性的两岸特色美食和生活实用性产品,让专属于城内村的符号被更多人认识与喜爱。

未来,段湘麟表示希望虎爷IP能在城内村像风狮爷、石敢当一样“无处不在”,并吸引更多人在此打卡拍照。下一阶段他们将联合屋主对房屋进行空间改造,发展旅游业,探索城内村更多商机。让乡村振兴更具实效性,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



段湘麟带领团队设计的城内村文创地图。

段湘麟带领团队设计的城内村文创帆布包。

段湘麟带领团队设计的“虎爷”抱枕。



赖淑珍 吴炳璋:扎根城内,歌声不“打烊”



“少年啊,逗阵行,唱出心中那首歌。少年行万里,心中是故乡。青年梦,振家乡,青年眼中烬星光……”这首由台湾少数民族女孩赖淑珍所唱作的《城内之歌》,如今已成了城内村名副其实的“村歌”,从小孩到老人都能哼唱两句。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赖淑珍与搭档吴炳璋有过无数个想要放弃的念头,但都坚持了下来。从开始时的基地帮忙接案子,到现在慢慢地被人看见,他们表示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但非常值得。

“走在城内村里,恍惚间,好像在我的老家。”说起第一次来到城内村的场景,赖淑珍表示,“幽静的小道,慢悠悠的生活节奏,说着闽南话的村民,邻里间熟络的关系,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住在楼房里推开门也不知道对方是谁,碰到也不会打招呼。”

乡村是让赖淑珍灵感迸发的地方,创作一首歌曲,也许就是在一念之间。创作《城内之歌》的那天,赖淑珍背着吉他走在城内的村间小道上,就这么一路哼哼唱唱,旋律从指尖悄然而生。花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城内之歌》就诞生了。

后来,赖淑珍与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新媒体主管吴炳璋一拍即合,两人组队打造了“今夜不打烊”“青青之约”“鹭岛青年”三个栏目。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赖淑珍负责写歌、唱歌、策划,吴炳璋则负责对外的沟通与执行,以及视频的拍摄。“鹭岛青年”针对来到厦门工作、创业的两岸青年,用视频的方式分享他们在厦的故事和心路历程;“青青之约”将镜头对准了美丽的乡村,分为“村史、村风、村歌、村young”四个版块,通过挖掘乡村文化、品味乡村美食,为村庄写歌等方式打造乡村特色;“今夜不打烊”的抖音账号则是聚焦于年轻人的喜好,做一些年轻、活泼、有趣的内容。吴炳璋表示,他们的栏目主要是为了打造成乡村的名片,让更多的乡村了解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乡村包装起来。

“一样的风俗,一样的生活习惯,一样的语言,让我们越来越喜欢这里。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知道做乡村振兴很好,但是不知道它能不能让我们吃饱。”吴炳璋讲起他们开始创业时心中的疑虑。

今年二三月,他们陷入了不断的自我怀疑之中。继续做下去,资金哪里来?没有收入,未来该何去何从?但不继续做下去,又割舍不下对这片土地的惦念。再三权衡之后,他们决定遵从内心的想法——先做,再说。“创业真的很辛苦,业务上的忙碌倒是其次,主要是一直没有创作出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赖淑珍看来,这种不被看见的焦虑,才是最难受的。

而“今夜不打烊”栏目就是为了磨炼他们技术、锻炼表现能力而设立的。在这个栏目里,他们自己撰写剧本、设计台词,同时充当着演员、摄影师、后期师等多重身份。在集美各大地标场景里,他们用唱跳打卡,把大家耳熟能详的闽南歌曲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呈现,从2021年3月17日发布第一条视频至今,“今夜不打烊”账号已经积累了超过三千名粉丝。他们还将“今夜不打烊”的视频同步更新在了海外平台上,希望更多人看到真实的大陆面貌,认识闽南文化。

前不久,赖淑珍与吴炳璋原创了一首税务政策RAP,将税收知识融入了朗朗上口的歌中,为在厦台青普及税费优惠政策,受到了广泛欢迎。在建党百年的文艺汇演上,热情的村民邀请黑猫树屋的台青们一起表演,合唱了两首赖淑珍的原创歌曲——《青青之约》与《城内之歌》。现在渐渐开始有其他村庄的相关人员找到他们,希望他们帮忙开展关于乡村振兴的活动。“身处其中时没有感觉,但回望过去就会发现,我们真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一切都在变好。”赖淑珍表示,她与吴炳璋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村young”版块是他们俩正在考虑的版块,他们希望通过直播将年轻人的创意与乡村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更添活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起加入了他们的团队,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吴炳璋表示,他们的目标远不止于城内村,他们希望这里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他们还会把经验总结起来,带动更多的乡村发展。



谢政寰:直播带货,“播”出新生活




“在我参加去年的海峡两岸网红直播大赛之前,我其实对于直播这个行业是毫无经验的。”谢政寰是2020年海峡两岸网红直播大赛第二名得主。如今,他不仅是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里带领两岸研学团队的导师,同时也是一名创业主播。从一个直播“小白”到在镜头面前从容自若地和大家介绍花卉市场、新鲜葡萄,他在直播的这条道路上越来越游刃有余。

三年前,谢政寰与太太一起来到厦门,怀揣着一份开民宿的文艺梦想,开始了他们在厦门的首轮创业。但很快他们发现,厦门旅游的人潮来势汹汹,但对民宿的选择多是“萍水之交”,很少有人想要对一间民宿有深度的了解与挖掘,这样短平快的旅游节奏与他们心中想要的“慢民宿”有些许出入,于是他们只能放弃了这个计划。“还好当时有一些针对台青的政策扶持,让我们没有赔太多钱。回想创业这一路走来,最庆幸的,居然是没有赔太多钱。”谢政寰表示。

创业的碰壁让谢政寰开始重新思考创业的赛道。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他一直从事旅游方面的相关工作,如何将旅游与新媒体更好地融合,成了他思考的问题,一筹莫展之际遇到了一个转机——海峡两岸青年主播大赛。

对于之前有过导游经验的谢政寰来说,尽管没有尝试过直播带货,但在镜头前,他不会感觉到很紧张。比赛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棚内卖东西,一种方式是户外卖景点,“这两种方式我都觉得不难,因为之前的导游工作很好地锻炼了我沟通、表达的能力,同时介绍景点本来也是我的强项。”谢政寰笑着说。从第一轮近百人的初赛,到决选出30名选手进入复赛,到最后10强的角逐,比赛的难度要求层层增加,但谢政寰充满了期待与兴奋,也正是由于这种轻松而用心的状态,使他获得了首届海峡两岸网红直播大赛的第二名。

乡村直播目前还是个较少人尝试的新领域,也是谢政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想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商品输出,另一种是文化输出。“当下并没有对销售量有非常高的期待,带货只是形式之一。我们的第一步是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到乡村产业,了解乡土风情,让外头的人跟着主播走进村里,让乡村被更多人看见。”谢政寰表示。

在网红直播大赛结束后,谢政寰第一场乡村产业直播带大家走进了灌口镇双岭村一处以葡萄为主导的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从栽培技术、水果种类、口味口感等角度为观众介绍当地农业,得到了不错的反馈。最近,他刚刚为位于后溪村的天水鹭花卉市场做了一场直播,“要不是因为这场直播,我真的不知道在这个村里有这么大的一个花卉市场。一方面我们想要通过直播为花卉市场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乡村产业,进一步打通花卉零售、批发、参观等各个环节,帮助乡村产业实现更多可能性。”谢政寰说。



谢政寰(左)为双岭村金玲珑葡萄园直播带货。


扫一扫,关注台海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广告投放|法律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闽ICP备19007057号-1

© 2018台海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台海杂志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